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失声第168天,阿里被罚182亿
发布时间:2021-4-12 09:43阅读:1707
野心可以成就一家企业,也可以毁掉一家企业。
过去半年,阿里经历了“至暗时刻”。蚂蚁金融的暂停上市,将这家公司卷入风口浪尖,50多位亿万富翁的梦破碎!紧接着,阿里又因为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公司在美国的股价大跌13%。
马云失声的第168天,针对阿里巴巴的垄断处罚终于落下了一只靴子。
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的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责令阿里巴巴集团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其2019年中国境内销售额4557.12亿元4%的罚款,共计182.28亿元。
同时,市场监管总局也向阿里巴巴集团发出《行政指导书》,要求其全面整改,并连续三年向市场监管总局提交自查合规报告。
马云在上海外滩大会上的演讲,让阿里陷入舆论风波。口舌之快换来的是被国家约谈、蚂蚁金融被暂停、国家对阿里展开反垄断调查。
2021年3月12日,阿里被罚款50万元。时隔一个月,阿里再次被“定罪”,罚款182.28亿元。
为什么阿里巴巴这次被盯上并且被开出中国反垄断史上最大罚单?
原因是阿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对平台内商家提出“二选一”要求,「要求在天猫商城开设店铺的服饰、家居等众多品牌商家不得在京东商城参加618、双11等促销活动、不得在京东商城开设店铺进行经营,甚至只能在天猫商城一个平台开设店铺进行经营行为」。
“二选一”的行为最早追溯到2013年,2017年时京东集团就曾针对阿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起诉,但遗憾的是这个案件到现在都没有进入实体审理阶段。
当时,阿里的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还发了微博回应“二选一”行为,认为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直到2020年,阿里被人举报涉嫌市场垄断被国家调查,一场反垄断大战才正式打响。
可以说,这是一场「迟来的正义但并非正义」。
那么,这笔罚款对阿里的影响大吗?伯虎财经认为,影响有点大。
从阿里2020年第四季度高达780亿元的净利润来看,处罚金额不到一个季度盈利的1/4。
从阿里过去一年的财报来看,似乎交出了不错的成绩。截至2020年12月31日,阿里单季度营收2210.84亿元,同比增长37%,高于彭博分析师预期的2153亿元。税后净利润为779.8亿元,同比增长56%。
所有的一切看上去似乎没有问题,但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
回顾2020全年,阿里股价仅有3%的增幅,而拼多多、美团、京东均实现了身价的翻倍增长。即便第四季度阿里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但在美股市场却有接近四个点的跌幅。
阿里的整体营收增速一直与核心电商业务强相关,因为电商贡献了八成的营收。而近几年,拼多多、京东、快抖的围剿,让淘宝和天猫发展受限,尤其是在品类、搜索玩法上的错位竞争,让阿里很难还击。
而在云计算业务板块,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的三个月,阿里云计算业务营收达到161.15亿元,相较2019年同期的107.21亿元增长50%。和亚马逊的发展方式类似,云业务已经成为阿里的第二发力点。
同样是云计算业务高速发展,为什么亚马逊发布财报后股价上涨,而阿里却下跌了?
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企业是阿里云服务的重要对象之一。蚂蚁金服暂缓IPO、政府对阿里的反垄断调查,让这些客户在和阿里后续的合作上存在负面情绪。
过去一年里,阿里的股价几乎“停滞”。马云的野心大过本分,这也使得阿里走上了一条危险的道路。
中国巨头陷入利益内卷
枪打出头鸟,阿里不是第一家搞垄断的企业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就在市场监管总局做出对阿里的惩罚决定后,同一天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也在朋友圈发起了控诉:
“房产交易领域有更明目张胆的二选一包装成自愿,强烈呼吁国家反垄断罚款贝壳40亿(4%标准)。并建议将罚款打入国家公积金账户,以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减轻老百姓买房负担。”
他晒出了一张贝壳的合同,圈出了其中几个“自愿”的关键词。
分享的截图显示,贝壳协议中要求乙方自愿选择合作期间战略仅为贝壳方提供新房项目的渠道销售服务,不以任何方式为贝壳以外的第三方直接或间接提供新房项目的渠道销售服务。
简言之是,贝壳在签订合同时逼迫房源提供者和贝壳独家合作,让安居客无房可卖,涉嫌垄断。
之前是淘宝和拼多多,现在是贝壳和安居客,下一个跳出来的会是谁?
中国巨头陷入了集体利益内卷,为了争夺市场夺得话语权,开始不正当竞争。
2020年12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收购银泰商业、阅文集团收购新丽传媒、丰巢收购中邮智递三起股权收购案件中,涉及的三家收购方处以50万元罚款。
也许是处罚力度不够,巨头们似乎看不见。
社区团购成了2020年巨头们都在追逐的风口,价格补贴大战打得火热,你卖5块,我卖3块,你卖3块,我卖1块。
腾讯、阿里、京东、拼多多、美团、滴滴等巨头试图用补贴来抢下市场份额,最后垄断市场,控制线上流量与话语权,形成垄断后再逐步提高价格。最直接的冲击是,卖菜商贩、水果店、小超市、便利店的生意被无情夺走。
甚至有网友说道:“国外的大公司没钱?苹果没钱?微软没钱?亚马逊没钱?他们做贷款业务了吗?他们去抢菜贩们生意了吗?”
为了竞争市场,巨头们狂砸百亿补贴用户。
换来的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包括腾讯、百度、美团、苏宁以及阿里巴巴、京东、字节跳动、滴滴控制的关联方在内的12家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作出的顶格处罚,分别处以罚款50万元。
而对比欧盟,中国的商业竞争环境相对宽松很多。
从20年前起,欧盟每年都要以“垄断”为名,对各种企业开具诸多天价罚单。
有人计算过,仅2016年一年,他们就对各种企业开具近40亿欧元的罚单。首当其冲的是车企,然后就是英特尔等美国高科技企业。
2017年,他们更是对谷歌开出了24.2亿欧元的罚单,仅仅因为你在谷歌上搜商品,首先出来的是谷歌自己的商店。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罚,我们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一个都逃不掉。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资本只看重利润和收益,不再推动科技创新,忽略应有的企业担当,而是琢磨怎么从菜农、果农手里抢走最后一枚银子。
最为悲哀的是,当这些企业都在想着怎么竞争打价格战的时候,国外的巨头正在专注搞研发创新试图用科技碾压中国。
再来看看巨头们都在入局的新能源造车,现在存在的现象是,不管有没有技术,懂不懂造车,只要学会做PPT,会制造概念,就能忽悠一群人圈钱拿融资。
在疯狂扩张圈钱的时候,被优待的互联网巨头估计忘了,他们最初创业时喊出的那句口号:我们的梦想是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大资本时代,我们需要“华为”们
过去很多年,创造巨额财富的互联网公司一直被人们仰望,但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这些大资本失望。
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高科技产业对中国的战略意义,一直低调的华为成为了国人心中真正的明星公司。
作为一家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华为一直坚持不上市,踏踏实实搞实业。
过去一年,华为的营收是8914亿元,中国的GDP为1015986亿元,华为营收占中国GDP的0.88%。
如果华为不受制裁,仅仅是Mate系列和P系列每年在全球增加的营收就可以高达两千亿人民币以上。
伯虎财经不知道国内还有哪一项单一产品,年销售额能达到千亿以上。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马云转让出清淘宝股权,马云要淡出了吗?
您好,这个是在适当的时候放权是很有必要的,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马云减持阿里5%股权,套现9亿美元;...
这个不能说明阿里今后股价的涨跌走势
为什么马云发布传承计划后,阿里股票下跌了吗?
阿里股票下跌是美国做空中概股造成的
马云宣布将传承后,阿里巴巴概念股票为什么集体下跌?
投资朋友您好!管理层变动市场反应的情况,需要做好资产配置切勿集中持股!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投资愉快!
阿里若成功上市 马云资产或达698亿
阿里巴巴宣布,已启动上市事宜,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地点为美国。其首募规模或超180亿美元,有可能成为美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宗IPO。
马云的阿里巴巴在哪里上市的?
纽约证券交易所。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创造了史上最大IPO记录,股票代码“BABA”,创始人为马云。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港股上市,总市值超4万亿,登顶港股成为港股“新股王”。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