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J指标如何用才是正确的?看这一篇就够了!
发布时间:2020-11-16 16:34阅读:384
股市金钱遍地,这里充斥着很多令人心往澎湃的神话,也散发着让人心惊胆寒的血腥!在这个充满魔力的迷人市场中,利益的驱动使交易者对市场的认识陷于一种非理性状态,而屡犯错误。然而股市没有记忆,同类的错误总是不断地沉渣泛起,让人一犯再犯,步入深渊。
所以,弄清股市操作的通病,理解市场基本的教义,并以此为镜,将是有志走向成功的交易者不得不经常反思的问题。
【亏损是成功的成本和代价,学会控制,学会生存】
在充满竞争,充满风险的股市里,既没有常胜的将军,也没有常败的士兵。
炒股都要具备一个最基本的心态:坦然地面对亏损,在失败中学习技巧。
在投机交易中,不管交易者素质有多高,经验有多丰富,出现亏损的可能都是存在的。甚至对于一些习惯于使用交易系统的投资者来说,也难免会在一段时间内陷入困境。而且交易的时间越长,这样的困境就越难避免。赚与亏是市场走势客观涨跌的结果,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也不会因我们的情绪表现而改变。
有股市历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个专家百战百胜,没有任何一种分析工具次次灵验!
记住:我们是人,不是神!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会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面对的是变化的和运动着的世界,考虑不周,失算是难免的。
认定自己犯错是必然的,才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抛弃包赚的梦臆,才是有机会赚的前提。要正确对待亏损,首先要认清:人们往往会百密一疏。自己如果犯错误,必须勇于面对失败的事实。看错而有亏损是正常的;要正确对待亏损,其次就是严格贯彻“亏得起多少做多少”的原则,不要挪用主要事业的本钱,不要动用生活费用,而是以一部分闲钱来投资,亏了也无碍大局、无伤大雅,这样就不会有输不起、输不得的心理压力了。
我们总是希望找到胜率很高,赔率很大,回撤很小,交易次数很多,稳定性很强的系统,并将其视为投资的终极目标。虽然我们知道,上面很多指标都是互斥的,比如胜率很高的策略赔率都比较低,交易次数多的策略稳定性都比较差,期望盈利高的策略收益波动也都不小。显然,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我们还是在孜孜不倦的努力着。
投机的本质不过是大盈小亏,用整体的盈利抵消局部的亏损。实现的方式之一,便是利用一个系统,并坚守系统,利用严格执行系统来实现一执行,从而获得系统的概率优势。对于系统 易,重要的不是考虑单次交易的胜负,重要的是要去接受"她",接受"她"的好,自然也要接受"她"的不好,并矢志不渝。
大赚小赔是优秀策略的精华。往往赚的机会少,而亏的时候居多,但我们坚持这样一个策略,在正确趋势时短线分进加仓,赚钱时赚个够,赚取难得的大利润;方向错误时在合理仓位配置下及时进行止损,保证次次错误时只损失小小的本金。如此长期坚持不懈,坚持这样的思路不懈,可达到投机的至高境界。
如何看待“输”和“赢”?没人喜欢输,但为了赢,我们不得不输。如果把赢看成是收益,输看成是成本,重要的是收益减去成本之后还剩下多少。为了接受正负两种结果,你需要在内心找到一个适合你的特别的位置。在这个有利的位置,输和赢机会均等。这里提到的输和赢的机会均等不是从胜率上来说的,而是对输和赢的主观认识上把其放在平等的位置,正确和坦然的看待亏损,并视其为赢的必然过程和必要成本。
真正的赚钱秘诀,不在于精确预测市道转折点,因为通常那是神仙做出来的事,我们凡人不是神仙,真正的赚钱方法在于长线和加仓。要知道一般一段行情,不是极为激烈情况下,很难遇到短期内一气涨个50%以上的,拉升、回调,又拉升、又回调是一般常规走势,你真要在一个品种上一次赚取大量利润的话,首先得给它发展的时间,因此你需要耐心守侯;
其次,一般人操做都习惯于一次性买卖,就是买入一千股,卖出也是一千股,很多人只喜欢套住后往下加仓,用于摊薄成本。只少数人敢于在赢利时候加仓,并且就算在赢利时候加仓也很少人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加,往往是胆子大的被行情激发,临时兴奋追加仓位的,其实在你投入第一笔时,你就应该规划清楚,当趋势方向正确利润产生时,就要在适当的时机做加仓的操作,分兵渐进,在趋势不变时一笔一笔加仓,直到加到你分配给这只品种的资金用完为止,这样做,当你在赢利情况下,不断扩大赢利的仓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的主升段又被你拿到,最后卖出时你一次性全部卖出,这样虽然没有赚到全部的所有利润,但你在有保护,有计划的情况下,赚取了应该是主升段的大利润,这就造就了你的大赚。
再来说说怎么小亏,也就是策略中的止损该怎么做,其实止损的关键在于仓位设置,并不是止损位设置,试想,止损位这个具体的位置你怎么去测定它,技术支撑?政策低?技术支撑一个下面还有一个,你用那个?政策面今日可能已发生变化,领导层思路改变,还合适宜吗?其实做投机做重要的就是自己掌握主动,而不是被动接受,任何不是自己可以掌握的事都不是绝对的,从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看过去的思考也不一致,你眼里的支撑在别人那里可能就不算支撑,在同一个位置上也会引发不同的买卖倾向。所以,要做止损,就从自己承受角度出发是最好的,你一次能承受多大的损失,总资金的5%、10%或者20%?拿这个可以承受的亏损额除以你的买入股数,就是你的止损位了,比如一次最多可以损失1000,10元价位买500股,1000除以500等于2块,那么你的止损位就是8元,这是你可以承受的极限,而不是技术位支撑,心理支撑比其他什么都重要,也只有在心理承受范围内你才可以有效控制你的投资。
这样就看出仓位控制重要性了,因为亏损度控制下止损位可以跟随仓位发生变化,像上面例子,只买200股,1000的亏损度可以承受5元极限的下跌,这样就看你的具体设置方法了,止损位不能设太远,那就叫深套没有意义了,但是止损位也不能设置太近,随便一个波动就逼着你去止损,这样的止损有等于无,那么你就需要自己衡量了。
天生就是属于投机天才的在市场上是极其少数,每个人在做投机时都会不可避免受到人性的影响,人性不愿意让人轻易认赔,所以就经常被套牢;人性也不愿意让人将看到的利润再失去,所以抓到一点薄利就开跑不敢远视,我们每做一个正确的事,几乎都与我们的人性相违背,我们痛苦,我们选择远离痛苦,远离痛苦同时也远离了成功。只要市场存在,你就不可避免地不断犯同样的错误。所以,需要策略,需要制定一个策略来帮助我们,克服人性的弱点,把策略提升到你操作的最高准则,用执行策略来养就你的习惯,最终达到控制自己,战胜自己,在投机市场上,你更多的是与自己作战,当你连自己都可以战胜的时候,也就再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将你难到!
所谓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系统性范畴的一个概念)。交易做到最后,就是做人与道德。
交易是对人性的磨练。磨练人的意志,也磨练人的宽容,一个意志不坚的人或者一个完美主义的人是很难在长期的交易中生存的。一个交易做的好的人,做人方面应该也会有其优秀之处。
往往能容人之小过,守己之大义。若非这种处世之道已融入其人性深处,其很难在长期交易中维持一颗平常心,也就很难长期生存下去。
人们是通过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潜能以及与市场步调一致而赚到钱的。
KDJ作为最古老的指标之一,它在各个交易软件的指标列表中都占据着一席之地,下面给大家讲一下KDJ指标:
一、KDJ的原理剖析
我们先从KDJ的公式入手,研究一下它的工作原理。
KDJ的公式如下:
RSV:=(CLOSE-LLV(LOW,N))/(HHV(HIGH,N)-LLV(LOW,N))*100;
K:SMA(RSV,M1,1);
D:SMA(K,M2,1);
J:3*K-2*D;
参数N默认为9;参数M1和参数M2默认均为3。
这是交易软件的公式,我们一条一条把它拆开来分析。
我们先看最后一行:“J:3*K-2*D;”
这一行的意思,就是在描述“K线”和D线之间的距离。只不过,为了更加明显,“K”线值放大了3倍,D线值放大了2倍。如果有兴趣,把3换成2,把2换成1,效果也是一样的。不过,没有默认的这个明显。同样换更大的倍数也行,但这会导致J线的幅度变得更加夸张。在显示上不是那么成比例,也就是说,不那么好看了。
所以,从简化的角度讲,描述“K线”和D线之间距离的J线就可以被忽略掉了。那么KDJ指标就变成了KD指标。
我们再来看“K线”和D线。
在公式中,不难看出。D线就是“K线”值的加权移动平均。“K线”是基础。
而“K线”则是RSV的加权移动平均。
可以看出,要想理解透KDJ指标,最根本的是要明白RSV在算什么。只要明白了它,就能够洞悉KDJ指标的一切秘密了。
我们来看看,RSV到底是个什么鬼。
别被RSV那一条长式子吓到。它要表达的意思就是N根k线从最低点(区间最低价)到最后一根k线的收盘价(最终收盘价)的价差占这N根k线最低点(区间最低价)到区间最高点价差的比例,然后放大100倍。
看不明白没关系,我们看张图:
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RSV就是在算“三角”代表的价差占“方块”代表的价差的比值。也就是占百分之多少。
如果最后一根k线的收盘价就是这几根k线的最高价的话,那么这个比例就是1。也就是说,RSV这个数据本身是在0到1之间的。公式后面乘以100,是将其扩大了100倍。这样就可以把百分比转变成一个指数的形式。让数据在0到100之间变化。
不难看出,K和D两条线比RSV线要平滑很多,而且,这两条线也是始终与RSV线步调一致的。
这主要就是得益于平均算法了。我们通常用的移动平均线也是比价格的波动要平滑很多的,而且是始终跟随价格的步调。
好,KDJ的原理我们清楚了。
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KDJ指标为什么会对拐点反应灵敏,但却在牛熊市中总是钝化。
二、KDJ的利弊
我们上面了解了,KDJ本身是在描述一个比例。
这个比例中的分子部分是,一段行情的最低价,到最后一根k线收盘价的价格差。
而分母部分,则是这段行情最低价格,到这段行情最高价格的价格差。
如果,这段行情的最高价就是最后一根k线的收盘价的话,这个比例就会是1(也就是RSV值是100)。
我们不难看出,KDJ之所以钝化,主要就是因为价格持续的上涨(下跌也一样),造成RSV的值维持在高位不变。
当分母变化不大,而分子变小的时候,RSV就会出现迅速的衰竭。
这个现象就是KDJ对拐点敏感的原因了。
在强势的单边行情中,收盘价通常距离最高价都比较近。这导致了,分子部分总是很大(甚至接近分母)。而当行情出现些许的调整。也就是,收盘价偏离最高点稍微远点,就会让分子部分迅速减小,造成指标值的调整。
换句话说,就是此时价格的涨跌对指标的影响是不对称的!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当市场处于牛市或熊市的时候,KDJ指标总是出现“钝化”的现象。
可以说,KDJ在追求快速锁定拐点的时候,反而无法客观去描述行情的力度了。而这种所谓的“钝化”就是我们在熊市抄底抄在“半山腰”;牛市“卖飞”在“半山腰”的原因。
而且,这种“钝化”是不能被利用的。
有种观点是,当KDJ指标出现钝化的时候,就意味着单边市来了。但问题是,你怎么就知道后面它什么时候不钝化了呢?比如这样:
KDJ指标的特性就是快速锁定拐点。如果坚定的跟随这一特性,那么在单边市场中,就会出现极大的不适应。而如果跟随它的钝化去操作,那么它“快速锁定拐点”的意义不就不存在了吗?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使用KDJ呢?
三、区分市场的特征
通过我们上面的分析,我们完全可以将KDJ指标分类到“震荡类指标”中去。它在震荡行情中,能够快速的捕捉到震荡箱体的拐点时机。在震荡过程中的正确率是很高的。
但由于它对拐点的过分敏感,使得他在趋势行情中极其不稳定。
我们知道,交易大幅盈利的秘密在于捕捉大幅度的价格差。也就是,在牛市中坚定的持仓才能够获取大的利润。
当牛市出现的时候,市场的整体波动幅度增大、波动率上升。此时行情的动能极强。在这种市场背景下,类似KDJ这种震荡类指标都不应该继续使用了。而是,应该转用均线、MACD等趋势类指标。
只有适应市场的节奏,才能跟随市场获利。
这一点在快速下跌的熊市中是同样适用的。我们这里就不赘述了。
需要指出的是,界定市场状态虽然是难度比较大的工作。但从市场的成交量、市场参与者的热情等等方面都能够对其有个定性的判断。
当股市的情绪极其高涨(比如从来不关心股市的人都来问股市信息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敏锐的意识到,震荡类指标要停用了!
如果实在区分不了市场的状态。那么,我们最好还是选择避开个股。去选择券商等机构发行的投资产品。让专业的人去处理市场的判断问题。我们只需要考虑到产品的特性和最大风险就可以了。
这样,我们既不需要操心费力地去判断行情,也不会错过市场所给出的收益。同时在考虑好产品风险的情况下,投资风险也在可控范围内。
对市场走势特征进行观察与感悟,多方位、多角度地磨练自己
或出于对金钱的追逐,或基于对奥秘的探索,自从有了投机市场,人们就一直在孜孜地追寻:如何才能正确地预测市场趋势?
通过探寻,人们将分析市场趋势的方法大致归结为两大类,一曰基本分析,二曰技术分析,当然,由于不同的市场有着不同的运行环境,因此,这两类方法在不同的市场运用起来也就表现出不同的侧重和不同的特征。
作为市场实战交易者,我也曾沉湎于这两方面知识的系统学习和自我总结,并由此深深地感受到这种努力对市场交易的帮助(如政策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市场整体格局和交易战略进行把握。
而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则常常可以在敏感的时间和敏感的位置提醒交易者“市场趋势或许会发生改变”),但是,市场的交易实践却也使我自己得到一个这样的个人结论:
“对市场走势特征的观察与感悟,是进行趋势预测和交易布局的更加有效的方法”,因为,“市场走势特征”常常在更客观、更实在、更直接、更具体地诉说着市场的趋势方向,相反,我个人却感到:基本分析“长于战略而短于战术、精于全局整体的布局而拙于具体进出的安排”
而“波浪理论与江恩理论测市”尽管大师辈出,但由于其立论基础“自然法则”是基于“市场之外”的玄妙因素,这就使我只敢将它们作为趋势预测和市场交易的辅助工具,而不敢作为自己进出市场的决定性依据!
如果说传统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相当于培养武术中剑手内功的话,那么,对“市场走势特征的观察与感悟”则更多地决定了剑手出剑与防守的技巧、角度、方向、力度等更具体更实际更临战的内容。
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炒手,需要我们多方位、多角度地磨练自己,而“对市场走势特征进行观察与感悟”无疑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加敏捷、更加客观、更为实际、也更有战斗力!
识股,如识人性。
复杂的不是股票市场,而是善变难测的人性。
股票交易市场体现的往往都是最直观而又最本质的东西,某只股票涨了好像可以找出很多看起来很恰当的理由,但是如果仔细推敲的话又会觉得每一个理由都显得很牵强,始终找不出一种期望中的可以只赚不亏的科学理论。
价格的每一次波动都是包含了市场所有交易者交易观点和交易行动之后的结果,所以,在有限认知的角度的层面上,复杂的反而不见得是有效的,再复杂的数学固执选股模型最终还是要归结到市场情绪上面,只有在市场交易者恰好也认可的情况下,它才会是有效的,因此,在交易市场中,任何一个复杂的市场模型并不带有神奇的魔力。
市场的问题,终归还要放到市场里面来解决,所谓的市场万象,无怪乎的都表现为看起来捉摸不透的一涨一跌里面。
其实,对于这些涨跌的表述一根均线加一根k线足够了,但是很多交易者,尤其是刚刚进入交易市场的交易者却希望或者本能的把市场复杂化了。
交易匠人:你是把炒股想的太复杂了
有句话来形容读书时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的过程, 对市场的学习过程也是大概的类似,交易技术上的学习,遍学百家,不如用好一说,而交易心态的养成和修炼更是一个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过程,这是层次的提升,不是认识的退步。
很多时候,对于交易市场的顿悟也许只有这认识上的一步,但是对大多数交易者来说,这一步走的已经足够艰辛,甚至整个交易生涯都迈不过这一步。
一个很有趣的心理现象:有的时候我们把某件事或者物说的很简单的时候,大家往往不会相信,当时把同样的一件事物炫酷的包装之后受信任程度则大大提高,事物还是那件事物,即使这件事物本身假的有多么的离谱。
这还不是个别现象,广泛的存在于所有人身上,并且在股票交易市场表现的特别典型,其原因大概在于人类本性中与生俱来的对于未知的恐惧,因为不知道结果是好还是坏所以会本能的在虚弱的内心上绑上很多复杂的东西得到一些宽慰。
市场改变不了混沌,交易者只能改变自己的主观臆测
投机,没有捷径,也没有所谓的弯路,不过是绝大部分的的交易者始终走不通的一条心路,只是还是那绝大部分的交易者一直试图在寻找捷径而已,这错了!虽通罗马的路不止一条,但是没有一条路是不需要吃苦和付出。
每个交易者都会经常并且随时被市场教训,人总是这样,被教训的越深刻,越发会变得保守和求稳,不敢冒险的前提下逼着自己去找可以解决困境的捷径,以为这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这跟画地为牢没有太大的区别,在一个风险与收益并存的行业里,你试图避开风险,也就摒弃了收益,所以这个市场上充斥的零风险交易诀窍之类的秘籍最是没用,所有的交易方法,操作策略以及资金管理都是交易者在收益与风险的博弈中可以得到一个风险收益比占优的概率结果。
市场改变不了混沌,这是客观事实,交易者只能不断的改变自己的主观臆测,这经常与情绪相悖,行情在震荡,交易者的情绪同时也在波动,或反向,或正向,所谓一个世界顶级的模拟盘高手比不上一个最蹩脚的实盘交易员,说的最有道理,预测不会产生盈利或者亏损,只有实盘进场才会。
在所有最害人的情绪中,贪婪与恐惧最甚,这两个极端的情绪,就像是心态天平上两端的砝码,伴随着牛熊转换,不为外人所知的影响着每一个交易者的决策,极端的情绪最容易产生超越心理承受力的压力,熊市的恐惧杀跌,牛市的贪婪抢筹,足以让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变得像刚开始懵懂的认识这个世界的小学生。
恐惧的最直接结果是,交易者不敢站在市场大众的对立面上,在别的行业业已成规矩的大多数人的意见或许的确可以决定产生正确的结果,但是投机交易不是这样,因为这个市场压根就没有规矩可言,所有的走势都是市场惊慌失措的结果,看似科学的分析往往得不到准确地结果,认为人性难测,所以,很多别的行业的精英进入投机市场也压根玩不转,甚至比别人败的更彻底,典型的经验主义害死人。
基本面分析或者技术理论的确可以给交易者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上给所有出乎意料的行情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你不能指望他可以预测市场的所有意外状况,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发生意外,思维不同步,认知有差异,注定了交易只能选择独行,别人的方法可以欣赏,但是很难学为所用,所以注定只能以自己为友,要想完善情绪控制力,只能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认知,对交易哲学的理解,所以在很多交易者看来,优秀的交易员都不谈技术,只会说些跟交易不着边的东西,其实他们都说了,交易如修行,无论是北禅渐悟还是南禅顿悟,其最终的不过是要有一套交易理念。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