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被杀估值的标的
发布时间:2021-5-12 11:25阅读:180
市场有一种看法,被杀估值的票不能买。我觉得并不是这样。
我很喜欢买被杀估值的票,一个标的被杀估值,而不是被杀逻辑。恰恰说明它的逻辑可能是优秀的,也就是基本面没有问题,特别是长期基本面。从过去到现在,这么多年里我的持仓里最多的就是被杀估值的票。
杀估值一定是有原因的,要么是因为估值太高了,要么是因为事件、周期、宏观等基本面因素或者市场因素。
如果是因为估值太高,那么很简单,你等着它估值被杀回了正常水平再去考虑。比如C端的消费品,高估时候30pe往上甚至50pe,泡沫的时候更多。参考各个国家股市的估值水平,我们会知道这个行业基本上10-20pe是比较合理的估值。那么等到回到合理范围之后你再去看它的基本面,包括业绩成长、分红等等因素,这样可能能找到不错机会。当然,如果你发现这样行业里的一个标的长期低于合理估值,那么你要小心,去想一想是否存在杀逻辑的可能,而不仅仅是杀估值,事有反常即为妖,多去想想,不能判断是不是就不参与就好了,毕竟投资首先是不要亏钱。我买过一个床垫龙头,过去长期处于25pe到40pe,等到它跌到15pe时候我们就去好好看它的基本面,后面发现基本盘很稳定,失血点可逆,后面企业业绩和股价都回来了,我们大致赚了100%。
如果是因为事件、周期等因素,就更好了。因为周期会回来,事件有可能被解决。说明企业长期逻辑没有被改变,这里面往往意味着超额收益。例如去年分享过的汽车周期,在某车企估值到历史最低的时候我们买了一些,因为我们认为只是行业周期。后面边跌边加。最终轰轰烈烈的四五倍涨幅,虽然只吃到一半,但也已经够了。事件也是一样,八项规定把某个酒业龙头打下来,很多人都收到了很丰厚的回报。几年前,我在外资大肆做空某凉茶企业时,买了几倍pe的这个消费品企业,也有了很好的回报。
比较麻烦的是因为宏观因素被杀估值的企业,这些企业看起来是被杀估值,但有不小的概率是被杀逻辑。正是因为商业模式或者企业复杂,导致我们没办法判断。比如金融企业。因为复杂,我们说是杀估值实际上有可能是错的,有可能是杀逻辑。那么除非你对这个行业有着超越市场的深度认识,并且对的概率很大,否则做判断是不谨慎的。很可能会失败。
有朋友可能会举建筑、环保之类的行业举例子。说行业明明不难,只是简单杀估值,你要去买,不是也套了吗。首先,我是被这两个行业套过。甚至现在也被套着。但我觉得这两个行业并不是如朋友所说的简单。恰恰相反,它们的商业模式有可能有复杂的点,超过了我的把握,只是我认知不够,我不清楚而已。反过来,即使大家是对的,它们没有复杂的点,仅仅只是低估变的更低估。那么,你也要有渡过这个阶段的力量。比如分红就能保障你的生活——对于散户。比如所有资金基本是自有的,永远不会走——对于机构。
除此之外,如果我们对这个行业这么有把握,但是就是看不清楚它为什么不涨。那么为什么不看看产业链上的企业呢。建筑行业的标的套着我的时候,我对这个行业还有不错的信心。我就除了建筑企业以外还看了一堆的产业链企业,后面买了一些钢结构建筑的龙头企业的股票,买了中央空调、地板等产业链上标的的股票,也是有了不少的收益。这些收益不仅仅是弥补了被套的部分,还赚了挺多,更重要的是让等待的过程变得更加可以接受。而且即使最后证明是我错了,我整体也赚了不少,这就够了。
我觉得被杀估值的企业,都值得看看,这里面有着不少的优质企业。同时,我们分散多看看产业链的机会,可能结果也不会差。最后,对于认知,对于市场,我觉得我们始终要有一些敬畏之心。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认知一定是有限的,我们也一定是有可能做蠢事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