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地价涨幅1年躺赚近六千亿,孙宏斌却一点也不快乐,他怎么了?
发布时间:2021-3-22 16:49阅读:240
文 | 华商韬略 小涵
2020年,融创拿地谨慎。
数据显示,去年其新增土储58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05%。
然而,在土地市场上低调潜行的融创,却在2021年开头,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合同销售额5753亿元,稳居行业第四位;营收2305.9亿元,同比增长36.2%;归母净利润356.4亿元,创历史新高。
本以为融创减少拿地的背后,是财务状况的焦灼,但业绩全面向好,是怎么回事?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融创拿地放缓确实跟三道红线有关,但内行都知道稍微调一调节奏,对融创不算什么。
事实上,早在周期性调控到来之前,融创就已经储备了货值超过3万亿的土地资源,大部分地段优质。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的土地价格上涨达到了18.72%。由此估算,融创2020年一年仅仅凭借土地价格上涨就躺赚了5800亿之多。
也就是说,就算融创不拿地,未来十年也不愁没地开发。
更让同行嫉妒的是,融创有78%以上的土储资源,位于核心城市,这表示捏在融创手中的,是具有高溢价能力的巨型资产。而于此同时,融创获取这些资产的成本,仅为4270元/平方米。
孙宏斌是怎么做到的?说好的疯狂买买买,现在看起来,一点也不疯狂了呢!
事实上,人们对融创的印象还停留在,2013年孙宏斌斥21亿拿下北京农展馆项目这件事上。经过综合测算,这个项目楼面价高达73099元/平米。
而当时,市场的悲观情绪已经蔓延,人民日报更是转载了郁亮一篇名为《我国楼市进入“白银时代”》的文章,认为遍地都是黄金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因此,孙宏斌此举让人并不看好。
然而,农展馆项目只是融创打响名号的手段,凝聚在这个项目中的价值,不能单纯用金钱来衡量。而融创控本的要诀,在于它每一次都能踩准行业周期。
比如,在市场普遍悲观时,融创不惜大量举债,也要在全国范围内跑马圈地,因为,这个时候的土地价格最低!
而当市场热情被重新点燃,房企纷纷下水竞逐地王时,融创往往会避开招拍挂,在核心城市寻找房企并购或投资的机会。
正是这套“逆周期”组合拳,让融创以低价拿到了大量优质土储,使其在泰山压顶的调控下,也能按照自己的节奏调整未来战略。
事实也证明,高价拿下的农展馆、西北旺地块等,都成了融创的金字招牌,将其专注高端地产的名声传遍全国,促进了销售业绩的增长。
而去年,融创再一次“逆大流”。杭州、厦门、东莞、成都等地频出地王,开发商激烈竞拍,而头部房企如恒大、碧桂园更是积极纳储。
但此时,孙宏斌却直言:“现在是土地风险最大的时候,开发商手中有钱,老百姓手中没钱,土地拍的贵,房价压力挺大的!”
也许是早先兵败顺驰的经历,让孙宏斌尤其注重踩准行业周期,因为,太早或太迟,都有可能拖企业的后腿。
这几年,孙宏斌一直对外界说:“我们已经不想做第一很久了,现在就挺好。”但其实,很多人也在默默期待,这位集野心、胆识、预判能力于一身的谋略家,能实现他在2003年许下的誓言。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节后首日见分晓:中信证券2025国庆假期收益测算出炉!
2025-09-28 10:27
-
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17系列,战绩亮眼!但仍需时间考验
2025-09-28 10:27
-
国庆金融影单:十部豆瓣高分电影▶️,让你边躺边学~
2025-09-28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