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年投资故事:不择时,长期集中持有
发布时间:2021-3-14 11:21阅读:264
首先说说我个人的经历,我个人自己投资股票20余年,个人风格大致上属于“朴素的价投”,在看到巴菲特等大师的书之前基本就是这么一种看法,还是属于比较狭义的、买便宜货的类型。现在我想要是早点儿能明白用合理甚至偏高一点的价格去买有想象力的、非常优质的公司,效果无疑会好很多,可惜我很晚才明白这个道理,虽然后来看过芒格的书,但看人家说和自己真正的理解之间也差了很多,等你理解和你自己能做出来恐怕又差很多很多,不那么容易。
投资这么多年,现在我基本上转到私募投资这边来,一方面考虑想拥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因为生活嘛,不仅仅只有投资一件事,还是想有更多的时间。第二,有一批很优质私募的出现,使得这种投资成为了可能,也就是说,一是有主观愿望二是有实现的客观条件,所以才能这么做。
但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比如我20多年的投资,有一些收获,但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全是个人有多大能耐、多高水平,它是建立在国运昌盛的大前提之下,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你个人有再大的本事都不可能,这个不用怀疑,大家可能也都认可。
现在我们可以预料,中国的国运、上升势头完全可以再延续一段时间,起码目前我们还看不到这种势头有结束的迹象,至少现在还看不出来。所以在这种大的前提之下,权益类的优质资产一定是最好的投资方向,能拥有这些优质权益类资产,你一定会获得不错的收益。
我个人也在雪球上发过两篇小文,正好我们河北石家庄因为疫情出不了门,就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写下来,记录自己的投资经历,得到了许多人的厚爱,今天我也就和大家主要说说这方面的事情。
我的投资组合,其实大家可以看出来,主要就是转到私募这方面,方丈对于怎么选择私募有一个十二字方针“长期净值,业绩归因,人格认知”,如果这三方面都可以,感觉应该是一个靠谱的基金。现在我就以我的投资组合为例,说说我个人对选择私募的理解。
首先我想说希瓦,尤其是希瓦的小牛系列,雪球上好多投资者都买了这个,获利不少,而且希瓦历来都是雪球上比较热门的话题,梁大师这人也比较爱分享,所以我们了解的情况也比较多,我说几个梁大师投过的股票,看看他都是怎么做的,因为有些私募经理做的不错,但我们只能看到净值,别的什么都看不到。
我们看希瓦的长期净值不错,这不用说,打开小牛1号的曲线,非常非常漂亮,买小牛系列基金一般收益都很好,我们现在主要说说它的业绩归因。很久以前“大金链子”买过乐视,很多人因为这事诟病梁大师,我们看看乐视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不能以现在的角度站在那个时候评判这家公司,当时乐视公司的“贾布斯”搞了很多特别有想象力的东西,当时大师很早就发现,就买了这家公司,如果“贾布斯”说的这些能实现,那它未来的前景是非常广的,但后来的发展不是那么回事,当“大金链子”发现乐视有问题时,他毫不犹豫、很果断的就把这个仓斩掉了。我忘记买乐视时是不是成立小牛之前,反正大师买过这个东西,这是一类,有想象力、有前景的东西他就愿意去尝试。
再说2017年的融创,雪球上的热门股,也是大师的重仓股,说到重仓和仓位我想多说两句,有人说大师2017年时融创的仓位非常重,业绩含金量怎么样?其实这个问题应该辩证地看,可能当时小牛创建时间还不长,买融创时仓位也不是太小,但我们应该看到融创仓位最后占得那么高是因为融创从几块钱涨到了几十块钱,我记得在融创入股乐视时大概是在7块多一点,消息出来它跌到6块多,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也有融创,融创买乐视(即使)都亏损了,只不过是富人丢了一个大钱包,但他仍然是富人,融创这笔资金全部计提会怎么样?如果也没问题,那买它就不是问题。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融创后来涨到四五十块钱,为什么买融创?因为当时我们能看到它的业绩有爆发性增长,这是很容易预料到的。我们在看他买的其余的东西,比如中免,中免是一个,大师介入得比较早,他一直在说,买了之后晃晃荡荡拿了好久,感觉估值不算太便宜了,卖了,卖了之后中免又涨了好多。
就是说,企业挣什么样的钱其实大致是三块钱比较能看到:
第一块是企业增长的钱,你买的时候它的利润不多,你买了之后这个企业利润增长很多,爆发性增长,每股的利润增长很多,这是企业增长的钱。市场看到它的利润增长很多,就会给它比较高的估值,比如原来四倍、五倍,涨到十倍行不行?涨到十五倍行不行?二十倍行不行?这是一个估值提升的钱;还有一部分钱,有时候市场会很疯狂,给一个很高很高的价格,这块是可遇不可求,遇到了你就挣吧,遇不到本来也没把它算在内,中免我估计就是挣到了企业增长的钱,挣到了估值提升一部分的钱,甚至估值提升也没有全拿到,市场疯狂的那部分钱就没挣到。融创大部分利润还是企业增长的钱。我们再看他后来买的富途,互联网证券,还有一些新能源车等,我们不要诟病大师当时买乐视,我说一个事,现在的新能源车真的值那么多钱吗?过几年以后它们会不会有的变成乐视?那真的说不清楚、不知道。因为如此你就不买了吗?不买可以,你就挣不到这样的钱,所以说买不是感觉对这类公司不能买,就是买了之后要时刻关注它,当风口不在的时候,甚至发现它已经不行的时候,你要果断把它出尽,这是非常难的,不要看我今天在这儿说这个,我个人是做不到的,我现在说的这个是我看到了“大金链子”做的这些事,比方说新能源车,互联网证券,从他的周报里,他自己讲已经高位出货了,好像绝大部分出了还是全出了。这是他个人的风格。
投机他做不做呢?做。我记得快手上市的头一天他就说,快手他要买,他很看好这个公司,便宜了是买不到的,好公司你想便宜价买,有这种机会,但可以说凤毛麟角,可能十年遇到一次,比如100块钱的茅台,要是非得等这种机会,可能好多年你就无股可投。所以快手要上市时大家都知道好,它就没有一个便宜价格。快手上市之前梁宏说过要买这个,然后他周报里也说了,买了5%,短期涨幅就有25%的利润,至于他卖没卖我不知道,他也没说。我估计应该有减仓,从他的净值看,虽然有回调,回调的也算没那么剧烈。所以我们分析业绩归因,类似快手这种投资机会,我个人感觉就是投机,不是投资,所以我说梁宏对投机没有心理障碍,有机会了,确定性比较大,去投一把没什么问题,我自己感觉也没什么问题,当然这需要很高的水平,我是肯定做不到,但我不排斥这件事情。
第二,梁大师没有偏好的行业,哪个行业有前景,哪个行业有潜力他就去投哪个行业,比如2017年的融创,他并不因为它是房地产就不投,为什么2017年投融创,今年对房地产方面的投资绝对不会像2017年投那么多呢?我个人感觉,你去分析2017年的融创,它只有几百亿的市值,利润大概是20多亿,后来很短期内的利润就增长到了100多亿,这个利润增长是爆发性的,我们不管它是什么行业,这种利润爆发性很强,再看现在的地产行业,确实也非常低估,但它的低估程度和2017年比不了。包括现在的银行也是这样,低估归低估,低估不到那份儿上,不值得投那么大仓位下那么大注。
从这一点说明,大师不偏好某个行业,只在自己熟悉的几个行业投,他不是这样,只是看到哪个行业有机会就投了,比较宽泛。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追热点,不留恋热点。怎么理解呢?比如富途和新能源车,买了,涨了,涨得也很高,估值很高,该走就走,我个人理解把它归纳为不是估值高到一定程度不留恋这个东西,该走就走。前面我也讲过,尤其1月份行情比较好、涨幅比较多的时候,有人说大师的净值增长比较慢,但大师自己在那儿解释,我现在的小牛系列持有几十只股票,一般的都不超过5%,超过5%的几乎没有,因为持仓私募不公布,我们也不知道,但大师自己讲,几十只股票,分散行业,盈利质量是很高的,遇到热点(比如快手这样的)再去炒一把,所以我觉得希瓦小牛系列长期的净值如此漂亮,给它归一下因,应该就是这样来的。
当然了,股票做得再好,回撤该有还是会有,不可能没有回撤,否则控制回撤就没有利润了。怎么控制回撤呢?大师说他就是靠分散行业、分散个股的持仓来控制比较大的回撤,正常回撤也是有的,但我在私募组合里提起希瓦小牛时说,如果遇到2015年那样的行情,那么高的估值,那么大的跌幅,我有70%的把握希瓦小牛能够控制自己的回撤幅度不会特别大。2015年那波下跌,希瓦小牛1号回撤幅度是很有限的,避免了剧烈调整、大幅下跌。
和2015年相对的,可能2015年比较久了,大家不愿意说这事儿,愿意说2018年,2018年回调小牛系列没有做对冲,梁宏也多次场合说过。为什么没做对冲?现在净值一有回调很多人就说“你有没有对冲?对冲了回调就不会那么大,为什么不做对冲?”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对冲是有成本的,对冲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尝试的结果,没有任何人能做到准确判断出高点,然后在高位做一个空单,把风险对冲掉,这是绝对做不到的,能做到的就是我判断这个地方风险大了就去做一些空单,可能做了空单之后发现市场没有回调、没有下跌,我就把对冲撤掉,等下次感觉风险大的时候再把空单加上,然后再去对冲,它是一个不断尝试的结果,尝试一次是有成本的,反复做这种空单也是有问题的,所以对冲不是随时可加,2018年的时候“大金链子”说感觉这个市场并不是高估得那么厉害,并不像2015年高估得那么过分,所以就没有加,然后小牛系列的净值也有比较大一点的回撤。
我个人感觉如果一个基金能把大幅回撤给你对冲掉,20%以内的回撤甚至更大的,是你必须要承受的,如果你承受不了这个回撤,你就不应该买这类产品,毕竟是高风险产品,不是说不能控制回撤,如果控制回撤太小的话,那你就不可能在行情好的时候有那么大幅的盈利,对冲了回撤也就对冲了盈利,我们用有限的回撤来获取比较大的收益,也只能是这样做,长期来看,把时间拉长了,收益还是很好很可观的,当然这就需要你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这是我说的关于回撤。
大家可以看我的投资组合里另一个我反复强调、持仓比较多的就是冯柳的基金,冯柳不用多说,经过时间检验,时间很长,冯柳的投资体系很复杂,我就不班门弄斧分解他的投资体系了,雪球上也有类似于石锋、东方点赞,这都是很好的股票多头基金,每支基金和每支基金的特点不一样,买之前你一定要搞清楚这支基金是怎么运作的,大概特点是什么,了解清楚,买了之后,尤其是遇到行情不好的时候你能做到心里有数。比如石锋上两周回撤都很大,石锋之所以回撤大,因为他是做成长股的,2020年石锋的业绩排在百亿私募规模的第一名,收益非常非常高。要是拿它这两周的跌幅和它去年的涨幅比,我觉得这个回撤应该也是可以接受的,2月26日净值出来的时候跌了将近20%,跌完之后是把今年的涨幅全部跌完了,还略微有一点亏损,上周好像又跌了,具体数据还没出来。
这两周下跌之前它的净值增长是很厉害的,石锋的风控体系,前两天红星菜馆有一个直播,我觉得他说的很到位,比我说得强,我就不再多说了,我有这方面的问题,也和他探讨,从他那里也学习到不少东西,啥意思呢?要是看了我的私募投资组合,类似于这种你了解清楚了,长期净值曲线,业绩归因,对基金的操作风格也比较理解,我买石锋之前也知道,石锋将来调整起来回撤也比较大,有预期,虽然这次回撤有点超出我的预期,但它的回撤大是买之前我就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就跟你现在买冯柳,你也得准备好,冯柳的基金规模很大,规模是收益的敌人,规模大了之后就会做得比较中庸一点,我相信如果冯柳做100亿以下的私募,他的业绩绝不是现在这样的业绩净值曲线,他的净值很大,要是买冯柳,你就得了解这个。
我的意思是,类似于这种你非常了解,感觉他非常靠谱,他的风格你也认可,只要不超出你事先的判断,那你才能拿得住、拿得久,才能享受时间给你带来的复利。
我在我的组合里说了,两大重仓一个是希瓦的“大金链子”的基金,一个是冯柳的基金,这两个是我的重仓,钱放在这儿感觉放心,它就是有回调我也安心,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净值一定会涨回来,而且还会新高。
有人一直说让我说说小康和辉耀,是这样的,如果小康和汤蒙他们不是希瓦麾下有“大金链子”背书的话,这么短的业绩曲线我是不会买的。其实他们刚出来我也没有买,我还观察了一段时间,他们的净值曲线非常漂亮,而且他们是趋势投资,辉耀和小康都应该是趋势投资,我就从仓位里分出一部分来尝试性地建一些仓,看一看,重仓谈不上,观察一下,有时候你不买,不真正持有的话,感受是不一样的,而且我也不是它一出来就买,出来好长一段时间了,辉耀的净值曲线都一样,小康也一样,净值曲线非常漂亮,我也忍不住买了,当然买了之后回撤确实不小,而且我在2月的总结里也写了,至少从目前还看不到他们已经从低迷期走出来的迹象,最近两周行情不好,虽然它们两个回撤不是特别大,我感觉很大的原因是那次回撤比较大之后,制度性的希瓦的风控让它减仓,减到六成,六成仓位再对应这两周的回撤,我感觉不能说很小,应该说对应六成仓位(回撤)不小,要继续观察,但年轻人嘛,应该给一个成长过程,我也愿意再观察一段时间,希望它们尽快从低迷中走出来。
我们看梁大师其实也不是一出来就这么牛的,因为大师爱分享,所以我们能看出来他不断的成长,然后才有了今天的业绩和水平。对于年轻人,我们也应该宽容一点,当然了,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走不出来的话,那当然我们该赎回还是赎回,这是肯定的。
第三是说怎么选择基金,看长期净值不错,然后给他业绩归因,看看大师这个人,他是一个坦率的、爱分享的人,几次路演我也都去了,“大金链子”是我非常认可的,冯柳我就不说了,公开的东西比较少,纯粹是我相信他这么多年的业绩,以及很多人对他的研究,我相信这个结果,我敢重仓他,是这样一个结果。投资一定要有重仓有轻仓,这是后面第三个我说的投资观的问题。
关于配置这件事,要配置你的组合,第一是找靠谱的资金,什么叫靠谱的资金?我感觉像希瓦和冯柳这样的基金就是靠谱的基金,这样靠谱的基金才敢上量,冯柳的投资体系是弱者体系,讲的是高赔率低概率,我觉得买这个基金正好反过来,买这些靠谱基金,盈利不一定是最高的、最好的,它的赔率不是顶尖的,但它一定是高概率的,长期拿它是大概率给你挣钱的。只有这样的品种你才敢上量买,然后适当集中,或者叫适当分散,都对。
什么意思呢?你不可能买很多,因为这样的基金是稀缺品种,很少的,即使有很多,你自己能把握、能认知、能力之内自己能理解的不多,所以我说要适当集中到这些品种上来,然后可以小仓位的搞一些其它的东西,比方说投一点趋势内的,小康啦、汤蒙啦,当然现在它没调整出来,像我这样已经投了的愿意看一看,如果你没投的话,我建议他走出来你再投,做右侧。
其实除了股票多头类的基金,还有一类CTA的,管理期货的,这方面我也是在尝试之中,整体上看收益没有股票多头收益高,但它可以做分散一点的持仓,让你的持仓不是那么集中,降低整个持仓的波动,能起到一部分这样的作用,我也是这方面尝试的时间不长,就不多在方面扩大说了。
还有一类基金是量化基金,可能好多人也愿意投量化基金,但量化基金有一个问题,我个人一直对这事想不明白,尝试性的投过,后来也赎回了。如果一个量化基金做得很好,那么会有很多人去买,买得它好大,量化对规模的敏感性比股票多头还敏感,大了之后就会让他的收益显得平庸。另外,即使没有量的因素,量化策略也可能随着时间推移会失效,我对这事想不明白,所以现在我并不持有这个东西。
有一部分专业的投资者在投资量化的同时会做一些期指上的对冲,赚取一些绝对性收益,这都是一些特专业而且极度风险厌恶者做的事情,我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来获取比较大的利润,我不去做这些事情。
基本上配置我的基金的原则,找靠谱的基金上量、集中、长时间持有,不做时间上的择时,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除非遇到类似于2015年那样估值特别高的情况我们再做择时,或是退出一些,等一等看,否则的话不做。
举个例子,今年初很多人说今年可能是小年,没有2019、2020年收益那么高。要说这事对吗?可能对,没错,但据此择时你怎么择呢?你没办法准确预测它什么时候调,再加上私募是流动性非常不好的东西,一月一赎回的就算流动性好的了,有的是一季度一赎回,有的甚至还有很长的限制期,你去做这个择时,比如年初赎回了,你去看看好的私募,从年初到现在,即使回调到现在仍然是正收益,也就是说,除非你很牛、预测很准,那你可以择时,如果不是很准,年初出来,你甚至还不如不出来,承受回撤。前两天有公司做路演,他们预测也觉得今年应该回调,但他们预测的时间没到,还没有来得及减仓大盘就下来了,我觉得一般人不具备这个能力,能准确预测回撤的时点,一般的预测没有指导意义,做不到准确预测,你做这件事情费力不讨好,你能做到准确预测,就别买私募,上股指期货,赚大钱。所以无论如何,择时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我是这样认为的,不做高抛低吸,做这个没什么太大(意义),而且你是自己给自己找很多麻烦,本来我们买私募就是想省一点自己的事情,不那么费心,利用外脑、利用专业人士的能力做这件事情,现在我们要是再去忙这个事情,真的是费力不讨好。
要说的也就这么多,大家看看有什么需要问的,刚才的弹幕过去了,我也没看到,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说出来一块儿聊聊。
(Q&A)
提问:怎么看下半年的行情?
嘉宾:是这样,我觉得下半年的行情……我怎么看?我不看,我觉得你一看就错,因为你看对是偶然的,你看错是必然的,你能看对的概率很小,除非你的“对”是很泛泛的说,泛泛地说的“对”对于实际收益没有任何指导意义,你能做的是什么?就是什么样的行情来了我怎么应对,我真的不看下半年的行情,我就说我怎么应对,我对大盘的判断是,大盘现在不便宜,但也不是太贵,你说这个地方回调可能不可能?非常有可能,但我主要的持仓都在私募这边,我就交给基金经理去做,因为我相信今年的估值不是2015年的估值,哪怕今年走成2018年之后的估值,那么2018年之后是什么?是2019年和2020年。2018年这样的回撤,你说我把回撤躲过去,然后去享受2019和2020年的收益好不好?好啊,你能做到当然好,我做不到,所以我宁可承受回撤下调,然后等着那个。
比方说你现在出来了,把仓减了,两种可能,出来以后大盘回调了,基金净值也回撤了,你再买进去,你有利润了,当然好。你光这么想是不对的,为什么呀?时间长了你一定会遇到卖了以后没回调,或者回调一点还没买呢,尤其私募不方便,又不是每天可以加仓,卖了还没买,它涨上去了,然后一路往上涨,你买不回来了,这种后果是不是风险?这种风险出现你能不能承受?我没法儿为各位做决定,我只说我自己的理解,因为我认定、坚信这不是2015年那样的大顶,2018年那样的回撤我自己能承受,但如果我现在出来了,大盘没有下跌,我还没有买进,它上涨上去了,这种后果我能不能承担?我不能承担,我不能承受这个后果。所以说我的选择就很明确了,我就在里面待着,回撤就回撤。
如果你受不了回撤,但卖了还没买呢,大盘上涨了,不买我也没损失,你能接受得了这个结果,那你该出来就出来,这是没有问题的。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选择也不一样。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国内指数大合集”,可获得关于国内指数大合集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投资这么多年,现在我基本上转到私募投资这边来,一方面考虑想拥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因为生活嘛,不仅仅只有投资一件事,还是想有更多的时间。第二,有一批很优质私募的出现,使得这种投资成为了可能,也就是说,一是有主观愿望二是有实现的客观条件,所以才能这么做。
但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比如我20多年的投资,有一些收获,但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全是个人有多大能耐、多高水平,它是建立在国运昌盛的大前提之下,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你个人有再大的本事都不可能,这个不用怀疑,大家可能也都认可。
现在我们可以预料,中国的国运、上升势头完全可以再延续一段时间,起码目前我们还看不到这种势头有结束的迹象,至少现在还看不出来。所以在这种大的前提之下,权益类的优质资产一定是最好的投资方向,能拥有这些优质权益类资产,你一定会获得不错的收益。
我个人也在雪球上发过两篇小文,正好我们河北石家庄因为疫情出不了门,就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写下来,记录自己的投资经历,得到了许多人的厚爱,今天我也就和大家主要说说这方面的事情。
我的投资组合,其实大家可以看出来,主要就是转到私募这方面,方丈对于怎么选择私募有一个十二字方针“长期净值,业绩归因,人格认知”,如果这三方面都可以,感觉应该是一个靠谱的基金。现在我就以我的投资组合为例,说说我个人对选择私募的理解。
首先我想说希瓦,尤其是希瓦的小牛系列,雪球上好多投资者都买了这个,获利不少,而且希瓦历来都是雪球上比较热门的话题,梁大师这人也比较爱分享,所以我们了解的情况也比较多,我说几个梁大师投过的股票,看看他都是怎么做的,因为有些私募经理做的不错,但我们只能看到净值,别的什么都看不到。
我们看希瓦的长期净值不错,这不用说,打开小牛1号的曲线,非常非常漂亮,买小牛系列基金一般收益都很好,我们现在主要说说它的业绩归因。很久以前“大金链子”买过乐视,很多人因为这事诟病梁大师,我们看看乐视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不能以现在的角度站在那个时候评判这家公司,当时乐视公司的“贾布斯”搞了很多特别有想象力的东西,当时大师很早就发现,就买了这家公司,如果“贾布斯”说的这些能实现,那它未来的前景是非常广的,但后来的发展不是那么回事,当“大金链子”发现乐视有问题时,他毫不犹豫、很果断的就把这个仓斩掉了。我忘记买乐视时是不是成立小牛之前,反正大师买过这个东西,这是一类,有想象力、有前景的东西他就愿意去尝试。
再说2017年的融创,雪球上的热门股,也是大师的重仓股,说到重仓和仓位我想多说两句,有人说大师2017年时融创的仓位非常重,业绩含金量怎么样?其实这个问题应该辩证地看,可能当时小牛创建时间还不长,买融创时仓位也不是太小,但我们应该看到融创仓位最后占得那么高是因为融创从几块钱涨到了几十块钱,我记得在融创入股乐视时大概是在7块多一点,消息出来它跌到6块多,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也有融创,融创买乐视(即使)都亏损了,只不过是富人丢了一个大钱包,但他仍然是富人,融创这笔资金全部计提会怎么样?如果也没问题,那买它就不是问题。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融创后来涨到四五十块钱,为什么买融创?因为当时我们能看到它的业绩有爆发性增长,这是很容易预料到的。我们在看他买的其余的东西,比如中免,中免是一个,大师介入得比较早,他一直在说,买了之后晃晃荡荡拿了好久,感觉估值不算太便宜了,卖了,卖了之后中免又涨了好多。
就是说,企业挣什么样的钱其实大致是三块钱比较能看到:
第一块是企业增长的钱,你买的时候它的利润不多,你买了之后这个企业利润增长很多,爆发性增长,每股的利润增长很多,这是企业增长的钱。市场看到它的利润增长很多,就会给它比较高的估值,比如原来四倍、五倍,涨到十倍行不行?涨到十五倍行不行?二十倍行不行?这是一个估值提升的钱;还有一部分钱,有时候市场会很疯狂,给一个很高很高的价格,这块是可遇不可求,遇到了你就挣吧,遇不到本来也没把它算在内,中免我估计就是挣到了企业增长的钱,挣到了估值提升一部分的钱,甚至估值提升也没有全拿到,市场疯狂的那部分钱就没挣到。融创大部分利润还是企业增长的钱。我们再看他后来买的富途,互联网证券,还有一些新能源车等,我们不要诟病大师当时买乐视,我说一个事,现在的新能源车真的值那么多钱吗?过几年以后它们会不会有的变成乐视?那真的说不清楚、不知道。因为如此你就不买了吗?不买可以,你就挣不到这样的钱,所以说买不是感觉对这类公司不能买,就是买了之后要时刻关注它,当风口不在的时候,甚至发现它已经不行的时候,你要果断把它出尽,这是非常难的,不要看我今天在这儿说这个,我个人是做不到的,我现在说的这个是我看到了“大金链子”做的这些事,比方说新能源车,互联网证券,从他的周报里,他自己讲已经高位出货了,好像绝大部分出了还是全出了。这是他个人的风格。
投机他做不做呢?做。我记得快手上市的头一天他就说,快手他要买,他很看好这个公司,便宜了是买不到的,好公司你想便宜价买,有这种机会,但可以说凤毛麟角,可能十年遇到一次,比如100块钱的茅台,要是非得等这种机会,可能好多年你就无股可投。所以快手要上市时大家都知道好,它就没有一个便宜价格。快手上市之前梁宏说过要买这个,然后他周报里也说了,买了5%,短期涨幅就有25%的利润,至于他卖没卖我不知道,他也没说。我估计应该有减仓,从他的净值看,虽然有回调,回调的也算没那么剧烈。所以我们分析业绩归因,类似快手这种投资机会,我个人感觉就是投机,不是投资,所以我说梁宏对投机没有心理障碍,有机会了,确定性比较大,去投一把没什么问题,我自己感觉也没什么问题,当然这需要很高的水平,我是肯定做不到,但我不排斥这件事情。
第二,梁大师没有偏好的行业,哪个行业有前景,哪个行业有潜力他就去投哪个行业,比如2017年的融创,他并不因为它是房地产就不投,为什么2017年投融创,今年对房地产方面的投资绝对不会像2017年投那么多呢?我个人感觉,你去分析2017年的融创,它只有几百亿的市值,利润大概是20多亿,后来很短期内的利润就增长到了100多亿,这个利润增长是爆发性的,我们不管它是什么行业,这种利润爆发性很强,再看现在的地产行业,确实也非常低估,但它的低估程度和2017年比不了。包括现在的银行也是这样,低估归低估,低估不到那份儿上,不值得投那么大仓位下那么大注。
从这一点说明,大师不偏好某个行业,只在自己熟悉的几个行业投,他不是这样,只是看到哪个行业有机会就投了,比较宽泛。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追热点,不留恋热点。怎么理解呢?比如富途和新能源车,买了,涨了,涨得也很高,估值很高,该走就走,我个人理解把它归纳为不是估值高到一定程度不留恋这个东西,该走就走。前面我也讲过,尤其1月份行情比较好、涨幅比较多的时候,有人说大师的净值增长比较慢,但大师自己在那儿解释,我现在的小牛系列持有几十只股票,一般的都不超过5%,超过5%的几乎没有,因为持仓私募不公布,我们也不知道,但大师自己讲,几十只股票,分散行业,盈利质量是很高的,遇到热点(比如快手这样的)再去炒一把,所以我觉得希瓦小牛系列长期的净值如此漂亮,给它归一下因,应该就是这样来的。
当然了,股票做得再好,回撤该有还是会有,不可能没有回撤,否则控制回撤就没有利润了。怎么控制回撤呢?大师说他就是靠分散行业、分散个股的持仓来控制比较大的回撤,正常回撤也是有的,但我在私募组合里提起希瓦小牛时说,如果遇到2015年那样的行情,那么高的估值,那么大的跌幅,我有70%的把握希瓦小牛能够控制自己的回撤幅度不会特别大。2015年那波下跌,希瓦小牛1号回撤幅度是很有限的,避免了剧烈调整、大幅下跌。
和2015年相对的,可能2015年比较久了,大家不愿意说这事儿,愿意说2018年,2018年回调小牛系列没有做对冲,梁宏也多次场合说过。为什么没做对冲?现在净值一有回调很多人就说“你有没有对冲?对冲了回调就不会那么大,为什么不做对冲?”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对冲是有成本的,对冲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尝试的结果,没有任何人能做到准确判断出高点,然后在高位做一个空单,把风险对冲掉,这是绝对做不到的,能做到的就是我判断这个地方风险大了就去做一些空单,可能做了空单之后发现市场没有回调、没有下跌,我就把对冲撤掉,等下次感觉风险大的时候再把空单加上,然后再去对冲,它是一个不断尝试的结果,尝试一次是有成本的,反复做这种空单也是有问题的,所以对冲不是随时可加,2018年的时候“大金链子”说感觉这个市场并不是高估得那么厉害,并不像2015年高估得那么过分,所以就没有加,然后小牛系列的净值也有比较大一点的回撤。
我个人感觉如果一个基金能把大幅回撤给你对冲掉,20%以内的回撤甚至更大的,是你必须要承受的,如果你承受不了这个回撤,你就不应该买这类产品,毕竟是高风险产品,不是说不能控制回撤,如果控制回撤太小的话,那你就不可能在行情好的时候有那么大幅的盈利,对冲了回撤也就对冲了盈利,我们用有限的回撤来获取比较大的收益,也只能是这样做,长期来看,把时间拉长了,收益还是很好很可观的,当然这就需要你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这是我说的关于回撤。
大家可以看我的投资组合里另一个我反复强调、持仓比较多的就是冯柳的基金,冯柳不用多说,经过时间检验,时间很长,冯柳的投资体系很复杂,我就不班门弄斧分解他的投资体系了,雪球上也有类似于石锋、东方点赞,这都是很好的股票多头基金,每支基金和每支基金的特点不一样,买之前你一定要搞清楚这支基金是怎么运作的,大概特点是什么,了解清楚,买了之后,尤其是遇到行情不好的时候你能做到心里有数。比如石锋上两周回撤都很大,石锋之所以回撤大,因为他是做成长股的,2020年石锋的业绩排在百亿私募规模的第一名,收益非常非常高。要是拿它这两周的跌幅和它去年的涨幅比,我觉得这个回撤应该也是可以接受的,2月26日净值出来的时候跌了将近20%,跌完之后是把今年的涨幅全部跌完了,还略微有一点亏损,上周好像又跌了,具体数据还没出来。
这两周下跌之前它的净值增长是很厉害的,石锋的风控体系,前两天红星菜馆有一个直播,我觉得他说的很到位,比我说得强,我就不再多说了,我有这方面的问题,也和他探讨,从他那里也学习到不少东西,啥意思呢?要是看了我的私募投资组合,类似于这种你了解清楚了,长期净值曲线,业绩归因,对基金的操作风格也比较理解,我买石锋之前也知道,石锋将来调整起来回撤也比较大,有预期,虽然这次回撤有点超出我的预期,但它的回撤大是买之前我就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就跟你现在买冯柳,你也得准备好,冯柳的基金规模很大,规模是收益的敌人,规模大了之后就会做得比较中庸一点,我相信如果冯柳做100亿以下的私募,他的业绩绝不是现在这样的业绩净值曲线,他的净值很大,要是买冯柳,你就得了解这个。
我的意思是,类似于这种你非常了解,感觉他非常靠谱,他的风格你也认可,只要不超出你事先的判断,那你才能拿得住、拿得久,才能享受时间给你带来的复利。
我在我的组合里说了,两大重仓一个是希瓦的“大金链子”的基金,一个是冯柳的基金,这两个是我的重仓,钱放在这儿感觉放心,它就是有回调我也安心,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净值一定会涨回来,而且还会新高。
有人一直说让我说说小康和辉耀,是这样的,如果小康和汤蒙他们不是希瓦麾下有“大金链子”背书的话,这么短的业绩曲线我是不会买的。其实他们刚出来我也没有买,我还观察了一段时间,他们的净值曲线非常漂亮,而且他们是趋势投资,辉耀和小康都应该是趋势投资,我就从仓位里分出一部分来尝试性地建一些仓,看一看,重仓谈不上,观察一下,有时候你不买,不真正持有的话,感受是不一样的,而且我也不是它一出来就买,出来好长一段时间了,辉耀的净值曲线都一样,小康也一样,净值曲线非常漂亮,我也忍不住买了,当然买了之后回撤确实不小,而且我在2月的总结里也写了,至少从目前还看不到他们已经从低迷期走出来的迹象,最近两周行情不好,虽然它们两个回撤不是特别大,我感觉很大的原因是那次回撤比较大之后,制度性的希瓦的风控让它减仓,减到六成,六成仓位再对应这两周的回撤,我感觉不能说很小,应该说对应六成仓位(回撤)不小,要继续观察,但年轻人嘛,应该给一个成长过程,我也愿意再观察一段时间,希望它们尽快从低迷中走出来。
我们看梁大师其实也不是一出来就这么牛的,因为大师爱分享,所以我们能看出来他不断的成长,然后才有了今天的业绩和水平。对于年轻人,我们也应该宽容一点,当然了,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走不出来的话,那当然我们该赎回还是赎回,这是肯定的。
第三是说怎么选择基金,看长期净值不错,然后给他业绩归因,看看大师这个人,他是一个坦率的、爱分享的人,几次路演我也都去了,“大金链子”是我非常认可的,冯柳我就不说了,公开的东西比较少,纯粹是我相信他这么多年的业绩,以及很多人对他的研究,我相信这个结果,我敢重仓他,是这样一个结果。投资一定要有重仓有轻仓,这是后面第三个我说的投资观的问题。
关于配置这件事,要配置你的组合,第一是找靠谱的资金,什么叫靠谱的资金?我感觉像希瓦和冯柳这样的基金就是靠谱的基金,这样靠谱的基金才敢上量,冯柳的投资体系是弱者体系,讲的是高赔率低概率,我觉得买这个基金正好反过来,买这些靠谱基金,盈利不一定是最高的、最好的,它的赔率不是顶尖的,但它一定是高概率的,长期拿它是大概率给你挣钱的。只有这样的品种你才敢上量买,然后适当集中,或者叫适当分散,都对。
什么意思呢?你不可能买很多,因为这样的基金是稀缺品种,很少的,即使有很多,你自己能把握、能认知、能力之内自己能理解的不多,所以我说要适当集中到这些品种上来,然后可以小仓位的搞一些其它的东西,比方说投一点趋势内的,小康啦、汤蒙啦,当然现在它没调整出来,像我这样已经投了的愿意看一看,如果你没投的话,我建议他走出来你再投,做右侧。
其实除了股票多头类的基金,还有一类CTA的,管理期货的,这方面我也是在尝试之中,整体上看收益没有股票多头收益高,但它可以做分散一点的持仓,让你的持仓不是那么集中,降低整个持仓的波动,能起到一部分这样的作用,我也是这方面尝试的时间不长,就不多在方面扩大说了。
还有一类基金是量化基金,可能好多人也愿意投量化基金,但量化基金有一个问题,我个人一直对这事想不明白,尝试性的投过,后来也赎回了。如果一个量化基金做得很好,那么会有很多人去买,买得它好大,量化对规模的敏感性比股票多头还敏感,大了之后就会让他的收益显得平庸。另外,即使没有量的因素,量化策略也可能随着时间推移会失效,我对这事想不明白,所以现在我并不持有这个东西。
有一部分专业的投资者在投资量化的同时会做一些期指上的对冲,赚取一些绝对性收益,这都是一些特专业而且极度风险厌恶者做的事情,我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来获取比较大的利润,我不去做这些事情。
基本上配置我的基金的原则,找靠谱的基金上量、集中、长时间持有,不做时间上的择时,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除非遇到类似于2015年那样估值特别高的情况我们再做择时,或是退出一些,等一等看,否则的话不做。
举个例子,今年初很多人说今年可能是小年,没有2019、2020年收益那么高。要说这事对吗?可能对,没错,但据此择时你怎么择呢?你没办法准确预测它什么时候调,再加上私募是流动性非常不好的东西,一月一赎回的就算流动性好的了,有的是一季度一赎回,有的甚至还有很长的限制期,你去做这个择时,比如年初赎回了,你去看看好的私募,从年初到现在,即使回调到现在仍然是正收益,也就是说,除非你很牛、预测很准,那你可以择时,如果不是很准,年初出来,你甚至还不如不出来,承受回撤。前两天有公司做路演,他们预测也觉得今年应该回调,但他们预测的时间没到,还没有来得及减仓大盘就下来了,我觉得一般人不具备这个能力,能准确预测回撤的时点,一般的预测没有指导意义,做不到准确预测,你做这件事情费力不讨好,你能做到准确预测,就别买私募,上股指期货,赚大钱。所以无论如何,择时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我是这样认为的,不做高抛低吸,做这个没什么太大(意义),而且你是自己给自己找很多麻烦,本来我们买私募就是想省一点自己的事情,不那么费心,利用外脑、利用专业人士的能力做这件事情,现在我们要是再去忙这个事情,真的是费力不讨好。
要说的也就这么多,大家看看有什么需要问的,刚才的弹幕过去了,我也没看到,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说出来一块儿聊聊。
(Q&A)
提问:怎么看下半年的行情?
嘉宾:是这样,我觉得下半年的行情……我怎么看?我不看,我觉得你一看就错,因为你看对是偶然的,你看错是必然的,你能看对的概率很小,除非你的“对”是很泛泛的说,泛泛地说的“对”对于实际收益没有任何指导意义,你能做的是什么?就是什么样的行情来了我怎么应对,我真的不看下半年的行情,我就说我怎么应对,我对大盘的判断是,大盘现在不便宜,但也不是太贵,你说这个地方回调可能不可能?非常有可能,但我主要的持仓都在私募这边,我就交给基金经理去做,因为我相信今年的估值不是2015年的估值,哪怕今年走成2018年之后的估值,那么2018年之后是什么?是2019年和2020年。2018年这样的回撤,你说我把回撤躲过去,然后去享受2019和2020年的收益好不好?好啊,你能做到当然好,我做不到,所以我宁可承受回撤下调,然后等着那个。
比方说你现在出来了,把仓减了,两种可能,出来以后大盘回调了,基金净值也回撤了,你再买进去,你有利润了,当然好。你光这么想是不对的,为什么呀?时间长了你一定会遇到卖了以后没回调,或者回调一点还没买呢,尤其私募不方便,又不是每天可以加仓,卖了还没买,它涨上去了,然后一路往上涨,你买不回来了,这种后果是不是风险?这种风险出现你能不能承受?我没法儿为各位做决定,我只说我自己的理解,因为我认定、坚信这不是2015年那样的大顶,2018年那样的回撤我自己能承受,但如果我现在出来了,大盘没有下跌,我还没有买进,它上涨上去了,这种后果我能不能承担?我不能承担,我不能承受这个后果。所以说我的选择就很明确了,我就在里面待着,回撤就回撤。
如果你受不了回撤,但卖了还没买呢,大盘上涨了,不买我也没损失,你能接受得了这个结果,那你该出来就出来,这是没有问题的。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选择也不一样。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投资基金长期和短期持有需要根据以下情况综合考虑:1.基金定投建议长期持有,特别是在市场下跌的阶段,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下跌过程中的基金定投短期因为买入资金量少,且市...
投资基金适合长期持有还是短期持有呢?

您好,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是一种较为适合长期持有的投资工具。ETF追踪特定指数(如沪深300、中证500等)的表现,投资者可以通过持有ETF来实现对市场的跟踪和分散投资。在2...
原油投资故事有哪些?谁能分享一下
您好!首先现货原油大多数是不正规平台,都是地方小交易所,没有监管,资金很不安全,新闻也很多播出了现货平台出事的报道,很多平台把客户的资金卷钱跑路了
目前有什么股票,可以长期持有10年?
全球第一
1、 立讯精密,AirPods全球组件供应商龙头
2、 海康威视,连续7年全球视频监控设备第一
3、 京东方A,面板全球第一
4、 汇顶科技,指纹芯片全球第一
5、 闻泰科技,全球最大手机代工企业
6、 歌尔股份,电声器件世界第一
7、 亿联网络,SIP出货量全球第一
8、 欣旺达,智能手机电池世界第一
二、
国内第一
1、 中兴通讯,通信设备国内第一
2、 三安光电,LED芯片国内第一
3、 用友网络,公有云SAAS国内第一
4、 科大讯飞,翻译机国内老大
5、 三六零,杀毒第一
6、 深信服,虚拟专用网络连续11...
一个“完美的”“不同的”投资故事——申万策略“中国版QE”落地报道点评
股市那么火,你也想炒炒?(股票)电脑开户 http://dwz.cn/zjgS4 (股票)手机开户http://wap.hysec.com点“软件下载”-下载安装“开户软件”(必选深圳上步中路营业部),即享个股答疑、牛股推介、深圳最优佣金,赠 擒牛指标炒股软件;QQ756257474,电15919881826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4230250101i7ut.html分析师:...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22 14:38
-
如何做好子女教育金规划?家长必看的3步落地指南→
2025-07-22 14:38
-
可转债的申购和交易,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5-07-22 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