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的基本面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3 16:13阅读:965
期货的基本面分析
对于上市商品的分析可以分为三种,一为基本分析,二为技术分析,三为心理分析。心理分析并未广泛流传,或者在前两种分析中都有关于心理学部分的解释,也就是已经融入了心理分析的部分。那么最重要的就是两点,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了。
基本分析的主要依据和重点难点都在于收集历史连续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每年的产量、销量、消费量、期末结转库存量。并且要收集天气情况是否对产量有影响的数据,要收集各大消费国家和地区的消费数据,收集政策对于该商品的影响等。把这些海量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供我们交易参考。
4.1 基本面分析的核心:供求分析
价格发现是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期货价格的形成突破了现货分散交易形成价格的时空局限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当前和未来的供求状况。期货投资基本面分析主要是从期货品种供求关系的角度解释和预测期货价格的变化。
4.1.1 期货价格的特点与构成
期货价格是在期货市场上通过公开竞价方式形成的,以体现实物所有权关系为内容的期货合约的价格,而现货价格是交易双方按公平原则所达成的商品成交价格。由于期货合约在未来特定日期以约定价格交割一定数量的现货,影响商品供求的一切因素都可能作用于期货价格。市场参与者正是不断地利用这些影响期货价格的信息做出合理的无偏估计,最终形成期货价格。
期货价格是不断地反映供求关系及其变化的一种信号,交易双方在对当期现货市场价格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自对该商品未来供求状况变化的预测,采取公开竞价的方式确定期货价格。由于大量的市场信息在场内聚集、反馈和扩散,以大量高质量的信息流为基础而形成的期货价格,动态地反映了不断变化的供求关系,从而使期货市场价格反映商品的价值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预期性。
期货价格是买卖双方在交易所通过公开竞价确定的,双方为了自身的利益,根据自己对价格走势的预测,力图以对自己最有利的价格成交。它通过合约的方式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使交易活动更为迅速和频繁,同时大量市场信息的存在,进一步增加,期货市场交易的透明度,使期货交易更具有竞争性和公开性。
包括商品生产商、销售商、加工商、进出口商在内的套期保值者和数量众多的投机者通过期货经纪商聚集在一起竞价交易,增强了期货合约的市场流动性,克服了现货交易市场流动性较低的局限,有助于价格的形成。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价格等信息能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使期货交易者能及时获取其他区域商品期货价格的信息,并通过竞争机制使各地交易所的价差消失,从而使期货价格在空间上趋于一致,具有统一性。
由于能够真实地反映供求及价格变化趋势,并具有以上特点,期货价格被视为一种权威价格,成为现货交易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国际市场上,人们在收集、分析有关美国天气状况、农产品种植面积和生长状况时,所得出的结果几乎立刻就会在各种农产品期货价格上有所反映。有关智利铜矿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信息,也会立即在伦敦和上海的铜期货价格上充分体现出来。美联储有关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报告,可能立即对美国政府的长期国债价格产生影响。由于期货市场对各方面的价格信息反应最敏捷,期货价格因此成为全球金属、农产品和能源化工等大宗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中最广泛的参考价格。
期货价格的形成虽然以现货市场的商品价值为基础,但具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机制。商品期货合约与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一样本身并无价值,仅仅是一种商品所有权的凭证,可以给持有者带来一定的收入,因此,期货合约具有价格。期货价格就是期货合约进入市场以后通过期货市场的运作形成的。一般而言,期货价格由商品生产成本、交易佣金、结算费、商品保险费、保管费、商品流通费、交易管理费、税金及预期收益等要素构成。
商品生产成本是商品期货价格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商品期货交易最终是以现货商品的生产为基础的。在期货合约所规定的时间内,生产这些未来商品的生产成本同现货商品中的生产成本在价值量上不可能完全相等,甚至会出现很大差距,但其生产成本结构是完全一致的。商品生产成本是形成商品期货价格的底限。如果商品期货价格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生产者就不会投资于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商品期货交易也会丧失其现实依托而无法进行交易。
商品期货交易成本是指商品期货交易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因此,也成为商品期货价格的构成要素之一。商品期货交易成本主要包括交易佣金、保证金利息、结算费、交易管理费、商品保险费等。
预期收益也称为期货利润,是指商品期货价格与商品生产成本、商品期货交易成本、流通费用三者之和的差额。交易者是否能获得期货利润,取决于他在期货交易中所获得的期货价格与各项成本开支的差额。当期货利润为正时,表明期货交易者盈利,否则亏损。
按照商品期货价格的一般构成形式,商品期货价格可以表示为:
商品期货价格=商品生产成本+商品期货交易成本+期货商品流通费用+预期收益
期货价格是根据商品供求情况在交易所通过公开竞价形成的。作为期货市场的核心经济机制,一个规范成熟的期货市场价格可以较好地反映现货市场的供求趋势,达到提前发现未来现货市场的均衡价格,从而对现货生产、交换与消费起到事前调节的作用。相反,不成熟的期货市场价格可能完全背离现货基础,成为一种被市场资金力量炒作的抽象符号,产生恶劣的影响。
从市场特征的角度看,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具有各自的运行机制。在规范的市场条件下,现货价格取决于现货市场商品供求的对比;期货价格取决于期货合约供求的对比,各自在自己的市场中达到相应的供求平衡。作为一种衍生性产品,期货交易以现货市场为基础,虽然期货合约的交易大部分以平仓方式了结,无须实物交割,但合约期满日的实物交割作为一种纽带将两者紧密地联系起来。脱离现货交易基础的期货合约没有任何经济意义,期货市场价格更无从谈起。
现代意义上的市场是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有机结合体,综合、动态的期货价格发现有赖于现货价格的初步确立,脱离现货市场的期货价格犹如“无本之木”。有效率的现货市场形成的价格客观地体现了市场某个阶段的供求关系,并且成为确立期货价格的基础性条件。就现货市场本身而言,市场的供求对比关系形成了现货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是对现货供求状况的综合反映,供求与价格之间总是要达到某种均衡。但是,缺乏期货市场引导的现货价格不足以体现市场的内在要求,是一种相对割裂的、静态的、片面的价格,难以全面、动态、系统地反映高度发展的市场供求关系。
期货价格以现货市场某个阶段的供求关系作为基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形成对市场未来价格的预测。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在相互作用中共同“发现”了包含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综合价格体系。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反映了市场对未来某一特定时间现货价格的平均预期。在这个发现过程中,市场通过套利机制已将影响未来供求的因素通过这种内在的联系传递到现货价格中,并对现货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影响。同时,特定现货价格对应的市场供求关系是相应期货价格存在的基础,现货商品的储存与流通调节机制对将来的供求预期产生影响,期货价格在确立过程中受到了现货市场供求关系的约束。
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与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紧密相连,在具有充分市场流动性的条件下,期货价格的波动是由于实际的现货商品交易及其流通中的矛盾运动所造成的。当投机者对价格已经发生波动的现货商品的需求改变时,就会改变期货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原本源自现货市场的价格变动转化为期货价格的波动。期货市场具有杠杆作用,可以产生放大的交易量来改变期货合约的供求关系,从而使期货价格最终收敛于均衡价格。因此,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是市场有效性的一种表现,期货定价的本质就是对未来现货价格走势的预测,即对现货未来供求关系的判断。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