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情况分析2021.3
发布时间:2021-3-10 14:27阅读:401
吸筹是指在股市中庄家或主力、大户介入某一个股,一段时间内不断买入的行为。吸筹就是指主动吸筹,被动吸筹就是指主力在操作股票的过程中遇到原先没有料到的局面而不得不以大量买入来达到目的的行为。
自去年3月份至春节之前,全球资产价格飙升,包括全球股市、大宗商品、比特币等全线大涨,本质上是由于在疫情期间各国大量印钱导致,中国在去年已经开始逐步控制流动性,但由于欧美国家仍然在放水,并且美债利率不高,所以股市仍在上涨,春节之后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和通胀预期的加强,美债利率上行,导致了高估值股票的杀估值。
影响股市走向和微观结构的因素非常复杂,在不同阶段影响股市走向的核心因素也不同,本轮股市下跌既有美债利率上行的因素,也有股市自身微观结构的变化,宏观上美债利率和美元升值都是影响股市的因素,中观行业上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和欧美继续大水漫灌,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导致场内资金迁移,从过去抱团的行业流出转向周期和低估值行业。
春节之后道琼斯指数走势明显强于纳斯达克指数,因为道琼斯指数成分股有相当一部分是周期和消费股,而纳斯达克权重股则几乎都是科技股,资金从疫情受益或者不受损的科技股转向了经济复苏受益的消费和周期股。中国股市内部结构的变化与美股几乎一样,不同的是,中国的“核心资产”几乎都是消费和医疗股,所以这一波杀跌幅度最大的也是消费和医疗,周期股则相对抗跌。
还有一点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经济提前于欧美经济复苏,周期股复苏的时间也早于欧美市场,早在去年11月份,周期股就已经有过一次集体上涨,本轮再次上涨市场未能达成一致共识,担忧的主要是欧美经济复苏意味着中国公司的海外竞争对手也同步复工,究竟中国企业能够拿到多少受益欧美经济复苏的份额,亦或是有些企业还会因此而受损是有不确定性的。
在高估值股票杀估值的同时,周期股又形不成合力,所以导致场内资金的切换并不顺畅,当负向力量大于正向力量时就会导致指数的连续大跌,由于指数下跌,影响了投资者情绪,公募基金发行量也在下降,高估值股票面临承接资金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导致了市场的弱势。
每一轮杀跌要见到真正的底部,都是自然卖盘的衰竭,而非抄底盘的踊跃,所谓自然卖盘的衰竭,就是成交量的极度萎缩,只有当没有人再抄底时才是真正的底部。
市场见底如市场见顶一样,并非一蹴而就,中间的过程曲折复杂,连续跌的多了后会超跌反弹,比如昨天指数再次大跌后,本周下半周就会有反弹,不过这种反弹并非反转,因为大的宏观逻辑已经变化,短线选手可以根据情绪和技术做反弹,中长线选手还是要等宏观逻辑发生变化。
抢反弹,一定是抢最强的股票,而不是大趋势已经破快的股票,这点要非常清晰,因为大趋势已经破坏的股票是一个高点比一个高点低、一个低点也比一个低点低,并且在存量博弈市场中,主力资金会集中力量主打少数股票,不会“天女散花”式的漫天撒网。
“碳中和”概念依然是当下最强、最活跃的主题,这个主题里有不少是低价、低位股,虽然很多都是讲故事,但在游资主导的市场里,这类股票比较受资金偏爱。对于中长线投资者,配置上可以超配港口、高速公路、公用事业等低估值、分红稳定的行业。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类滞涨”阶段,但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没有改变,新股还要发、直接融资比重还要提高,这个阶段股市在长期走势上是横向的大区间震荡,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正如去年指数涨的时候,大部分中小盘股跌的惨不忍睹,到底是牛还是熊?
阶段杀估值的时候对指数拖累很大,会影响市场情绪,进而导致操作难度加大,当阶段杀估值的边际效应递减和心理影响减弱时,投资者情绪复苏,市场又来了机会,所以莫一大涨就牛市来了,一大跌就熊市来了,牛熊思想是投资中的一大禁忌,没有什么牛和熊,只有买点就是买点、卖点就是卖点,没有买卖点就是没有买卖点,恰如吃饭就是吃饭、睡觉是睡觉,一切都是走势的必然,涨与跌都是为了完成“走势终完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