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降价呢?
发布时间:2020-11-26 16:56阅读:443
说下2件重要的事:
1、所有旧款重疾险,在1月31日会全面下架。2、新规下【第一款重疾险】已经出来了,意料中【保障减少】,意想不到【保费更贵】。
那谁家吃的第一只螃蟹?率先出了第一款新重疾险呢?值不值得买? 咱们重点来聊聊: 这款来头不小的重疾险,是横琴人寿承保的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
Ps: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2个行政区、广州、深圳、珠海、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个城市。 算是在一个重要试点吧。 之前银保监会,还特意对粤港澳大湾区制定了一套发病率表,数据也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发病率,低于全国水平,导致行业有谣言,说新重疾险会更加便宜。 然而,有点打脸了,咱们先来看看:
我拿新旧重疾险来对比,基本的产品责任,大家可以点击图片放大。 1、保费上看: A款新重疾险,保费就要七八千出头;保障稍微充足点的B款,女性要9000多,男性上万块钱,价格反而要比旧重疾险贵13%左右。 说好的降价呢???
2、保障上,有优势,也有劣势。 A款新重疾险,保障非常简单,接近“裸”,只保28种新定义重疾+3种轻症。 B款跟旧重疾险有点像,包含100种重疾(包括了法定的28种重疾)+18种中症+36种轻症。 新重疾险的优势在于,加了一些地域特色,增加了大湾区高发重疾的保障。
包括鼻咽癌;肝脏和肝内胆管癌;结直肠癌淋巴瘤;食管癌;胃癌;支气管和肺部癌;急性重症肝炎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这些正好是广东人高发的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 而劣势在于: 2款新重疾险,都不包含原位癌,毕竟这个病,在各家保险公司的理赔报告中还是比较高发的。 而且,新重疾险都捆绑了【身故责任】,这就导致保费蹭蹭蹭上涨,对于预算比较紧的小伙伴,不划算。
3、之前争议比较大的,新重疾险会比旧版理赔更加宽松吗? 旧版法定的25种重疾,增加到28种。 相对于老重疾,其中理赔条件变宽松的有6种,2种疾病变严格了,剩下的几乎跟以前没差别。
注意,红色字体变严格的2种重疾,如果是TNM分期I期或以下的甲状腺癌,新重疾险只能赔保额30%,旧重疾险仍按照100%保额来赔。 这次确实真有点失望,因为当时跟很多有购买需求的小伙伴聊,很多人都考虑要等新重疾险出来。 现在好不容易出来一款,没想到保费反而涨,保障反而少......
所以说,不要抱太大希望。
如果近期考虑重疾险,尽量在12月之前上车!因为1月31日,旧重疾险会全面下架。 不过大家也别着急买哪款,我整理了一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
A. 第一次买,还是最推荐超级玛丽3号MAX
选择保障到终身,看起来会贵点,但保障责任真的很全!60岁前如果得了重疾,会额外多送80%保额(也就是买50万,可以赔90万)。
在附加上癌症二次赔付,保费不会增加很多。
整体性价比目前市场上算是非常高的一款重疾险。
B. 如果是已经买过,要增加重疾保额,会推荐:大家保险的超惠保
它是目前只保障重疾,价格最低的,拿来增加重疾保额最合适。
C. 如果是在家里承担比较大的家庭责任,负责赚钱养家,每个月还要还房贷车贷,这种情况一定要保障更加全,否则一旦得重疾,对整个家庭影响是非常大的。
这种情况会更加推荐守卫者3号
得了重疾,它可以赔2次,而且是不分组的,不会降低理赔概率。
保障125种重疾,如果在前15年得了的话,会额外赔50%保额(买50万保额,会赔75万)。
相对超级玛丽3号MAX来讲,保障2次重疾的保费肯定是要高一点,但好在它可以选择保障到70岁/80岁/终身。
建议是先把保额买高,至少要达到50万,再考虑期限。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基金定投的钱可以随时取出来吗?会不会有什么损失?
- 我有5000元想开始做资产配置,除了基金,还有没有其他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可以选择?比如保本产品或者银行的新客理财?
- 我已经投资了一些基金,但是不知道怎么计算基金收益,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
- 我手头有1万闲钱,想在支付宝上买基金,是一次性买入好还是基金定投好?哪种方式收益更高?
- 我想学习投资理财知识,有没有比较靠谱的投资顾问或者理财交流群可以推荐一下?
- 听说人工智能对半导体行业影响很大,我想投资半导体行业ETF,但是又担心风险太高,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 我之前买了大额存单,现在后悔了,想提前取出来,不知道该怎么操作?会有什么损失?
- 我有10万资金,打算长期投资积累财富,想问问大家觉得投资A股的科技行业ETF好还是港股的恒生科技ETF好?
-
别再错过下一波行情!国泰海通眼中的2025“十倍股”摇篮在哪里?
2025-09-01 11:19
-
速看:9月重磅政策密集落地,1日正式执行,影响你的生活
2025-09-01 11:19
-
速领:50+基金理财必备工具,效率直接拉满!
2025-09-01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