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增长是一个发展过程
发布时间:2021-1-15 10:58阅读:644
所谓资源是指用于生产其他商品的一切东西。经济中的资源通常应包括:土地、劳动(工人可提供的劳动时间)、资本(机器设备、厂房和其他制造用生产性设备)和人力资本(教育程度和工人劳动技能)。
社会经济的五个时代——游牧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和后信息时代,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断推进。在资源增长的过程中,存在着进化与革命两种形式,在一个时代内部存在着进化,也就是量变,由一个时代更替到另一个时代称之为革命,也就是质变。
表现社会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以资源配置的方式为线索的,其中包括资源配置的手段与范围。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不断扩大,提供了资源配置手段的更新和进步,手段的更新促使了资源配置范围的扩大,资源配置范围的扩大又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深入和细化,社会分工效率的提高又会创造出适应发展更新的手段。资源的不断增长,使资源配置的手段和范围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社会经济时代的发展,不是人类的经济状况自动发生变化,而是人类在不断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人类自己的历史。因此,资源配置的手段与范围,在资源的增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当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处在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往往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和积极响应,甚至被责难。只有当某种资源配置手段进行了一段过程后,并显现了利大于弊,显示出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人们才开始正视这种手段,并把它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加以倡导和发展。当新的资源配置手段与范围一旦成为主流,就显现了每一特定社会经济时代的性质和特征。
单个人甚至动物都具有配置资源的本能。游牧时代的资源配置首先从家庭、种群和部落开始,随着新资源不断地开发和利用,资源配置的范围不断扩大,原有的配置手段在家庭、种群和部落中变成生产发展的桎梏,影响甚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资源在更大范围如庄园、城镇、国家之中进行配置。配置手段和范围的扩大、产生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与进步,导致经济时代更替。资源从家庭、种群和部落中配置的游牧时代就过渡到在庄园、城镇、国家范围内配置的农耕时代。
在农耕时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资源配置的流动性加快,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突破某一地域甚至国家的限制,特别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发展,作坊式企业的产品,工业时代的资源配置手段和方式就应运而生了。农耕时代的集市贸易让位于规模更大、分工更细的全球性现货市场。资源配置范围的扩大、手段的进步和更新,使人类资源配置的效率大幅度提高,人类进入了壮丽辉煌的工业时代。
工业时代的商品数量、品质都极大地增加和提高了,有形的现货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无法适应,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一个甚至数十个国家的大规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直接导致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与人类对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的要求和愿望是相悖的,资源的配置模式又一次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于是,人类社会资源配置的模式又开始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资本、金融及衍生品市场,并以此为标志,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时代开始向信息时代过渡。
信息时代的资源配置渗透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无论哪个国家还是地区,无论穷国还是富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个人财富还是社会的财富,都可以通过资本、金融及衍生品市场参与资源配置。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不断发展的高科技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使物流与配置产生了分离,促进了许多新兴产业和领域的诞生,使社会分工更加细化。金融及衍生品市场完成了资源配置的虚拟化,这种资源配置的方式构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信息时代的金融危机虽然也冲击了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虚拟化,将逐步对实体经济实施有效的保护,遏制经济活动的大起大落,防止工业时代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造成对资源的浪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生产与经营的社会性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以私有制为特征的传统资本主义社会将越来越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桎梏。一旦资源配置的方式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得以统一,人类社会将步入后信息时代。
在人类社会,资源的增长是一个发展过程。譬如能源的利用,游牧时代人类的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使用的种类极少,并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农耕时代,人们对于能源的依赖主要是通过树木、粪肥、植物废料、木炭等实现的。工业时代,更有效的开采能源的技术出现了。
19世纪早期,煤的开采和使用,使铁的熔化和铸造、蒸气驱动的火车和海洋运输成为现实,工业化成为可能。到了19世纪晚期,电力、内燃机、汽车、飞机、化学和冶金工业又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转换,石油作为主要的燃料开始出现。石油从遥远的地方被输送到城市,给工业、采热、照明、冷却、商业、运输、废物处理和其他服务以动力。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信息时代,化石燃料有可再生的替代物,全球能源短缺并不是必然的。
马克思说:“如果我们回想一下马尔萨斯,那么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全部秘密就暴露在我们面前了。这个秘密不过就在于把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独有的、适应当时物质生产水平的暂时的社会关系,变为永恒的、普遍的、不可动摇的规律,经济学家们称之为自然规律。社会关系的根本改造取决于物质生产过程中的革命和进化,而这种改造却被经济学家们认为是纯粹的空想。他们的眼光超不出当前时代的经济界限,因而不懂得这些界限本身具有局限性,它们是历史发展造成的,同样它们必然要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消失。”
马克思的这段话不仅指出了马尔萨斯的历史局限,更为我们讨论和研究历史及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指明了一个方向。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增长方式,在考察不同时代的增长方式之前,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经济形态。
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认识和研究,许多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地质学家等,都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作过精辟的论述。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摩尔根是第一个具有专门知识而想给人类的史前史建立一个确定的系统的人;他所提出的分期法,直到大量增加的资料认为需要改变时为止,看来依旧是有效的。在三个主要时代——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中,不消说,他所研究的只是前两个时代以及向第三个时代的过渡。他根据生活资料生产的进步,又把这两个时代中的每一时代分为低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因为,他说这一生产上的技能,对于人类的优越程度和支配自然的程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切生物之中,只有人类达到了几乎绝对控制食物生产的地步。人类进步的一切伟大时代,是跟生存资源扩充的各时代多少直接相符合的。”
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李斯特,也是较早对人类经济发展进行划分的人。他提出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认为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经历了五个时期:原始未开发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工业时期。这几个时期前后相互联系,各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李斯特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以自然秩序解释人类的经济活动,开辟了划分历史发展阶段的先河。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说:“经济史的变化过程也许可被细分为几个经济时代,每个时代都带有它产生增长的显著特色,可以此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志。”
美国地质学家哈伯特说,人类历史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连续阶段:第一个阶段,包括1800年之前的全部历史,以较少的人口规模、低水平的人均能量消费和缓慢的变化速度为特征。第二个阶段,以化石燃料和工业金属的开发为基础,是一个持续的、惊人的指数增长时期。然而,由于地球的化石燃料和金属矿石的资源有限,因此第二个阶段只能是暂时的。大多数的工业金属矿石将在21世纪被开采出来。因此,第三个阶段,必将再次成为一个增速缓慢的阶段,但是至少在起初有着大量的人口和高能量消费速度。也许当前人类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怎样尽可能以非灾难性的进步,实现从现在的指数增长阶段到近乎稳定的未来阶段的转变。
美国社会学家托夫勒在1980年发表了《第三次浪潮》,在这本书中,他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阶段,从约一万年前开始;第二阶段为工业阶段,从17世纪末开始;第三阶段为信息化(或者服务业)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
还有一些国内外学者从只涉及时代特征而不涉及时代性质的角度,提出了划分时代的一些说法,如“蒸气革命时代”、“电力革命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数字化时代”、“虚拟时代”、“新经济时代”等等。
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认识和研究,尤其是对社会经济时代各阶段的认识方面,一般是从生产力角度,按照人类制造使用工具和武器的材料,从两条线索来思考:一条是以人与资源之间关系的人类社会经济时代发展的线索,另一条是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类社会经济制度发展的线索。
人们对社会经济形态的考察,首先是从生产力角度去描述人类社会经济时代,再从生产关系角度去描述人类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进而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反映出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过程。
社会经济时代划分为:游牧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后信息时代。社会经济时代是以生产力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先导,资源配置的手段与范围表现时代的基本性质与特征,每一个时代都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机体,不同的资源配置手段与范围形成了不同的资源增长模式,并且由低级向高级过渡,生产力的主要发展状况都反映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时代的性质和特征中。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人类社会依次更替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这就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每一个阶段都是必然的,一种制度过渡到另一种制度都是由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并将被新的、更高的条件所替代,让位于更高的阶段。
推动社会经济形态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表现生产力为特征的社会经济时代和以表现生产关系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对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认识和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分析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资源配置的方法和手段、资源配置的程度和范围等等。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