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横盘就能“稳赚” ,最近热卖的雪球结构期权产品安全吗?
发布时间:2021-4-11 10:16阅读:391
雪球产品真有这么好么?存在着哪些风险呢?
今天,我们通过一些一些曾购买过雪球结构产品的量化私募机构投资人,借用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视角,来看看此类产品大火的原因与潜在的风险。
近期,A股大盘横盘震荡,赚钱效应不高,但有一类理财产品却在高净值人群中热卖。许多产品一上架就“秒光”,尤其是今年3月以来,销售特别火。
这就是雪球结构产品,认购门槛100万元起,被一些平台称作“最适合震荡市的理财产品”。
图片
1
雪球结构产品是什么?
在一些文章中,雪球结构产品常被贴上“类固收产品”的标签。有人认为,投资雪球结构产品,在最好的情况下可实现20%的年化收益,最差情况下亏损也与投资指数相当。但业内人士告知,对雪球结构产品的这类认知其实存在着误区。
雪球结构产品全称“雪球结构化期权产品”,它其实是一种由券商发行的收益凭证。
一般而言,雪球结构产品挂钩的标的可以是指数,也可以是个股。目前最火的是挂钩中证500指数的产品。从期限看,市场上雪球结构产品期限多为24个月或12个月,其票面利率即购买该产品所期望获得的年化收益。
雪球结构产品常用的专业术语是“敲入” “敲出”。即每个期权产品会为标的设置上下两条收益率边界,若标的触及上限,会触发敲出,期权会自动在第2个交易日提前终止;触及下限则会触发敲入,投资者有可能蒙受亏损。
以一款挂钩中证500指数的产品为例,其期限为24个月,票面利率是年化21%(收取合同约定费用前,下称“费前”)。以每个交易日为敲入观察日,前两个月锁定期后,每月的约定日期作为敲出观察日。敲入价为75%,即指数下跌25%就触发敲入;敲出价为102%,即指数上涨2%就触发敲出。
简单来说,若中证500指数在24个月内未下跌超过25%,投资者就能拿到21%的费前年化收益。而若中证500指数在敲出观察日涨到了期初值的102%以上,则该收益凭证提前终止,投资者仅能按21%的费前年化利率获得相应存续时间的收益。
图片
2
这类产品为啥那么火?
雪球结构产品有多火?这类产品在发售后有一个成立门槛,一般是5000万元左右。近期不少券商的雪球结构产品都仅用一天就完成发售,甚至有产品一推出就“秒光”。
推动这类产品走热的主要因素是当前市场的震荡行情。
量化私募艾方资产的投资总监蒋锴表示:“在市场震荡的时候,尤其是下跌过一波后的震荡期,雪球结构产品就会特别好卖。比如在目前阶段,很多投资者会觉得市场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因而认为投资雪球产品的下行风险有限,有望获得‘稳定’的固定收益。”
蒋锴进一步从多个角度分析道,现在低风险的类固收产品越来越少,雪球结构产品虽有风险,但在下行风险未发生的情况下,它就有确定的票息。对原先偏好固收产品的投资者,这是比较接近的替代品。对券商来说,也有很强的动力去推这类产品。因为相比股权质押等业务,场外衍生品业务对券商来说风险较小,利润也相对较高。
图片
3
存在哪些投资风险?
早在2017年、2018年时,市场就曾掀起过一波“雪球热”。当时一些头部券商的雪球结构产品热卖,但不少产品在2018年初的股市急跌中触发敲入,造成投资者亏损。
“其实风险还是挺大的,主要取决于投资者对市场的预判准不准。”据蒋锴介绍,风险主要有两类:一是下跌造成敲入风险,即本金亏损的风险;二是上涨使产品提前敲出后所产生的再投资风险。
蒋锴以自身投资经历“现身说法”:2018年时不少投资人认为市场持续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便购买了雪球结构产品,但最后很多都触发敲入了,包括他持有的1只医药股雪球产品也触发了敲入,损失比例在30%以上。
至于再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者在雪球产品提前敲出后,难以找到具备更高收益率资产的风险。从产品合约可见,许多雪球结构产品的敲出值设得很低,在标的期初值的105%以内。这意味着,只要标的出现小幅上涨,产品就随时可能敲出,投资者也许只能拿到几个月的票息,短的甚至只有几周。
深圳市恒泰融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江涛也表示:“雪球结构产品可看作一种特殊结构的期权,购买者就是期权的卖方。期权卖方的收益是固定的,但风险可能会比较大。期权本身就比较复杂,对相关的权利、义务、风险收益比,普通投资者可能搞不清楚。2018年初很多雪球产品曾集中触发敲入。只是当时这类产品规模特别小,关注的人不多。”
图片
4
谨防过度营销造成“误导”
“我觉得雪球结构产品是一种不错的产品,但在营销时,有时会被过度包装。”有私募人士表示。
一些券商、网络媒体在宣传时会把雪球结构产品包装成“类固收产品”,这其实是一种误导,因为雪球结构产品是不保本的。以当前市面上最火的中证500雪球为例,若标的指数下跌使产品触发敲入,则投资者也就会亏掉相当部分的本金。
在一些文章中,常能见到“即便发生亏损也不会超过投资指数本身的亏损”的鼓吹。
对此,蒋锴表示,这种说法是在偷换概念。“从对标的预判以及实现收益的角度看,买雪球产品和投资股票或指数完全是两码事,不能简单类比。”
实际上,雪球式期权的本质是投资者向券商卖出带障碍价格的看跌期权。券商买入看跌期权并向投资者支付期权费——投资人获取的票息便是权利金的一部分。
“虽然雪球结构产品看起来容易赚到钱,可到底赚的是什么钱,风险在哪里,还得研究清楚。市场不可能有那么多轻松赚钱的好事。投资者如果不想花太大力气研究,甚至不了解自己投的是什么,就每年‘躺赚’20%的收益,这是不符合常识的!”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期权”,可获得关于期权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今天,我们通过一些一些曾购买过雪球结构产品的量化私募机构投资人,借用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视角,来看看此类产品大火的原因与潜在的风险。
近期,A股大盘横盘震荡,赚钱效应不高,但有一类理财产品却在高净值人群中热卖。许多产品一上架就“秒光”,尤其是今年3月以来,销售特别火。
这就是雪球结构产品,认购门槛100万元起,被一些平台称作“最适合震荡市的理财产品”。
图片
1
雪球结构产品是什么?
在一些文章中,雪球结构产品常被贴上“类固收产品”的标签。有人认为,投资雪球结构产品,在最好的情况下可实现20%的年化收益,最差情况下亏损也与投资指数相当。但业内人士告知,对雪球结构产品的这类认知其实存在着误区。
雪球结构产品全称“雪球结构化期权产品”,它其实是一种由券商发行的收益凭证。
一般而言,雪球结构产品挂钩的标的可以是指数,也可以是个股。目前最火的是挂钩中证500指数的产品。从期限看,市场上雪球结构产品期限多为24个月或12个月,其票面利率即购买该产品所期望获得的年化收益。
雪球结构产品常用的专业术语是“敲入” “敲出”。即每个期权产品会为标的设置上下两条收益率边界,若标的触及上限,会触发敲出,期权会自动在第2个交易日提前终止;触及下限则会触发敲入,投资者有可能蒙受亏损。
以一款挂钩中证500指数的产品为例,其期限为24个月,票面利率是年化21%(收取合同约定费用前,下称“费前”)。以每个交易日为敲入观察日,前两个月锁定期后,每月的约定日期作为敲出观察日。敲入价为75%,即指数下跌25%就触发敲入;敲出价为102%,即指数上涨2%就触发敲出。
简单来说,若中证500指数在24个月内未下跌超过25%,投资者就能拿到21%的费前年化收益。而若中证500指数在敲出观察日涨到了期初值的102%以上,则该收益凭证提前终止,投资者仅能按21%的费前年化利率获得相应存续时间的收益。
图片
2
这类产品为啥那么火?
雪球结构产品有多火?这类产品在发售后有一个成立门槛,一般是5000万元左右。近期不少券商的雪球结构产品都仅用一天就完成发售,甚至有产品一推出就“秒光”。
推动这类产品走热的主要因素是当前市场的震荡行情。
量化私募艾方资产的投资总监蒋锴表示:“在市场震荡的时候,尤其是下跌过一波后的震荡期,雪球结构产品就会特别好卖。比如在目前阶段,很多投资者会觉得市场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因而认为投资雪球产品的下行风险有限,有望获得‘稳定’的固定收益。”
蒋锴进一步从多个角度分析道,现在低风险的类固收产品越来越少,雪球结构产品虽有风险,但在下行风险未发生的情况下,它就有确定的票息。对原先偏好固收产品的投资者,这是比较接近的替代品。对券商来说,也有很强的动力去推这类产品。因为相比股权质押等业务,场外衍生品业务对券商来说风险较小,利润也相对较高。
图片
3
存在哪些投资风险?
早在2017年、2018年时,市场就曾掀起过一波“雪球热”。当时一些头部券商的雪球结构产品热卖,但不少产品在2018年初的股市急跌中触发敲入,造成投资者亏损。
“其实风险还是挺大的,主要取决于投资者对市场的预判准不准。”据蒋锴介绍,风险主要有两类:一是下跌造成敲入风险,即本金亏损的风险;二是上涨使产品提前敲出后所产生的再投资风险。
蒋锴以自身投资经历“现身说法”:2018年时不少投资人认为市场持续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便购买了雪球结构产品,但最后很多都触发敲入了,包括他持有的1只医药股雪球产品也触发了敲入,损失比例在30%以上。
至于再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者在雪球产品提前敲出后,难以找到具备更高收益率资产的风险。从产品合约可见,许多雪球结构产品的敲出值设得很低,在标的期初值的105%以内。这意味着,只要标的出现小幅上涨,产品就随时可能敲出,投资者也许只能拿到几个月的票息,短的甚至只有几周。
深圳市恒泰融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江涛也表示:“雪球结构产品可看作一种特殊结构的期权,购买者就是期权的卖方。期权卖方的收益是固定的,但风险可能会比较大。期权本身就比较复杂,对相关的权利、义务、风险收益比,普通投资者可能搞不清楚。2018年初很多雪球产品曾集中触发敲入。只是当时这类产品规模特别小,关注的人不多。”
图片
4
谨防过度营销造成“误导”
“我觉得雪球结构产品是一种不错的产品,但在营销时,有时会被过度包装。”有私募人士表示。
一些券商、网络媒体在宣传时会把雪球结构产品包装成“类固收产品”,这其实是一种误导,因为雪球结构产品是不保本的。以当前市面上最火的中证500雪球为例,若标的指数下跌使产品触发敲入,则投资者也就会亏掉相当部分的本金。
在一些文章中,常能见到“即便发生亏损也不会超过投资指数本身的亏损”的鼓吹。
对此,蒋锴表示,这种说法是在偷换概念。“从对标的预判以及实现收益的角度看,买雪球产品和投资股票或指数完全是两码事,不能简单类比。”
实际上,雪球式期权的本质是投资者向券商卖出带障碍价格的看跌期权。券商买入看跌期权并向投资者支付期权费——投资人获取的票息便是权利金的一部分。
“虽然雪球结构产品看起来容易赚到钱,可到底赚的是什么钱,风险在哪里,还得研究清楚。市场不可能有那么多轻松赚钱的好事。投资者如果不想花太大力气研究,甚至不了解自己投的是什么,就每年‘躺赚’20%的收益,这是不符合常识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雪球产品有哪些结构,雪球产品为什么叫雪球
您好,"雪球产品"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它可以指代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通常是基于雪球投资理念设计的。这些产品的名称之所以叫做"雪球",是因为它们的运作机制类似于雪球滚雪的过程,资金在不...
雪球产品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雪球产品全称是“雪球型自动敲入敲出式券商收益凭证”,是场外期权模型的一种,其本质上类似为带障碍条款的奇异期权,设置有敲入、敲出价格,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产品。雪球产品目前多为大型券商发行,主...
雪球结构产品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你好,每个雪球结构产品都有一个跟踪标的,这个标的会有价格的上涨或者下跌行情,可以是股票指数,也可以是单一个股。目前常见的有中证500指数、中证1000指数等。雪球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1...
雪球结构的特点?
你好,雪球结构呈现以下特点:1.通过承担或有的下跌风险,取得一定的风险补偿。2.在市场跌幅达到一定水平时,投资者的本金可能发生亏损。3.任何情况下,持有雪球结构产品承担的风险都不会大于...
雪球结构产品是什么?有哪些重点要素?
雪球结构产品是一种金融衍生品,也是专业上所说的一种“障碍期权”。它通常与股票指数或个股挂钩,给这个标的设置上下两道障碍线。当这个标的上涨碰到了上面的障碍,期权就自动生效,兑现收益,这叫“敲出”;标的下跌碰到了下面的障碍,期权失效,这叫“敲入”。在雪球产品中,投资者和证券公司约定高额票息,但要满足特定条件才能获得约定的票息。同时,投资者需要承担可能与标的跌幅同比例亏损的风险。雪球产品有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了解。首先是挂钩标的,通常市场上常见的挂钩标的是中证500指数,投资者最后...
雪球结构化产品名词解释
雪球产品会出现以下情况:情形一:如果任意一次敲出观察日发生了敲出(在敲出观察日时,涨幅触达100%),那产品自动终止了结,你就可以获得持有期的收益。情形二:在产品运行期,没有敲入(在敲入观察日时,没有跌穿75%)、也没有敲出(在敲出观察日时,涨幅没超过100%),到期后,你可以获得约定的年化收益。情形三:如果只是发生敲入(在敲入观察日时,跌幅触达75%),没有发生敲出(在敲出观察日时,涨幅没超过100%),这时候你就要承担亏损了,亏损幅度就是到期日资产的跌幅。投资雪球产品最好的时间段是在行情震荡的情况下是再合适不过的...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