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重疾险,到底要不要“身故”责任?
发布时间:2021-1-7 16:34阅读:817
现在,越来越多的重疾险可以选择附加身故责任,好不容易看中一款重疾险,然后又要在是否附加身故责任这个问题上开始纠结。
如果不附加身故责任,没达到重疾的理赔标准就身故了,只能拿回很少的现金价值,那保费岂不是白交了?
但如果附加了身故责任,保费又会贵很多,万一是确诊重疾后不幸身故,只能二赔一,又觉得自己很亏。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这个困惑,今天,保哥就来为大家分析一下,买重疾险,到底要不要附加身故责任?
文章主要内容包括:
重疾险的身故责任有哪几种?
为什么要附加身故责任?
身故责任,赔保额or保费?
重疾险的身故责任有哪几种?
没有附加身故责任的重疾险,在保障期间,如果被保人身故了,一般只会赔付现金价值,也就是退保时能拿回的钱,重疾险前期保单现金价值是比较低的,可能交了几千块保费,现金价值只有几百块。
而附加身故责任的重疾险,一般有这几种选择——
1. 赔付已交保费:比如已交总保费是8万,保障期间内身故,赔付8万。
2. 赔付基本保额:比如保额是50万,保障期间内身故,赔付50万。
3. 赔付现金价值/已交保费:赔付两者之中的较大者,在保单后期,有可能出现现金价值大于已交保费的情况,这时候身故,赔付的是现金价值。
特别提醒一下大家,如果被保人是未成年人,出于道德防范,银保监会规定了未成年人的身故赔付限额。
不满10周岁,不得超过20万元;
已满10周岁但未满18周岁,不得超过50万元。
为什么要附加身故责任?
之前我提到过,不附加身故责任的话,如果还没有达到重疾的理赔标准就身故了,这时只能拿回保单的现金价值,在投保前期,这部分钱是非常少的。
我们都知道,重疾险所保障的重疾并不全是确诊即赔,还有实施完手术赔付、符合特定状态后赔付这两种理赔标准。
前段时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就《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集意见,要在之前规定的25种重疾基础上新增3种重疾,虽然还没有正式实施,但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

可以看到,确诊即赔的重疾只有恶性肿瘤、严重3度烧伤和多个肢体缺失这三种,其他的重疾还需达到特定的理赔条件,才能赔付。
我们以“脑中风后遗症”为例:

很多病情紧急的脑中风患者,可能短时间内就身故了,这明显不符合“脑中风后遗症”的理赔条件,如果没有附加身故责任,就是无法获赔的。
但如果附加了身故责任,在保障期间身故,自然是可以获赔的,虽然患者不幸身故了,但可以给家人留一笔生活费,从这个角度出发,还是建议附加身故责任。
但是,大家要注意,附加了身故的重疾险,需要额外支付对应的保费,如果预算本身就非常有限,附加身故责任后会影响重症保额的话,那还是不要附加这项保障了,买重疾险首先要保证保额充足,在这个前提下,预算允许的,可以考虑附加身故保障。
另外,重疾险中的重疾和身故责任,往往只能二赔一,也就是说即使附加了身故责任,如果已经赔付了重疾险保险金,那么身故就不会赔了。
以某重疾险条款为例:

这个特点也是大家需要了解的,如果你比较介意这一点,可以在重疾险之外再配置一款寿险。
身故责任,赔保费or赔保额?
对于想要附加身故责任的朋友来说,是选择赔保费?还是赔保额?
首先,要保证重疾保额充足这个大前提,然后,我们再根据自己的预算来选择配置哪种身故责任。
接下来,以某款重疾险为例,一起来看看保费差异: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能看出来,两种身故保障的保费差距还是挺大的。
如果预算不足,可以选择附加赔付保费的身故责任,预算充足的话,则可以选择附加赔付保额的身故责任。
总的来说,如果买重疾险附加了身故责任,只要在保障期间内,不管是罹患重疾还是身故,都能保证拿到理赔金,这样保障也会更全面一些,我们也会更安心。
因为重疾和身故二赔一的缘故,我建议大家可以再配置一份定期寿险,尤其是家庭支柱,这样的话,身故保障才能更加充足。
有其他的问题,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加我的微信沟通。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刚交了钱,过了几天发现自己有病了,在交钱支前真不知道自己有病
- 请问还没有过犹豫期怎么退保?
- 我在平安银行买的金宝宝5年期,还有二平,到期,有风险吗?
- 邮政银行的工作人员让我存了这样的产品:中邮鑫享一生E款终身寿险,当时选择的是一年交2万交五年第六年返利息。他说第六年可以把本金和利息都支出来。不知道说的是不是真的?我想问现在刚交了两个多月,能不...
- 万一保险公司破产了,还能拿到钱吗
- 你好老师,我投保的是太平洋金泰人生(C款)终身寿险(分红型),15年已交满,想退了,能全额退本金吗?
- 华夏南山松鑫享版终身受险五年买满后,多久可以退,求一个最新解答,麻烦解惑,感谢!
- 如果到第6年退保是按现金价值退钱的吗
-
期货精准多空信号指标,速领!
2025-02-06 15:38
-
期货量化自动交易,无需盯盘
2025-02-06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