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股大爆发 大宗商品也猛涨 A股有戏?巴菲特警告 耶伦“口误” 通胀刹不住?
发布时间:2021-5-6 10:00阅读:326
股票、两融、期货、期权、港股通、量化交易
低佣开户、服务专业、两融利率量大5.99%
债券包销(承销费低)、IPO、债券融资、定增、股票质押、投顾服务等全牌照券商业务
上市公司资产配置业务、投顾业务、 机构经纪业务
详情请咨询刘经理, 薇心:19822974781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56周年股东大会上,巴菲特直言看到了显著的通货膨胀。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则在接受采访时承认,由于大规模财政支出,未来某个时候可能需要提高利率水平以阻止任何经济过热。不过,耶伦之后又澄清称,自己并非干预美联储行动,不是预测,也不是建议。她表示:“我认为不会有通胀的问题,就算有,美联储也可以解决。”
通胀通常是经济过热阶段的产物,尽管更多人将本轮物价上涨归咎于疫情所造成的阶段性供需错配,但商品涨价已是不争事实。国际市场上,铜、钢材、玉米等多个重要商品大宗商品价格已经翻倍,铜价更是站上了10000美元/吨。
资源股成为这一阶段的受益者。“五一”长假期间,海外资源股延续今年来的强势表现,港股中重庆钢铁、紫金矿业累计涨幅都超过10%;美股中美国钢铁、纽柯钢铁等同样表现不俗。
从生产原料端的国际大宗商品看,不论是与制造业相关的工业品、还是与食品相关的农产品,涨价潮都在愈演愈烈。
截至北京时间6日收盘,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期货价格跌0.34%报9932美元/吨,盘中一度突破10000美元/吨关口,报10040美元/吨。今年以来价格涨幅接近30%。最新铜价距离历史10190美元/吨的历史高点仅一步之遥。
高盛集团的商品研究团队近期发布报告,将未来12个月的铜价目标调高到11000美元/吨,理由是供应投资不足。报告称,供应缺口规模创下纪录,而且很快将面临供应紧张,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将铜价提高到创纪录的新高。此外,尽管中国将继续在大宗商品需求中发挥主要作用,但是未来十年里中国不会成为唯一的主要增长来源。随着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推动需求,铜价到2025年将达到创纪录的15000美元/吨。
钢材市场情况类似。受全球钢材需求整体增长的拉动,全球钢价都在大幅上涨,目前报价已到1400美元/吨新高。去年全球钢价格最低报价时仅420美元/吨,但现在每吨报价高达910-925美元,价格较去年翻倍有余。而美国国内市场的热轧钢价格更是已经飙到1400美元/吨。
与食品相关的大宗农产品价格,涨幅也相当明显。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最新报价在1540美分/蒲式耳附近,同比涨幅超过80%;玉米期货最新报价在696美分/蒲式耳左右,同比涨幅达到惊人的120%。
长假海外资源股表现不俗
受益商品涨价潮,上游资源和周期类公司股价走势强劲,“五一”长假期间海外相关公司同样表现不俗。
港股市场上,重庆钢铁股份(1053.HK)5月4日跳涨18.52%,最新价格为2.26港元/股,股价同比涨幅高达204%。另一只明星资源股紫金矿业(2899.HK)周二大涨12.57%,较去年同期涨幅接近3倍,周三小幅下跌,报收12.16港元。数据显示,恒生原材料业指数(HSCIMT)年初至今涨幅超过30%,领跑整个港股市场。

美股市场上的资源股同样表现突出,丝毫没有受到耶伦加息言论的影响。5月以来短短两个交易日,美国钢铁(X.N)股价涨幅达到16%,纽柯钢铁(NUE.N)涨幅为9%。
与此同时,前期估值较高的科技股、医药股普遍表现不佳。隔夜美股医药股全线重挫,5月5日,港股生物医药板块集体走低。截至收盘,百济神州(6160.HK)下跌7.88%,报184.8港元;君实生物下跌7.65%,报76.7港元;信达生物下跌4.28%,报80.6港元。
中信证券研究表示,走出通胀焦虑,布局估值弹性。该团队指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预计5、6月是国内本轮通胀读数高点。5月市场结构博弈加剧,估值将替代业绩成为主要驱动,但市场整体将波澜不惊,建议提前布局通胀和利率见顶后估值弹性较高的品种。
开源策略团队发布的报告显示,季报主导的市场逻辑告一段落后,市场信息将主要来自于以商品价格为主的通胀信号,伴生的是估值压制将重新影响市场定价。当下的核心矛盾是如何在周期之间选择更好的风险收益比。报告称,当下投资者最优策略仍是集中精力,不要错过周期因定价修正带来的弹性最大阶段。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26
-
美联储二次降息落地,黄金还会涨吗?
2025-11-03 09:26
-
券商持续看好,半导体ETF究竟怎么选?
2025-11-03 09:26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