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GDP增速完全恢复 经济仍在上行中
发布时间:2021-1-19 21:10阅读:171
观点:
l 12月产出数据再超预期,总体和行业增加值均有上行,制造业主动加库存周期不变,中游设备制造继续向上游原材料传导。投资需求保持稳定,尤其是制造业投资强势,与产出形成良性循环。中下游行业还受到外需的提振。经济向好方向不变,产出修复叠加价格回升,企业部门利润将继续好转,有助于经济维持良性循环。但产出受到外需影响增加,且投资需求分化加大,需求变动对产出端的影响需要关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季度数据降受到低基数扰动而出现跳升,并非实质性的进一步加速。
投资增速改善,制造业仍是主要动力,房地产保持韧性,基建投资弱于预期。基建项目储备减少,专项债限制资金,以及政府通过基建托底经济必要性下降,都令基建短期承压,但预计全年能维持中性。房地产韧性需关注销售能否持稳。顺周期情况下制造业投资仍有表现空间,对总投资仍有最强带动作用。结合房地产情况看,基建增速回落能被对冲,总投资正转向高位稳定阶段。制造业投资需求稳定仍有利于有色和部分偏制造业的黑色行业。
消费数据变动不大,服务消费继续修复。产出端走好带动收入回升,符合收入-消费-收入良性循环的逻辑。我们认为服务消费能够继续回升,总消费复苏方向保持不变。但节奏上可能受到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反复的影响。另外由于低基数影响,一季度消费增速或出现大幅跳升。从长期来看,人口增速放慢、居民部门高杠杆等制约下,消费增速在回升至疫情前水平后,能否长期持续上行仍不确定,消费升级和转型的进程仍是决定未来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
综合来看,12月经济数据基本符合或略超预期,背后反映出的主动加库存周期阶段不变,投资时钟上看仍在繁荣期。需要警惕的是短期内产出对外需的依赖较高,投资需求分化加剧,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不利。我们将继续重点关注经济数据的边际变化。此外,四季度GDP增速已完全恢复,2020全年实现经济V型反转。我们预计,2021年一季度GDP增速将会出现跳升。随后增速将逐步回落,至四季度恢复至6%左右增速的正常情景。乐观情况下,全年GDP增速在9.5%左右。
1 制造业继续强势中游行业表现亮眼
数据显示,中国1-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为2.8%,超过预期的2.7%和前值2.3%;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7.3%,超过预期的6.9%,也超过前值7%。环比来看,季调后的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比前值1.03%继续加快。我们通过计算得到的数据显示,12月名义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较前值5.5%也继续加速。
分行业来看累计同比增速,中游和下游行业继续全面改善。中游原材料行业中,黑色和有责金属冶炼仍为增速最快行业不变。化工、橡胶和塑料行业产值同比增速继续上升。中游加工组装行业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设备、电子设备制造业均继续加速,交运设备制造业负增长继续收窄至0附近。下游行业中,汽车、医药、纺织、食品制造业增速均加快,农副食品加工业跌幅收窄。绝对水平还是那个看,汽车制造和医药制造仍是下游行业主要动力。
图片
从中上游开工率方面看,12月高炉、螺纹钢、线材炼油厂开工率均有所回落。边际上看,高炉和线材开工率仍超季节性,螺纹钢开工率基本符合季节性。炼油厂开工率则明显弱于季节性水平。黑色产业链表现依然强于历史同期。
主要大宗工业品产量方面,发电量、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速上升,乙烯、粗钢、水泥、汽车产量同比增速回落。边际上看,发电量、粗钢产量超季节性,水泥产量弱于季节性,其他工业产量基本符合季节性表现。
工业设备和制成品方面,金属切削机床、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电脑产量同比增速均有加快,手机产量同比下降幅度小幅收窄。边际上看,金属切削机床、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电脑、手机产量均超过季节性水平。
数据表明,制造业主动加库存周期依然不变,中游设备制造业表现极佳。受到外需和国内制造业投资增长的双重影响。并且对上游原材料的有色和部分黑色产品产生拉动。
图片
总体上看,12月产出数据再超预期,工业总体和行业分项数据继续全面上行,制造业主动加库存周期维持不变,中游设备制造仍有向上游原材料行业传导迹象。投资需求保持稳定,尤其是制造业投资强势,与产出形成良性循环。中下游行业还受到外需的提振。总体上看,经济向好方向不变,产出修复叠加价格回升,企业部门利润将继续好转,有助于经济维持良性循环。但产出受到外需影响增加,且投资需求分化加大,对产出端的利好作用下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季度数据降受到低基数扰动而出现跳升,并非实质性的进一步加速。
2 基建投资偏弱制造业投资继续发力
投资需求方面,1-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2.9%,较前值2.6%有所加速,但弱于预期的3.2%。根据我们的计算,1-12月房地产、基建、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7%、3.41%、-2.2%,均较前值继续改善。从11月当月同比来看,房地产、基建、制造业投资增速分别为9.35%、4.21%、10.22%。
图片
从当月角度看,三大投资分项的同比增速均有所下降,其中制造业仍为绝对增速最快分项。从边际上看,官方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强于季节性,但我们调整口径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从前期较高位置回落,并弱于季节性。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弱于季节性,此二者是拖累总投资的主要因素。制造业投资边际变动基本符合季节性。数据反映出一定的投资热度下降,但临近年末包含一定季节性因素。并且短期内也难以出现断崖式下跌。此外,2020年专项债的结余反映项目储备或有不足,而今年专项债未提前下达则一定程度上限制流动性,基建投资短期仍有压力。
图片
图片
具体在房地产方面,房屋新开工、施工面积同比增速均有所上升,竣工、待售以及销售面积增速均回落,但销售面积增速仍在高位。边际上看,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变动、竣工面积、待售面积增量、销售面积均超过季节性水平,可见部分指标同比增速的回落主要是高基数影响。主要指标多维持中性或偏强势的表现,表明房地产的任性继续。但在前期政策收紧的影响下,房地产行业仍面临压力,被迫加紧施工和资金周转,该矛盾导致的行业紧平衡状态持续存在。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宏观数据查询”,可获得关于宏观数据查询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l 12月产出数据再超预期,总体和行业增加值均有上行,制造业主动加库存周期不变,中游设备制造继续向上游原材料传导。投资需求保持稳定,尤其是制造业投资强势,与产出形成良性循环。中下游行业还受到外需的提振。经济向好方向不变,产出修复叠加价格回升,企业部门利润将继续好转,有助于经济维持良性循环。但产出受到外需影响增加,且投资需求分化加大,需求变动对产出端的影响需要关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季度数据降受到低基数扰动而出现跳升,并非实质性的进一步加速。
投资增速改善,制造业仍是主要动力,房地产保持韧性,基建投资弱于预期。基建项目储备减少,专项债限制资金,以及政府通过基建托底经济必要性下降,都令基建短期承压,但预计全年能维持中性。房地产韧性需关注销售能否持稳。顺周期情况下制造业投资仍有表现空间,对总投资仍有最强带动作用。结合房地产情况看,基建增速回落能被对冲,总投资正转向高位稳定阶段。制造业投资需求稳定仍有利于有色和部分偏制造业的黑色行业。
消费数据变动不大,服务消费继续修复。产出端走好带动收入回升,符合收入-消费-收入良性循环的逻辑。我们认为服务消费能够继续回升,总消费复苏方向保持不变。但节奏上可能受到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反复的影响。另外由于低基数影响,一季度消费增速或出现大幅跳升。从长期来看,人口增速放慢、居民部门高杠杆等制约下,消费增速在回升至疫情前水平后,能否长期持续上行仍不确定,消费升级和转型的进程仍是决定未来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
综合来看,12月经济数据基本符合或略超预期,背后反映出的主动加库存周期阶段不变,投资时钟上看仍在繁荣期。需要警惕的是短期内产出对外需的依赖较高,投资需求分化加剧,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不利。我们将继续重点关注经济数据的边际变化。此外,四季度GDP增速已完全恢复,2020全年实现经济V型反转。我们预计,2021年一季度GDP增速将会出现跳升。随后增速将逐步回落,至四季度恢复至6%左右增速的正常情景。乐观情况下,全年GDP增速在9.5%左右。
1 制造业继续强势中游行业表现亮眼
数据显示,中国1-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为2.8%,超过预期的2.7%和前值2.3%;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7.3%,超过预期的6.9%,也超过前值7%。环比来看,季调后的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比前值1.03%继续加快。我们通过计算得到的数据显示,12月名义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较前值5.5%也继续加速。
分行业来看累计同比增速,中游和下游行业继续全面改善。中游原材料行业中,黑色和有责金属冶炼仍为增速最快行业不变。化工、橡胶和塑料行业产值同比增速继续上升。中游加工组装行业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设备、电子设备制造业均继续加速,交运设备制造业负增长继续收窄至0附近。下游行业中,汽车、医药、纺织、食品制造业增速均加快,农副食品加工业跌幅收窄。绝对水平还是那个看,汽车制造和医药制造仍是下游行业主要动力。
图片
从中上游开工率方面看,12月高炉、螺纹钢、线材炼油厂开工率均有所回落。边际上看,高炉和线材开工率仍超季节性,螺纹钢开工率基本符合季节性。炼油厂开工率则明显弱于季节性水平。黑色产业链表现依然强于历史同期。
主要大宗工业品产量方面,发电量、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速上升,乙烯、粗钢、水泥、汽车产量同比增速回落。边际上看,发电量、粗钢产量超季节性,水泥产量弱于季节性,其他工业产量基本符合季节性表现。
工业设备和制成品方面,金属切削机床、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电脑产量同比增速均有加快,手机产量同比下降幅度小幅收窄。边际上看,金属切削机床、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电脑、手机产量均超过季节性水平。
数据表明,制造业主动加库存周期依然不变,中游设备制造业表现极佳。受到外需和国内制造业投资增长的双重影响。并且对上游原材料的有色和部分黑色产品产生拉动。
图片
总体上看,12月产出数据再超预期,工业总体和行业分项数据继续全面上行,制造业主动加库存周期维持不变,中游设备制造仍有向上游原材料行业传导迹象。投资需求保持稳定,尤其是制造业投资强势,与产出形成良性循环。中下游行业还受到外需的提振。总体上看,经济向好方向不变,产出修复叠加价格回升,企业部门利润将继续好转,有助于经济维持良性循环。但产出受到外需影响增加,且投资需求分化加大,对产出端的利好作用下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季度数据降受到低基数扰动而出现跳升,并非实质性的进一步加速。
2 基建投资偏弱制造业投资继续发力
投资需求方面,1-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2.9%,较前值2.6%有所加速,但弱于预期的3.2%。根据我们的计算,1-12月房地产、基建、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7%、3.41%、-2.2%,均较前值继续改善。从11月当月同比来看,房地产、基建、制造业投资增速分别为9.35%、4.21%、10.22%。
图片
从当月角度看,三大投资分项的同比增速均有所下降,其中制造业仍为绝对增速最快分项。从边际上看,官方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强于季节性,但我们调整口径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从前期较高位置回落,并弱于季节性。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弱于季节性,此二者是拖累总投资的主要因素。制造业投资边际变动基本符合季节性。数据反映出一定的投资热度下降,但临近年末包含一定季节性因素。并且短期内也难以出现断崖式下跌。此外,2020年专项债的结余反映项目储备或有不足,而今年专项债未提前下达则一定程度上限制流动性,基建投资短期仍有压力。
图片
图片
具体在房地产方面,房屋新开工、施工面积同比增速均有所上升,竣工、待售以及销售面积增速均回落,但销售面积增速仍在高位。边际上看,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变动、竣工面积、待售面积增量、销售面积均超过季节性水平,可见部分指标同比增速的回落主要是高基数影响。主要指标多维持中性或偏强势的表现,表明房地产的任性继续。但在前期政策收紧的影响下,房地产行业仍面临压力,被迫加紧施工和资金周转,该矛盾导致的行业紧平衡状态持续存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A股仍在估值修复中,未来还有上行空间?
您好,A股行情还是很不错的,比较看好,祝您投资顺利!
宏观经济指标如GDP如何影响股市?
GDP作为衡量经济活动的硬指标,其变动会直接牵动股市神经。简单说,GDP增速加快通常意味着企业盈利空间扩大,市场信心增强,资金更愿意流入股市;反之增速放缓则可能引发对盈利前景的担忧,导致市场情绪...
GDP增速、CPI、PPI、利率、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数据如何影响股市?
关于宏观经济数据对股市的影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首先,GDP增速是经济的体温计。增速稳健向上,说明企业整体经营环境向好,盈利预期增强,自然提振股市信心。相反,增速持续放缓,会引发对企业盈利下滑的...
宏观经济数据(如GDP、CPI、利率)如何影响股市?
关于宏观经济数据如何牵动股市,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指标来看。GDP增速反映了整体经济的冷热,增长稳健通常意味着企业盈利前景向好,能提振市场信心,推动股市上行;反之,经济失速则会引发对盈利的担忧,压...
欧佩克维持石油需求增速预测不变,认为经济有潜在上行空间
欧佩克维持其对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相对强劲增长的预测,并表示今年世界经济有可能好于预期。欧佩克月报显示,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将增加225万桶/日,2025年将增加185万桶/日。这两项预测均与上月持平。欧佩克在报告中还表示:“尽管存在一定的下行风险,但自今年年初以来观察到的持续势头可能为2024年及以后的全球经济增长创造额外的上行潜力。”...
期指多头信心仍在恢复中
本周前三大期指品种呈现明显的振荡格局。虽然三大期指品种每日资金流向呈现共进退的局面,但是结果却不同。其中,中证500期指维持振荡盘升走势,上证50和沪深300期指却振荡调整。周三期指三品种再度全线增仓,收盘中证500期指继续小幅收涨,上证50和沪深300期指则小幅收低。我们认为,如果没有更多资金进场,市场分化的局面...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节后首日见分晓:中信证券2025国庆假期收益测算出炉!
2025-09-28 10:27
-
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17系列,战绩亮眼!但仍需时间考验
2025-09-28 10:27
-
国庆金融影单:十部豆瓣高分电影▶️,让你边躺边学~
2025-09-28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