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季报中挖掘牛股?
发布时间:2021-4-2 10:34阅读:162
年报、季报密集披露期即将到来,业绩超预期的品种有望成为接下来市场的机会所在,而业绩表现不佳的个股可能也会面临一定的风险。
另外,一季报对全年业绩表现具较强指引效应。由于一季报一定程度反映了新一年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情况,因此一季报业绩往往具备较高参考价值,一季度业绩超预期个股值得重点关注。
01
一季报披露的规则
在披露时间上,交易所有三个规定:
1、必须在4月30号前全部披露;
2、创业板预告时间不能晚于4月10号,同时对于年报预约披露时间在3月31号之前的,不能晚于3月31号。
3、深市上市公司的一季报预告,如果业绩发生亏损、扭亏或者变动超过50%的,要在4月15号之前披露。
根据以上的规则,对于一季报行情的把握存在几个技巧:
1、3月底到4月15日是发现业绩超预期品种的黄金期。因为业绩大幅(超过50%)增长需要在4月15日前披露。反之若4月15日前未披露业绩预告,说明这家公司业绩增长不会超过50%。
2、业绩大幅增长(超过50%)的业绩预告,对股价往往会有正面影响,由于一季报对全年业绩表现具较强指引效应,那些放量大涨的品种后续也值得重点关注。
3、业绩较好的公司公布财报往往时间较早,越接近财报公布截止日期公布的公司,越不能期待超预期。
02
如何在业绩高增长中挖掘牛股
1、 排除单纯基低数导致的高增长
有一类高增长是由去年同期业绩基数较低导致的,比如假设某公司上年同期净利润只有100万,那么今年只要净利润达到1000万,就能轻松实现10倍增长。这种高增长,其实质量并不高,主要是低基数导致,因此市场也不会给太高的估值溢价。
2、选择增长来源于企业内生性增长的公司
还有一类公司业绩高增长来自于会计核算方式的变更或变卖资产。此类公司往往在短期内体现为业绩暴增,但往往没有持续性。这类高增长质量也不高,因为这种变更或者变卖是一次性行为。真正好的增长主要来至于企业的内生性增长,或者行业高景气带来的增长,投资者需注意区分。
3、选择股价并未完全充分反映高增长预期的公司
我们经常说股价反映的是人们的预期,当一个利好被大多数人认可,形成一致预期的时候,往往会带来股价的反转。这种情形一般多发生在业绩公布前股价已大涨一波,也就是股价已充分反映业绩高增长预期。因此实际操作中也不应过于追高,可关注业绩高增长公司,在股价回调时低吸会更好。
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05
-
存款利率连降,银行理财产品还能买吗?该如何选择?
2025-07-28 13:05
-
牛市信号渐显,普通投资者该如何稳稳把握机会?
2025-07-28 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