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恐慌消散 美股先抑后扬 “五月魔咒”失灵?
发布时间:2021-5-10 10:12阅读:250
[ 美国劳工部称,上月新增就业岗位26.6万个,仅为外界预期的1/4,失业率甚至不降反增。 ]
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持续回落,打压美联储政策短期内转向预期,截至上周五收盘,道指和标普500指数今年已经分别24次和26次刷新历史高点,投资者相信推动股市反弹的宽松货币政策将持续更长时间。
不少机构认为,此次数据不佳只是偶然,并不意味着经济复苏将放缓,未来需要结合更多数据表现综合分析。美国银行注意到了近期全球央行政策转向的趋势,建议投资者仍需防范类似风险。
4月非农就业数据“爆冷”
3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1.9万亿美元的经济救助计划后,美国复苏加速的迹象随着此前经济数据陆续发布越发明显。当外界开始为可能出现的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风险担忧时,前景意外出现了变化。
随着5日ADP就业数据出炉,很少有人会预料到两天后揭晓的4月非农就业数据会如此“爆冷”,美国劳工部称,上月新增就业岗位26.6万个,仅为外界预期的1/4,失业率甚至不降反增。美国财长耶伦随后对数据评论道,就业报告强调了美国经济复苏的漫长过程。相信明年将实现充分就业。
虽然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为6.1%,考虑到退出就业市场的人数,实际状况会更糟糕。好消息是,随着“正在招聘”的标语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人口规模在4月增加了43万人,达到1.61亿人,略低于疫情开始前的峰值1.645亿。企业急于雇用更多员工,以应对商品和服务需求的飙升,但招聘人数增长相对缓慢,一方面失业救济金补贴让不少人不愿重新工作;另一方面,学校、日托机构未完全开放也限制了部分美国家长的求职热情。
美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上周重申宽松立场,他认为,即使美国经济从疫情影响中复苏,央行仍应保持其超宽松政策,就业形势仍需取得相当大的进展。“我们离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新框架下,我们希望看到实际进展,而不仅仅是预测前景。” 他说。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施瓦茨(Bob Schwartz)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认为,非农报告的表现,说明美联储坚持谨慎立场是正确的,同时外界对于经济过热的担忧似乎有点言过其实。
目前华尔街机构普遍认为4月的疲软就业数据是暂时的,因为不断下降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和大规模的联邦刺激措施,正在持续推动经济扩张,就业机会未来会继续增长,二季度美国经济会延续强劲表现。不过,结合目前尚有约820万就业岗位未从疫情中恢复,未来可能需要一两年时间,才能使就业市场回到去年年初的水平。
施瓦茨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美国劳动力参与率为61.7%,仍然接近197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供应短缺的程度上,随着公共健康危机的持续改善和提高的失业救济金到期,供应短缺应该会在未来几个月得到缓解。他认为,现在的情况与过去几轮复苏进程类似,经济产出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这种不匹配的情况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因为企业被迫寻求精减劳动力来运营。对于美联储而言,预留的政策空间无疑更宽裕了,施瓦茨预计有关缩减QE的讨论将被推迟到下半年甚至三季度才会开始。
利空成利好,资金热情高
疲软的就业数据并未引发抛售潮,美股在上周初加息忧虑扰动后震荡走高,五月行情开局起步顺利,有关“五月卖出”的古训暂时并未应验。
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末触及1.8%的14个月高位后,美债收益率持续回落,上周一度跌破1.5%关口。“投资者最担心的是经济过热和债券收益率上升。这将阻碍反弹。”CIBC Private Wealth首席投资官德纳贝迪安(David Donabedian)表示,“没有人怀疑经济复苏。就业报告只是一个信号,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们预期美联储将保持宽松。”
板块轮动现象也反映了市场的活跃度,成长股和周期股上周轮番表现,美债收益率回落推升了科技股的表现,几大科技巨头的最新季报也证明了其竞争力能在经济复苏中延续,工业金属和原油价格反弹则带动了原材料、工业等周期板块的持续上攻。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多资产策略师甘内什(Kiran Ganesh)表示,上周行情是经济复苏以及央行利率政策将如何应对的结合。一些周期性股票和大宗商品的表现表明,重启交易模式仍在轨道上。
投资者热情高涨,美国银行7日公布的每周资金流动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周股票型基金吸引了185亿美元,债券基金吸纳了135亿美元,主要是受与经济表现密切相关的周期性个股财报表现的推动。FactSet的数据显示,已公布业绩的标普500指数成份股中,营收超预期的比例为71%,盈利超预期的比例为87%,均创近几年来新高。
虽然美联储多次重申宽松政策立场,美国银行依然对未来由政策预期引发的市场波动风险持谨慎态度,上周,英国央行宣布放缓资产购买计划的步伐,加拿大央行此前表示,可能在2022年底前开始加息,并减少债券购买。“坏消息是,全球央行开始出现缩减刺激的趋势。”该行在报告中表示,“宏观经济越强劲,量宽减量越快,最快可能在接下来的二、三季度GDP数据公布前美联储将作出决定。”
以上转自《和讯网》 期货开户咨询15066206214 王经理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美股”,可获得关于美股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持续回落,打压美联储政策短期内转向预期,截至上周五收盘,道指和标普500指数今年已经分别24次和26次刷新历史高点,投资者相信推动股市反弹的宽松货币政策将持续更长时间。
不少机构认为,此次数据不佳只是偶然,并不意味着经济复苏将放缓,未来需要结合更多数据表现综合分析。美国银行注意到了近期全球央行政策转向的趋势,建议投资者仍需防范类似风险。
4月非农就业数据“爆冷”
3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1.9万亿美元的经济救助计划后,美国复苏加速的迹象随着此前经济数据陆续发布越发明显。当外界开始为可能出现的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风险担忧时,前景意外出现了变化。
随着5日ADP就业数据出炉,很少有人会预料到两天后揭晓的4月非农就业数据会如此“爆冷”,美国劳工部称,上月新增就业岗位26.6万个,仅为外界预期的1/4,失业率甚至不降反增。美国财长耶伦随后对数据评论道,就业报告强调了美国经济复苏的漫长过程。相信明年将实现充分就业。
虽然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为6.1%,考虑到退出就业市场的人数,实际状况会更糟糕。好消息是,随着“正在招聘”的标语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人口规模在4月增加了43万人,达到1.61亿人,略低于疫情开始前的峰值1.645亿。企业急于雇用更多员工,以应对商品和服务需求的飙升,但招聘人数增长相对缓慢,一方面失业救济金补贴让不少人不愿重新工作;另一方面,学校、日托机构未完全开放也限制了部分美国家长的求职热情。
美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上周重申宽松立场,他认为,即使美国经济从疫情影响中复苏,央行仍应保持其超宽松政策,就业形势仍需取得相当大的进展。“我们离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新框架下,我们希望看到实际进展,而不仅仅是预测前景。” 他说。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施瓦茨(Bob Schwartz)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认为,非农报告的表现,说明美联储坚持谨慎立场是正确的,同时外界对于经济过热的担忧似乎有点言过其实。
目前华尔街机构普遍认为4月的疲软就业数据是暂时的,因为不断下降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和大规模的联邦刺激措施,正在持续推动经济扩张,就业机会未来会继续增长,二季度美国经济会延续强劲表现。不过,结合目前尚有约820万就业岗位未从疫情中恢复,未来可能需要一两年时间,才能使就业市场回到去年年初的水平。
施瓦茨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美国劳动力参与率为61.7%,仍然接近197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供应短缺的程度上,随着公共健康危机的持续改善和提高的失业救济金到期,供应短缺应该会在未来几个月得到缓解。他认为,现在的情况与过去几轮复苏进程类似,经济产出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这种不匹配的情况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因为企业被迫寻求精减劳动力来运营。对于美联储而言,预留的政策空间无疑更宽裕了,施瓦茨预计有关缩减QE的讨论将被推迟到下半年甚至三季度才会开始。
利空成利好,资金热情高
疲软的就业数据并未引发抛售潮,美股在上周初加息忧虑扰动后震荡走高,五月行情开局起步顺利,有关“五月卖出”的古训暂时并未应验。
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末触及1.8%的14个月高位后,美债收益率持续回落,上周一度跌破1.5%关口。“投资者最担心的是经济过热和债券收益率上升。这将阻碍反弹。”CIBC Private Wealth首席投资官德纳贝迪安(David Donabedian)表示,“没有人怀疑经济复苏。就业报告只是一个信号,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们预期美联储将保持宽松。”
板块轮动现象也反映了市场的活跃度,成长股和周期股上周轮番表现,美债收益率回落推升了科技股的表现,几大科技巨头的最新季报也证明了其竞争力能在经济复苏中延续,工业金属和原油价格反弹则带动了原材料、工业等周期板块的持续上攻。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多资产策略师甘内什(Kiran Ganesh)表示,上周行情是经济复苏以及央行利率政策将如何应对的结合。一些周期性股票和大宗商品的表现表明,重启交易模式仍在轨道上。
投资者热情高涨,美国银行7日公布的每周资金流动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周股票型基金吸引了185亿美元,债券基金吸纳了135亿美元,主要是受与经济表现密切相关的周期性个股财报表现的推动。FactSet的数据显示,已公布业绩的标普500指数成份股中,营收超预期的比例为71%,盈利超预期的比例为87%,均创近几年来新高。
虽然美联储多次重申宽松政策立场,美国银行依然对未来由政策预期引发的市场波动风险持谨慎态度,上周,英国央行宣布放缓资产购买计划的步伐,加拿大央行此前表示,可能在2022年底前开始加息,并减少债券购买。“坏消息是,全球央行开始出现缩减刺激的趋势。”该行在报告中表示,“宏观经济越强劲,量宽减量越快,最快可能在接下来的二、三季度GDP数据公布前美联储将作出决定。”
以上转自《和讯网》 期货开户咨询15066206214 王经理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A股大盘有望先抑后扬吗
你好,A股后市存在较大可能性的跌破之前【股灾底3638点左右位置】,之后进行短时间内的横盘调整一下,将会有望再次出现2017年12月28日-2018年1月26日的走势【小牛市行情】,但是由于近期...
看到网上说A股在八月会先抑后扬,你怎么看?
这只是一种猜测,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交易最好按照自己的交易系统和资金状况做好执行。
5月3日美股收跌,对A股红五月有什么影响?
A股有独立的交易行情,没什么影响,祝您投资顺利
股票中说的先抑后扬什么意思?
您好,股票中的先抑后扬简单说就是先是下跌的后来上涨了,同理先扬后抑就是先涨后跌意思
先抑后扬的7月吃饭行情
先抑后扬的7月吃饭行情时间已经进入2016年下半年,市场在经历了一季度大幅下挫及二季度底部震荡箱体宽幅波动后,正在迎来下半年相对较好的行情时间。特别是在英国脱欧后,前期一路唱空中国经济的外部机构,在L型持续下滑重新构建新结构的中国经济与几近骨折的欧元区相比较,其不可预料突发性明显降低很多。中国经济发展在一...
先抑后扬 全面回暖
今日,主板指数保持震荡走高态势,中小板和创业板则先抑后扬,市场呈现出近期难得的普涨格局。总体来看,随着新股申购压力的释放,市场逐步结束短线休整,重拾强势。而考虑到本周是春节前最后一个完整的交易周,在偏暖的环境下,市场或呈现出震荡盘升格局。 至收盘,上证综指报收于3141.34点,上涨1.49%;深证成指报收于...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