今年,炒股的我日子过的很难,我想试试对抗整个世界
发布时间:2021-5-13 09:53阅读:273
世界就是一个不断形成认知,然后用认知去预测市场,再被市场教育的过程。
我原本以为疫情可控,没想到会演变成世界性危机,我原本以为疫情下经济困难,没想到在货币超发下,世界范围内股市、房价迎来一波暴涨。我原本以为在人口老龄化压力下,医保局被迫进行集采,除极个别研发能力强的公司外,医药行业会被重创,没想到医药企业暴涨。我原以为消费品行业估值已经够高,没想到高估可以更高估,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微信群、雪球等平台大家直接不讨论估值了。
今年日子很难过。
第一、百万实盘最新情况
今年收益率为-2.79%,百万实盘从2020年10月26日至今收益为2.7%,惨不忍睹。
我实在没想到中国平安和万科会跌到这种地步。
第二、万科和平安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按照国际规律,城市化率到达 70% 以后,房地产的黄金期就过去了。但居住在城镇不意味着落户在城镇,因此各地落户政策将进一步刺激当地楼市。
在三道红线和两个集中的行业大背景下,很多人认为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利润被压缩,在没有翻身之日。
我可不这么想。首先,集中供地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高价拿地确实没想到,但是我们也看到资金实力不足的很多中小企业直接就没有拿地。在这种情况下,万科保利即使两年不拿地,也能保持运转,而很多中小企业直接就挂了。
至于部分头部企业喜欢高价拿地,那就去吧,拦不住,让开路,让傻子们开心玩耍。
中国太保如果这周继续下跌,那么就周线十一连阴。
中国平安如果这周继续下跌,那么就周线七连跌。
在这种单向、持续股价变化中,投资者要不极度兴奋,要不极度失落,平安太保是后者。
网上开始清仓万科和平安的帖子越来越多。发帖解释自己不看好这两个企业的也越来越多。
作为“三傻总舵主”,我身边很多人聊天的时候都说“平安是今年失败的投资”,让我改改脑子。
但是我再去看企业的基本面,没有恶化,行业的竞争格局,在优化,企业的竞争力,在变强。企业还是那个企业。
在市场清一色看空的情况下,股价随时可能会雪崩,快速、大幅度下跌,我知道这种风险。
如果在自己非常看好一家企业,企业的基本面稳中向好,企业估值很低,仅仅因为市场不看好而去卖出,我失去的不仅是可能底部的筹码,还失去了自己做投资的灵魂。
如果我卖出了,下一次依据什么去买进?只能追涨杀跌了呗。
所以,请一直支持我的粉丝理解我,这次大富翁准备死扛到底了,我想对抗一次全市场。
第三、新书样本到了
今天收到了出版社寄给我的样本。
很多朋友都和我说想买,别急,书大概下周末在京东可以买到(九天左右),现在在和出版社商量能不能拿出一天时间做活动,半价。目前还在协商中,等可以购买的时候我会提前通知,想要签字版的也是一样,别急。
第四、投资者保护
2020年8月受理、今年3月开庭,如今,证券纠纷普通代表人诉讼首案终于宣判。上海金融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飞乐音响在发布的财务报表中虚增营业收入、虚增利润总额的行为构成证券虚假陈述侵权,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一审判决,被告应向原告支付投资损失赔偿款共计1.23亿余元人民币,人均获赔39万余元。
这是全国首例,上市公司因为“财务造假”被中小投资者(散户)告上法庭后付出巨额赔偿的项目。
刚好,我被申万宏源邀请作为投资者代表,参加投资者保护活动会议:
请于2021年5月15日(周六)上午9:15到浦东新区迎春路555号A座上海证监局801会议室参加5.15投资者保护活动会议,届时北京会场将由闫主席讲话,上海会场由程局讲话。公司出席人为:xxx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 执行委员会委员 及 新昌路营业部投资者代表xxx。
我相信我们的投资环境会越来越好。
第五、通胀压力大增
我们首先看两张图。这是我朋友圈一个微信好友发的,据她所说,这是08年以来生意最困难的时候。
这是一张在网上找到的照片。
美国发行了太多的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直接带动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我们国家的很多工业原材料,比如铁矿石、铜、煤炭等都是进口的,价格不受控制,这边价格一涨,再叠加我们这两年的供给侧改革,我们国家整个工业的上游价格就涨起来了。
这就是顺周期吧,最近股市中的大宗商品概念股涨势凶猛,就是这个逻辑。
煤炭价格暴涨,水泥和火电就扛不住,成本大增。水泥增收不增利,火电本来就不赚钱,现在就是要命,发电越多亏损越多,前段时间几个地方闹出电荒就是这个原因。但是现在为了减轻企业压力,又要降电价,我看火电企业是难了。
火电难,碳中和上,火电结结实实涨了一把,而水电又是电,成本不受煤炭压力,按道理来说是要大涨,但是长江电力持续阴跌,从21.97跌到19.77,跌幅10%,也算非常厉害。
大宗商品价格控制不住,人民币升值可以对冲,但是又影响对外出口。
所以输入性通胀就要来了。
那么下游能承接住吗?好像不能。
看这张图,为什么原材料价格暴涨,成本端却不转移成本压力呢?这绝不是意愿问题,甚至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跟不上。
简单说,我以前有1000元,馒头1元一个,我能买1000个,现在我手里只有800元,你馒头还想涨价?那我只能少吃两个了。
物价上涨,消费萎缩,这就是滞涨了。
我们再看两融数据。
央行: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6.21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3个和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0.54万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58万亿元,同比增长5.3%。当月净回笼现金740亿元。
中国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8500亿人民币,前值33400亿人民币。
央行: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2293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增4525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528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6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918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755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14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0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71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532亿元。
为了对抗通胀,我们把货币的水龙头收紧了,资金成本开始增加。
其实这都是必然。
那么保险的投资端就会收益,高估值公司的估值可能会下来,现金流不佳空有PPT和情怀的公司压力也会提高。
今年,可能比去年还要不好过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五一假期股市休市安排来了,连休5天,这些事情提前规划!
2025-04-24 15:31
-
2025年五一国债逆回购操作攻略,6天收益轻松拿!
2025-04-24 15:31
-
2025年证券公司新客理财哪家高?(附理财收益计算器)
2025-04-24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