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能否驱动新一轮投资率上行?
发布时间:2021-3-4 15:05阅读:478
股票、两融、期货、期权、量化交易
低佣开户、服务专业、两融利率量大5.99%
债券包销(承销费低)、IPO、债券融资、定增、股票质押、投顾服务等全牌照券商业务
上市公司资产配置业务、投顾业务、 机构经纪业务
详情请咨询:13628040136 薇心:13628040136
投资要点
经历多年结构性调整,中国投资率已降至2009年前的水平。上世纪末,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占名义GDP比重持续上升。2008年“四万亿”刺激进一步推动中国投资率上行,从2008年之前“投资+出口”双轮驱动时期约40%-50%的水平,快速上升达到2016年的高峰80%,随后开始逐年下滑。经过多年结构调整后,202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占名义GDP的比重已回落至51%,回到2009年之前的水平。这一方面反映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过度依赖投资模式逐渐转变,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但另一方面投资率连年下滑,也引起失速担忧。
“碳中和”带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或增强投资的增长后劲。相比“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十四五规划建议稿中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增强投资增长后劲,继续发挥关键作用。要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在外溢性强、社会效益高领域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结合当前“碳中和”目标对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诉求上升,以及考虑企业层面跟进进行“绿色”改造投资,后续投资增速或将回升,与名义GDP增速缺口收敛,中国投资率快速下滑趋势可能面临变化。
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所需投资约占每年GDP的0.5%-2%。2019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比例为28.76%,是全球最大的排碳经济体,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比发达国家2050年目标难度更大。从发改委、清华大学、中国投资协会等多方面的测算来看,2020年-2050年中国“碳中和”相关投资总需求或在70-140万亿之间,主要领域包括光伏和风电设施、输电设施、先进储能、氢能和电能基础设施、绿色零碳建筑等,整体投资规模较大,年均约占GDP的0.5%-2%。
“碳中和”投资落地节奏取决于财政压力以及信用扩张空间。
我们在2020年中国经济年报《骤雨不终日,润物细无声》中指出,新格局下的中国经济,两个方面的长期约束可能是绕不开的:一是中长期财政压力的约束;二是企业层面的高杠杆问题。“碳中和”投资规模庞大,财政和企业如何应对资金端压力,决定了未来“碳中和”相关投资的落地速度和节奏。
风险提示: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变化超预期。
正文
“碳中和”已成为大势所趋
90年代以来气候治理及减少碳排放在国际上频繁提及与讨论。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首次提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并且确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即发达国家应率先减排,并给予发展中国家在减排上的资金和技术支持。1997年《京都协议书》签署,这是首个以法规形式设立具体减排种类、时间和额度的协议,并提出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的“排放权交易”。但是,美国和加拿大以“发展中国家也应承担相同的减排责任”为由,于2001年和2011年先后退出了《京都协议书》。2015年12月《巴黎协议》通过,其长期目标是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测算,若要实现《巴黎协定》2℃控温目标,全球必须在2050年达到二氧化碳零排放(又称“碳中和”)。2016年9月3日,中国正式加入《巴黎协议》。

“碳中和”当前已成为大势所趋。全球已有2个国家(苏里南、不丹)实现了“碳中和”目标,并有11个国家已立法来确保其在未来实现“碳中和”。2020年3月4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了第一部《欧盟气候法》,并将 “2050年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纳入法律之中。除此之外,全球已有15个国家将“碳中和”纳入了国家战略。美国总统拜登在其新能源基建计划中也提出将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2020年9月22日,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中国首次承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在金砖领导人会议、巴黎和平论坛、G20峰会、达沃斯论坛上也多次强调中国的“碳中和”目标。“碳中和”这一议题或也将成为近期“两会”的主要关注与讨论点。

中国实现“碳中和”历程任重而道远。2019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98.26亿吨,占全球比例为28.76%,是全球最大的排碳经济体。其中,工业领域排碳41.09亿吨,占比41.82%,电力领域排碳39.36亿吨,占比 40.05%,交通领域排碳9.16亿吨,占比9.32%,生活领域排碳7.62亿吨,占比7.76%,工业和电力领域是中国主要排碳领域。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庄严承诺“碳中和”目标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任重而道远。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正在密集规划部署
2021年以来,多部委就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密集发声。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此后,多部委密集发声:2020年12月21日,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为今后我国能源发展描绘蓝图,同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将研究推出碳排放权期货;2020年12月23日,国家能源局能源工作会议提到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20年12月28日,工信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2020年12月19日,发改委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提出部署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2021年1月6日,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2021年1月13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2021年3月1日,国家电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将会利好哪些板块?
如何看待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18
-
大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均下调,银行存款究竟用啥来替代?
2025-10-27 09:18
-
未来产业AI如何投资?20+人工智能ETF排名来啦~
2025-10-27 09:18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