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乃至大萧条发生的根源到底是啥?
发布时间:2021-1-16 20:26阅读:754
以前我们说过,每一次社会剧烈贫富分化,带来的结果是有效消费需求不足。
最终的结果是,整个社会开始生产相对过剩。东西卖不出去,工人拿不到工资,经济陷入停滞和危机。
本篇我们就回顾一下经济危机的历史,顺带讲讲贫富分化这个导致经济危机无解的问题,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01
贫富分化一直是难题
从古到今,不管在任何时代,社会运行的主线都是经济。多数社会问题本身,也都是经济问题的延伸。
其实国家从本质上看,很像是一个公司。公司想要发展壮大,就需要能赚到钱。
有了利润以后,公司才能给员工更好的工资,更高的福利待遇。
公司也是有钱以后,才能建设企业文化,让员工有更多的归属和认同感。
公司福利待遇没跟上,企业文化建设也没跟上,员工就总想着跳槽,到外面去寻求美好生活。
国家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如果经济水平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国民认同感就不够,也就总是想往更发达的国家跑。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80年代经济相对落后的时候,很多优秀的年轻人都拼命想着出国,宁可黑在国外打工也不回来。
现在经济发展了,多数人就是出去读完书,基本也都会选择回国发展。
讲到这里大家也应该看出来了,很多事情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一样,但从经济角度看,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
可以说利润和收入水平是一个公司发展的根本,经济繁荣则是国家发展富强的基础条件。
不过从历史上看,历朝历代经济发展以后,伴生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贫富分化程度不断扩大。
而且这个趋势一旦开始,就基本不可逆,最终会影响社会稳定,甚至最终导致崩溃。
其实从人类社会建立以来,自打大家开始认识到,经济发展以后必然的贫富分化,对社会稳定影响巨大之后。
各种聪明人和经济学家,就不断试图寻求尝试可行的办法,以求实现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社会结构长期稳定。
不过回顾历史,所有人提出的办法,都没有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往往是度过短暂的有效期之后,最终依然是一地鸡毛。
这些聪明人的思考和理论,最终也都倒在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道难题上。
回顾历史,每个国家或者王朝的重生、强盛、衰退和毁灭。
其实也都是在贫富差距剧烈分化这个问题上发生的,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
以前大家经常听到的所谓的三百年王朝周期律,说到底也是贫富分化和土地集聚问题。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傅胖子,总结这个三百年王朝周期律的时候曾经说过。
过去中国在封建时代里,中华民族只要休养生息70年,就能击败视野中的大多数对手。
然后开始加速向外扩张的过程,最后在土地集中和豪强争霸之中迎来动荡,最终走向衰败。
02
贫富分化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解
再远的封建时代我们就不说了,因为没啥参考意义。现代经济学的鼻祖是亚当斯密,也就是写《国富论》那个老兄。
亚当斯密开创的古典经济学,也被叫做古典自由主义,在大萧条之前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占据了统治地位。
这套经济学理论认为,国家只能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经济。国家把企业交给了市场,市场才是经济最好的抓手。
为啥亚当斯密觉得,市场才是经济最好的抓手呢?因为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最基础的假设,就是人都是自利的。
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每个人都会对参与经济活动获取利润,具备极大的主观能动性。
如果个体参与经济活动不被国家干预,每个人必然都想获得更多的利益。
所以国家只要提供自由的市场环境,让市场经济自由发展就可以了。
每个人都发挥主观能动性赚到钱了,国家不就也有钱,变得富强了嘛。
这也就是他说的,市场会用一双看不见的手调节每个人的利益,最终大家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达成国家富强的结果。
亚当斯密这套古典经济学理论,在当时被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应用。
一直到1929年大萧条发生之前,古典经济学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
不过亚当斯密这套古典经济学理论里面,最矛盾的一点是。
既然个人利益最大化是所有人的私心,大家在没有国家干预的背景下,都会不择手段赚钱。
那么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只要是没有干预的自由竞争,就会存在一个强者和弱者的问题。
你作为自由竞争中的强者,在这种情况下必定是不断想出各种办法,试图从弱者那里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
马太效应之下,弱者永远是被剥削者,剩余价值必定是被强者瓜分。
原因在于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商、判断力和执行力这种东西也天差地别,最终必定导致贫富分化不断拉大。
我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不服气,然而这却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现象。
美国西北大学的计算机博士Uri Wilensky做过一个实验,可以说清楚这个事儿。
实验的条件是下面这样的。
假设一个房间有100人做游戏,每个人手里有100美元,要求他们每分钟随机选择一个人,给他1美元。
请问过一段时间之后,这1万美元的总财富在这100个人的分布情况会咋样。
多数人的想法一定是,既然是随机给钱,那到最后大家应该都差不多。就连实验现场的其他五个计算机博士,也这么认为。
不过最终Uri Wilensky博士通过计算机模拟的实验结果,却让所有人大呼意外。
下面这张动态图,红色部分是大家交换多次以后每个人的财富变化。蓝色部分,则是大家交换多次以后的财富排名。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十大炒黄金软件排行”,可获得关于十大炒黄金软件排行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最终的结果是,整个社会开始生产相对过剩。东西卖不出去,工人拿不到工资,经济陷入停滞和危机。
本篇我们就回顾一下经济危机的历史,顺带讲讲贫富分化这个导致经济危机无解的问题,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01
贫富分化一直是难题
从古到今,不管在任何时代,社会运行的主线都是经济。多数社会问题本身,也都是经济问题的延伸。
其实国家从本质上看,很像是一个公司。公司想要发展壮大,就需要能赚到钱。
有了利润以后,公司才能给员工更好的工资,更高的福利待遇。
公司也是有钱以后,才能建设企业文化,让员工有更多的归属和认同感。
公司福利待遇没跟上,企业文化建设也没跟上,员工就总想着跳槽,到外面去寻求美好生活。
国家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如果经济水平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国民认同感就不够,也就总是想往更发达的国家跑。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80年代经济相对落后的时候,很多优秀的年轻人都拼命想着出国,宁可黑在国外打工也不回来。
现在经济发展了,多数人就是出去读完书,基本也都会选择回国发展。
讲到这里大家也应该看出来了,很多事情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一样,但从经济角度看,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
可以说利润和收入水平是一个公司发展的根本,经济繁荣则是国家发展富强的基础条件。
不过从历史上看,历朝历代经济发展以后,伴生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贫富分化程度不断扩大。
而且这个趋势一旦开始,就基本不可逆,最终会影响社会稳定,甚至最终导致崩溃。
其实从人类社会建立以来,自打大家开始认识到,经济发展以后必然的贫富分化,对社会稳定影响巨大之后。
各种聪明人和经济学家,就不断试图寻求尝试可行的办法,以求实现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社会结构长期稳定。
不过回顾历史,所有人提出的办法,都没有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往往是度过短暂的有效期之后,最终依然是一地鸡毛。
这些聪明人的思考和理论,最终也都倒在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道难题上。
回顾历史,每个国家或者王朝的重生、强盛、衰退和毁灭。
其实也都是在贫富差距剧烈分化这个问题上发生的,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
以前大家经常听到的所谓的三百年王朝周期律,说到底也是贫富分化和土地集聚问题。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傅胖子,总结这个三百年王朝周期律的时候曾经说过。
过去中国在封建时代里,中华民族只要休养生息70年,就能击败视野中的大多数对手。
然后开始加速向外扩张的过程,最后在土地集中和豪强争霸之中迎来动荡,最终走向衰败。
02
贫富分化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解
再远的封建时代我们就不说了,因为没啥参考意义。现代经济学的鼻祖是亚当斯密,也就是写《国富论》那个老兄。
亚当斯密开创的古典经济学,也被叫做古典自由主义,在大萧条之前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占据了统治地位。
这套经济学理论认为,国家只能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经济。国家把企业交给了市场,市场才是经济最好的抓手。
为啥亚当斯密觉得,市场才是经济最好的抓手呢?因为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最基础的假设,就是人都是自利的。
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每个人都会对参与经济活动获取利润,具备极大的主观能动性。
如果个体参与经济活动不被国家干预,每个人必然都想获得更多的利益。
所以国家只要提供自由的市场环境,让市场经济自由发展就可以了。
每个人都发挥主观能动性赚到钱了,国家不就也有钱,变得富强了嘛。
这也就是他说的,市场会用一双看不见的手调节每个人的利益,最终大家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达成国家富强的结果。
亚当斯密这套古典经济学理论,在当时被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应用。
一直到1929年大萧条发生之前,古典经济学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
不过亚当斯密这套古典经济学理论里面,最矛盾的一点是。
既然个人利益最大化是所有人的私心,大家在没有国家干预的背景下,都会不择手段赚钱。
那么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只要是没有干预的自由竞争,就会存在一个强者和弱者的问题。
你作为自由竞争中的强者,在这种情况下必定是不断想出各种办法,试图从弱者那里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
马太效应之下,弱者永远是被剥削者,剩余价值必定是被强者瓜分。
原因在于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商、判断力和执行力这种东西也天差地别,最终必定导致贫富分化不断拉大。
我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不服气,然而这却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现象。
美国西北大学的计算机博士Uri Wilensky做过一个实验,可以说清楚这个事儿。
实验的条件是下面这样的。
假设一个房间有100人做游戏,每个人手里有100美元,要求他们每分钟随机选择一个人,给他1美元。
请问过一段时间之后,这1万美元的总财富在这100个人的分布情况会咋样。
多数人的想法一定是,既然是随机给钱,那到最后大家应该都差不多。就连实验现场的其他五个计算机博士,也这么认为。
不过最终Uri Wilensky博士通过计算机模拟的实验结果,却让所有人大呼意外。
下面这张动态图,红色部分是大家交换多次以后每个人的财富变化。蓝色部分,则是大家交换多次以后的财富排名。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美国不断刺激经济之下,会缓和现在的经济危机之势吗?
你好,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后续具体的走势还是需要继续关注的,欢迎咨询。
如果经济危机来了什么资产最能保值?
可以做一些黄金贵金属的股票,作为避险资产。
到底是反弹开始了还是经济危机开始了?
你好目前来看冲突是短期的,对于股市的影响是有限的,特别是A股
美元指数周期与经济危机?
历史悲剧总在重演!美元周期对历史上多次危机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拉美债务危机:欧美宽松和“石油美元”(PetrolDollar)助涨拉美国家外债膨胀。之后美联储采取强硬手段抑制通胀,拉美债务危机...
“炒股致贫”屡屡发生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炒股致贫”屡屡发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时至今日,中国股市经历了多年来的发展,无论从市场容量、市场融资效率,还是从市场资金的活跃度等方面,均出现了迅猛崛起的格局。然而,在股市迅猛壮大的同时,我们却发现一个现象,即在中国股市里,虽然股市造富神话屡见不鲜,但“炒股致贫”的现象也是屡屡发生。但从总体上...
经济危机对黄金价格的影响
市场恐慌并不一定会带动金价上涨 长期来看,市场恐慌并不一定会带动金价上涨。统计1990年以来衡量市场恐慌情绪的CBOE标普500波动率指数(VIX)和COMEX黄金连续合约收盘价的关系,可以发现,二者仅有0.04的正相关,基本上不存在相关性。当VIX数值较大的时候,预测效果较为明显;当VIX数值在底部平稳运行的时候,预测效果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