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退休时间延长了?
发布时间:2020-11-19 11:18阅读:545
国家最新的十四五规划明确说: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讨论比较多的方案,有两个:
a.先把女性退休年龄,统一延长到60岁。然后男女一起延迟到65岁。
b.男女一起延长,女性步伐快一些,男性慢一些,最后一起65岁。
第一种直观感觉对女性不太公平,所以网上吵吵也很厉害。
我倒没啥感觉。
反正到我们90后这辈儿,退休年龄怎么都到65岁了,还可能更长。
现在社保的要求是交满15年,就可以领取。
所以,如果不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国家给的铁饭碗。
大多数打工人,也不是非要工作到65岁,你提前财务自由了,不上班也行。
对咱打工人来说,延迟退休,只是晚几年领养老金而已。
我还挺能接受的。
咱们现在的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50/55岁,还是上世纪50年代定下的。
那会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50岁不到。
现在,人均预期寿命已经到77岁+
以后只会越来越长寿,活到90岁,100岁也不是梦。
我就抱着这个坚定的信仰,我的曾祖和外婆,都是90岁+的老人。
人都越活越长了,晚一点退休也是合理的。
像美国,韩国,日本,很多国家的退休年龄都在65岁+。
看样子,他们也还有进一步延长的趋势。
大家都有一个不得不延迟退休的原因:人口老龄化。
简单说,不延迟退休,养老金就要不够发了。
很多人看新闻,可能没得感觉:现在的老人,每年领的养老金还在涨,咋会有压力呢?
有的。只是现在没有,我们老了就有了。养老金的发放,涉及到一个时间错配的问题。咱们现在交的养老金,不是给咱们以后领取,是给现在退休的老人领取。我们老了退休,则由当时的年轻人交,我们领取。
比较好的状态是:咱们每年交的养老金>领取的养老金。因此每年都有结余,并且持续增多,退休的老人也就不愁领取。
但根据社科院报告的预测:
咱们的养老金储备从2019年开始,一直增长,到2027年达到高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在8年后,也就是2035年,累计结余耗尽
就是说:2035年的养老金发放,完全倚赖于当年的养老金收取。
这就好比我要还房贷,每个月2万,我会存个60万做房贷储备,够还3年,就比较安全。结果我把60万花光了,只能靠当月的收入还当月的房贷。
这就会有风险。我当月的收入,不够咋整?有任何风险,都可能导致换不起房贷。到2035年,你多少岁?那一年,退休的人就会面临:没有养老金结余。能不能领取养老金,就看当年多少人交,养老金够不够。
按现在的生育率,那很可能是不够发的。
所以,必须要早做打算。国家想了很多办法,延迟退休就是其中一个。除此之外,还有鼓励生二胎,以房养老,让央企、国企划拨股权给社保基金。咱们的社保基金,现在吭哧吭哧赚钱,也是在为以后的居民养老做准备。
这么想一想:比起没钱可领,晚领几年,好像完全可以接受啊。还有许多人,好像对退休金抱着挺高的期待。
养老金的算法:隔壁老王的养老金,凭啥比我高?
以后养老金能领取多少,跟你现在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都有关系。
大原则依然是:交的多,才领得多。交的少,自然领得也很少。很多人喜欢瞎咋呼,好像自己能领取很多一样,可能到老了,会失望。指望着领取社保,就能过上体面,有尊严的养老生活,并不现实。
不如,趁着年轻努力工作,做好财务规划。有充足的保险,有商业养老金补充,有房子,有存款...老了也没啥可怕的,还是可以风流又自由。做广场舞舞台,最靓的崽。
ps:个人感觉,50岁还算年轻,不工作太可惜了。我成天鼓励我妈出去工作,
钱多钱少不重要,关键是能认识新的朋友,能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
家长里短的矛盾,也有个情绪出口。
50岁的更年期女士,不工作,成天待在家,就...蛮影响家庭和谐的。
今天就讲这么多,有其他保险问题不明白的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我微信继续沟通哦。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刚交了钱,过了几天发现自己有病了,在交钱支前真不知道自己有病
- 请问还没有过犹豫期怎么退保?
- 我在平安银行买的金宝宝5年期,还有二平,到期,有风险吗?
- 邮政银行的工作人员让我存了这样的产品:中邮鑫享一生E款终身寿险,当时选择的是一年交2万交五年第六年返利息。他说第六年可以把本金和利息都支出来。不知道说的是不是真的?我想问现在刚交了两个多月,能不...
- 万一保险公司破产了,还能拿到钱吗
- 你好老师,我投保的是太平洋金泰人生(C款)终身寿险(分红型),15年已交满,想退了,能全额退本金吗?
- 华夏南山松鑫享版终身受险五年买满后,多久可以退,求一个最新解答,麻烦解惑,感谢!
- 如果到第6年退保是按现金价值退钱的吗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18 18:07
-
从 ⌈销量第一⌋ 到公司 ⌈停工停产⌋ ,罗马仕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5-07-18 18:07
-
【能源赛道】可控核聚变为何成全球焦点?
2025-07-18 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