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保险都出了什么大事?
发布时间:2021-1-4 17:07阅读:782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今天是2020的最后一天,2021年已经近在咫尺,这里先祝大家元旦快乐
2020,是特别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性疫情,让世界产生了诸多的变化。
奥运延期、城市封锁……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经历。
而我们的保险行业,也在这一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
这里,九尾君梳理了2020年保险行业发生的“大事件”,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2020,社保有这些新变化
1、医保改革:单位缴纳费用不再计入医保个人账户
2020年8月26日
国家医保局正式向社会公布《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医保改革意见。其中提到,单位缴纳的医保费用不再计入医保个人账户。
这项改革实施后,职工医保个账的钱会明显变少,看起来好像是吃亏了。
但是实际上,这部分资金并没有凭空消失,而是统一划入了统筹账户,用于门诊和住院的报销。
统筹账户得到扩充,医保就可以将更多的好药划进来,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
因此,这次改革并不是“剥削”,而是对医保账户结构的一次优化,有利于提供更加公平的医保待遇。
2、长护险试点城市增至49个
2020年9月
长护险,是指在被保险人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为其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被称为社保“第六险”。
2016年,长期护理险正式开始试点;2020年9月,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增至49个。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目前大部分家庭属于“421”模式,一对夫妻需要供养四个老人,经济负担很重。
长护险的开发和推进,将极大程度缓解家庭养老压力,减少年轻人的经济负担,是社保制度一项重要的改进举措。
3、延迟退休
2020年10月29日
中央委员会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目前,我国的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之后可能全部延长至65周岁。
目前,多地养老金账户已经收不抵支,延迟退休可以缓解养老金账户的压力。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延退最大的影响就是养老金的领取时间会延迟。如果对老年生活质量要求较高,可以考虑提前购买一份年金险或增额终身寿,用来补充养老。
2020,商业保险有这些变化
1、重疾新定义出炉
2020年3月31号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对重大疾病进行了重新定义。
新规的主要变化有以下几项:第一,原先的25种法定重疾,变成了28种法定重疾+3种法定轻症;第二,对部分重疾的理赔标准进行了调整,甲状腺癌被剔除重疾;第三,对3种法定轻症的赔付比例进行了限制,最高20%(后修改为30%)。
重疾新定义的发布,一是为了规范重疾定义,使之符合当前的医学趋势;二是通过调整病种目录,增加赔付比例限制(轻症),使保险金的分配更合理。重疾新规的实施,对整个行业具有正向推动力。
但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看,重疾险按新规执行,赔到手的钱明显就变少了,整体弊大于利。因此,建议配置一些旧定义的产品。
2、长期医疗保险费率调整,产品面世
2020年4月2日
保监会发布了一则关于长期医疗险费率调整的通知,主要对长期医疗险的费率调整规则进行了解释。这是监管层面首次完全认可“长期医疗险”,也意味着“终身医疗”时代或将到来。
5月,人保健康和支付宝联手推出了第一款可保终身的防癌医疗;而后,太平、平安先后推出保证续保15年和20年的百万医疗。
目前市面上保障期最长的百万医疗,已经达到20年,而防癌医疗,最高可保终身。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终身百万医疗,却仍然没有出现,主要原因是赔付风险过大,监管的态度较为谨慎。
目前几款保证续保期在10年以上的产品,保障性都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健康的年轻人不用急着替换,拿好原来的产品,慢慢等待终身医疗险的出现就可以了。如果年纪已经超过50岁,可以考虑替换为保证续保10年以上的产品。
3、特殊形态的增额终身寿横空出世
2020年年中
一种特殊形态的增额终身寿险横空出世,热度直接超过了年金险。
从本质上说,这种增额终身寿属于理财类保险。初期,它的身故保额并不高,但是每年会不断增长。而且中后期,产品的现金价值和身故保额基本一致,用户通过减保,取出部分账户资金,操作十分灵活。
年金险收益稳定,适合稳健理财的人群,但同时也存在锁定期长,不够灵活的缺点,不少人因此望而却步。
增额终身寿的出现,就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既有年金险稳定增值的优点,又具备很高的灵活性,可以作为稳健投资首选。
另外,从理财类保险的这次创新可以看出,保险产品形态一直在向用户需求靠拢,这也是市场充分竞争之下的必然趋势。
4、城市惠民保席卷全国
2020全年
惠民保,是一种普惠型的补充医疗保险产品,主要作用是补充医保的报销功能。
半年多前,还只有深圳、广州、南京、成都等十余座大城市有惠民保。而目前,全国已经上线了80多款惠民保,参保人数超2000万,而且普及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惠民保的形态上看,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上百万的报销额度,而且,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不限健康状况,看起来很划算。
但是,它也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它的保障性远不如百万医疗;另一方面,无论男女老少,有病没病,所有人的保费都一样,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对健康的年轻人来说,它的性价比并不高,选择保障更全面的百万医疗更划算。但如果因年龄过大,或者健康问题无法购买医疗险,那么惠民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5、定期寿险价格拦腰截断,再创新低
2020全年
近两年,定期寿险的价格不断下降,2019年和2020年分别创出新低。和两年前相比,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定期寿险,价格已经拦腰截断。
这两年定寿的价格不断探底,目前,明显已经亮出了地板价,几乎没有向下的空间。
因此,如果是两三年前买的定寿,替换成当下的产品会更划算;如果现在想要购买定寿,建议尽早下手,就不要抱着再等等看的想法了。
6
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
2020年6月22日
银保监会颁布了《关于规范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的通知》。
通知要求,从2020年10月1日起,保险机构必须对在自营网络平台上销售保险产品的交易行为进行记录和保存,使其可供查验。
投保流程可回溯,具体做法是把用户投保时的全流程通过录屏的方式保存下来,是对保险公司和消费者的双向约束。
流程可回溯,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互联网保险销售的规范性,对用户和保险公司而言,其实是双赢的。
7、旧版定义重疾险集体下架,保司推出择优理赔
2020年11月5日
重疾新规正式落地,此后上新的重疾险,将全部按新规执行,市场上原有的旧产品,最迟在明年1月31日前全部下架。
新规落地后,平安、国寿、信泰等保险公司,先后作出了择优理赔的承诺:旧定义的重疾险原则上按旧定义理赔,但如果新定义对被保人更为有利,可以按新定义理赔。
站在消费者立场上看,旧定义产品的整体保障性,明显好于新定义产品。
但是,新定义产品也有一些优点,比如部分疾病的理赔标准更宽松了,这就导致很多人在投保旧定义产品时有所顾虑。
保险公司承诺择优理赔,彻底打消了这种顾虑。目前来看,旧定义产品已经全面优于新定义产品。所以,在旧产品全面下架前及时配好保障,才是明智之举。
目前,国内的保险业一直处在高速发展阶段,相信在保险公司、保险从业者以及监管的共同努力下,保险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受益。
最后,希望2021可以扫去今年的全部阴霾,新的一年,可以迎来新的希望。
再次祝大家新年快乐!
有其他保险问题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加我的微信沟通。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2020年保险能买吗?现在保险的骗局还多吗?
2020年个人应该如何选择保险?
2020年保险应该怎么选择?我不太了解
2020年,给父母买什么保险好?
- 刚交了钱,过了几天发现自己有病了,在交钱支前真不知道自己有病
- 请问还没有过犹豫期怎么退保?
- 我在平安银行买的金宝宝5年期,还有二平,到期,有风险吗?
- 邮政银行的工作人员让我存了这样的产品:中邮鑫享一生E款终身寿险,当时选择的是一年交2万交五年第六年返利息。他说第六年可以把本金和利息都支出来。不知道说的是不是真的?我想问现在刚交了两个多月,能不...
- 万一保险公司破产了,还能拿到钱吗
- 你好老师,我投保的是太平洋金泰人生(C款)终身寿险(分红型),15年已交满,想退了,能全额退本金吗?
- 华夏南山松鑫享版终身受险五年买满后,多久可以退,求一个最新解答,麻烦解惑,感谢!
- 如果到第6年退保是按现金价值退钱的吗
-
期货精准多空信号指标,速领!
2025-02-06 15:38
-
期货量化自动交易,无需盯盘
2025-02-06 15:38


当前我在线
13371627795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