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苦秦久矣,静待白云山走出泥潭再塑辉煌
发布时间:2021-5-10 10:47阅读:194
本文首发于同名微信公众号“樂陶88”
白云山,作为一家拥有12家老字号,10家为百年老字号。其中,创建于公元1600年(明朝万历27年)的陈李济,迄今已逾四百年,比同仁堂历史还悠久;还有销售超百亿,大家耳熟能详的凉茶第一品牌王老吉。
但就是这样一个金疙瘩,自13年完成重组以来,公司A股股价却仍然停留在13年重组完成后的30元附近,七年多的时间涨幅近乎为零,港股则更为变态,直接来到了净资产附近。要知道广药收回王老吉后曾被誉为中国的可口可乐,还有不少价投大V为之站台。但七年之痒过后,曾经耀眼的市场明星,现在却落魄到无人问津,到底发生了什么?个人觉得除了一些经营上的问题,还与公司近年来一些不着调的昏招颇有关系。
一是品牌授权租赁昏招屡见不鲜。品牌授权租赁是广药集团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做法,王老吉这个金疙瘩也是通过授权租赁给加多宝做到的千亿品牌。

从当时上市公司收购商标时披露的数据来看,王老吉商标授权租赁的公司主要有王老吉药业、王老吉大健康、白云山和黄、白云山星群药业和王老吉大寨饮品公司等。作为广药集团曾经拥有的品牌,只要不涉及违法违规,集团公司想怎么整就可以怎么整,因为产权在集团,咱们上市公司的股东也没有什么发言权,但自2019年王老吉系列商标注入上市公司后,这样的品牌授权是否仍然合理,我个人觉得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尤其是其中授权白云山和黄的这个操作,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大家可以看看上面三张图,都是无糖型凉茶,第一张是王老吉大健康旗下的产品,也就是平常我们经常喝的正宗王老吉旗下的产品;第二张和第三张则是白云山授权旗下其他子公司(比如白云山和黄)生产的同类型无糖凉茶产品,全部都是打的公司旗号,而且都有王老吉商标为其背书。像这种白云山旗下已有全资子公司王老吉大健康生产无糖凉茶,现在持股比例仅50%的合营公司白云山和黄也生产无糖凉茶,在商标已注入上市公司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是否涉及同业竞争或涉嫌侵害小股东利益我个人不太清楚,毕竟不是法律相关专业出身,但就个人理解,这样的品牌授权操作会降低王老吉品牌的辨识度,对王老吉品牌将造成一定伤害。
二是口无遮拦宣传昏招屡见不鲜。如4月19日博鳌亚洲论坛中,公司董事长李楚源称,“白云山的板蓝根一喝,口罩就不用戴,所以今天我没戴口罩。”;如在出席《财富》国际科技头脑风暴大会时,李楚源曾表示:“国家863计划研究结果表明,喝王老吉可延长寿命大约10%。”不可否认,这样的说法和宣传确实增加了王老吉的曝光度,但也将王老吉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作为大型医药类上市公司的负责人,一言一行应该都要慎重,李总这样的做法个人认为显然有点欠妥。
三是收购重组减值昏招屡见不鲜。2018年,白云山收购了广药30%的股权,按当时的股权比例相当于花10.94亿收购了一个年营收100亿左右,年净利润0.6亿左右,市盈率为20倍,市净率为1.8倍,净资产为8.21亿元的医药流通企业。按当时同行业的几个龙头(上海医药18倍左右PE,1.8倍左右市净率;国药一致23倍左右PE,2.79倍左右市净率;九州通25倍左右PE,2.39倍左右市净率;中国医药19倍左右PE,3.27倍左右市净率)估值情况来看,这次广药收购也算是基本符合当时市场所给的估值水平。但收购完成仅半年,公司在18年年报就计提了广州医药商誉减值1.18亿,而这个计提减值的背景是在公司18年业绩爆表的情况,别的公司都是尽量藏着掖着怕暴雷,小白是紧赶着怕错过了好时机来自爆,不得不说这样的操作耐人玩味。
现在港股280亿左右的市值,8倍左右的PE,1倍左右的PB;A股480亿左右的市值,15倍左右的PE,1.8倍左右的PB,均处于历史最低位,也基本反应了昏招给公司带来的影响。现在随着混改和新品刺柠吉崛起的预期不断强化,公司即将迎来困境反转。只能说现在的小白是处在天下苦秦久矣的境况,希望未来不再昏招迭出,走出泥潭后能再塑辉煌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白云电器上龙虎榜了,后市会如何?白云电器是做什么的?白云电器是什么概念?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