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对最近比亚迪走势的一些看法
发布时间:2021-5-7 09:41阅读:253
比亚迪跌跌不休,一部人有粉转黑,破口大骂,这些是伪粉,走了不足惜。还有一部分真粉,也对比亚迪产生了怀疑,数落比亚迪自动驾驶大大落后,华为下场比亚迪完蛋。
一、其实华为并不是万能的
我说几点就能说明华为本身也是有局限性的。
1、云计算。华为云计算不可谓不重视,华为的技术基因远大于阿里,但结果怎么样呢?还不是撼动不了阿里云的领军优势?任何行业都有自身的护城河,并不是靠狼性文化就能打胜仗的。
2、整车销量。车厂对华为警惕性是非常强的,迄今为止,一流的整车厂没有和华为联手造车的,因为华为太强势。目前只有北汽、长安、广汽这些第二档次的整车厂和华为合作,这样势必造成华为自动驾驶的销量上不去,销量上不去,成本就处于劣势。这是比亚迪这些销量领先的整车厂的优势。
3、芯片制约。最新的智能车机已经用7nm的骁龙芯片,自动驾驶的AI处理器,将来更是要求浮点运算达到1000T,芯片的高要求都对华为造成了制约。
二、智能汽车的龙头将演化为平台型企业。
参考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智能手机的品牌商,逐步演化为IT平台型企业。比如小米,硬件微利,但是手机平台衍生出来的增值服务是有丰厚利润的。例如手机游戏、手机金融、手机音乐、影视、手机APP分发、手机商城等等,还有扑面而来的万物互联时代,都给手机整机品牌带来无限美好的前景。
智能汽车VS智能手机的平台规模,只会大不会小。智能汽车就是一个装了4个轮子的超级手机,它大大拓展了手机的功能。手机上的游戏、金融、音乐、影视、商城,一个不漏的可以移植到汽车上,除此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汽车是一个移动的家。汽车可以让你上下班、接送小孩家人朋友、卡拉OK、郊游踏青、远途跋涉、住宿,汽车可做的东西太多了!
整车品牌如果能自己做自动驾驶,那当然是最佳的。但是不能的话,就完蛋了吗?也不是,自动驾驶软件必须和整车硬件紧密配合,才能天人合一,达到完美。自动驾驶供应商最终还是需要整车去接触消费者,这就决定了,整车品牌是一个强大的渠道(平台),它就算做不了自动驾驶,它可以整合自动驾驶软件来实现渠道(平台)的价值。所以一个销量第一的整车厂商,怎么也不会被边缘化。
三、比亚迪的智能化
王传福对汽车的智能化和自动驾驶都是有深刻认识的,也在默默地发力。
首先说说比亚迪的智能化。在王传福看来,从封闭走向开放,不仅演绎了手机行业新旧霸主的命运反转,也将会是汽车智能化的必经之路。 “现在,手机的通话功能只占据1%,另外99%都是其他功能。未来的智能汽车也一样,代步只是1%的功能,而其余99%还正在被想象和挖掘。”王传福告诉本刊记者。
2018年4月25日开幕的北京车展上,比亚迪率先开放了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宣布将汽车上包括门窗、空调、汽车启停、后备箱、蓝牙、Wifi、车载娱乐系统、温度、胎压等在内的341个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权限向开发者开放。而9月5日的开发者大会上,比亚迪又正式启动了其首个汽车智慧开放生态——比亚迪D++开放生态,同时还公布了全新车型秦Pro开发者版的开放分期规划以及开发架构等信息。
“手机仅有十几个传感器,就吸引了全球上千万开发者参与其中,产生了300多万个应用。而比亚迪将为广大开发者提供更宽广的创意生长平台,结合汽车丰富的使用场景,势必衍生出不可估量的应用生态。”比亚迪产品规划及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说。
王传福认为,就像手机行业跟进苹果模式一样,比亚迪之后,其他车企也一定会开放生态系统。在以汽车为载体的开放平台上,百度可以做自动驾驶,360可以做车机安全系统,网约车公司可以创新运营模式实现车队化管理等等,未来无数个应用App将依托智能汽车而诞生。 除了人车、车车互联,汽车系统开放在智慧城市领域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王传福以深圳为例分析称,300万台车,每台300多个传感器,如果开放10%,就相当于全市拥有了上亿个感知终端,其所产生的数据,比如PM2.5、温度、路况等,接入城市公共系统之后,将对公安、气象、环保、交通、保险、教育等行业的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客观而言,比亚迪的智能车机做得不错,比国产特斯拉、一众的合资品牌好多了。新势力车机方面做得不错,比亚迪和它们比,在体验上、迭代速度上有所不足,如果体验这方面得以强化,我觉得可以不怕任何对手。
四、比亚迪的自动驾驶
比亚迪的自动驾驶没有太多声音,但不是说没有在做。
2013 年初,比亚迪和北理工签订了合作协议,三个多月之后,他们就联合研制出了线控自动驾驶实验汽车。这辆测试车在速锐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实现了车辆底盘部分的外部 CAN 总线控制,具体包括对于转向、发动机、换挡以及仪表和灯光的控制。在下半年的全国无人驾驶车比赛里,这辆车得到了第一名。在它身上就已经使用了激光雷达。
2014 年 2 月,比亚迪又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通讯研究院(I2R)达成了合作,共同进行自动驾驶以及智能交通的研发。具体内容包括利用电子线控系统实现对车辆的刹车、转向以及对其它汽车系统的操控等等。为什么是新加坡?事实上,这个地方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在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方面却是走的比较快的。
2018年4月,比亚迪加入百度阿波罗开放平台,并在9月宣布双方计划在3年内实现自动驾驶车辆量产。遥想18年春晚,百度比亚迪联手打造的百辆自动驾驶车队还跑上了港珠澳大桥。
2019年春季发布会上,比亚迪宣布AutoX作为其首个官方指定无人驾驶合作伙伴。据悉,比亚迪此次与AutoX的战略合作不仅包括联手打造首台专为无人驾驶设计的秦Pro车型,AutoX也会进一步采购秦Pro以打造其无人驾驶车队,并在未来继续为比亚迪提供各种车型的无人升级服务。
在2020年业绩发布会上,投资者提问:比亚迪后续在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方向的时间规划?如何补齐最后一块拼图?
答:“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公司从芯片,从战略合作都推智能化底层的技术和软硬件。公司和地平线的合作,公司自己开发各种芯片,各种软件,都为智能化做好准备。比亚迪发布即量产,我们在智能化有技术储备,我们会实时根据国家法规,像汉、宋plus、秦plus 等都搭载了符合法规的车道保持的L2级的自动驾驶。我们会根据法规实时推出不同自动驾驶级别的技术。比亚迪战略方向是精准、超前、领先、正确的。从公交电动化,到7+4,到超级混动形成这么大的订单需求来看,我们的方向都是对的,但是我们要适度,不要超越法规。我们要研发,等成熟再量产。很多技术领先同行,但还在实验室、研发中,还在跟国家讨论法规。我们储备大量技术,承诺会在智能化领先。我们13年前就研发IGBT,大家那时都不看好电动车,更不看好IGBT。我们需要一些时间,我们发布即量产。”
对自动驾驶大家不必焦虑,华为统一不了天下,比亚迪作为整车品牌也不会甘于寂寞,自动驾驶将来是百花齐放的局面。
马上要公布比亚迪4月份销量了,重点观察比亚迪汉、秦plus dmi、宋plus dmi这些明星车型的销量。我认为21年是比亚迪汽车销量大跃升的一年,这样的好年份,股价暴跌难道不是机会吗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