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中单次赔付 多次赔付,很多人都选错了!
发布时间:2020-11-12 15:08阅读:1087
根据国家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人的一生中患有重大疾病的可能性高达72%。
2019年数据显示重疾理赔占比最高的人群主要集中在41~50岁,近3年,31~40岁的人群重疾赔付占比逐年升高。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重疾人群在5年内得到治愈的生存率是越来越高。当重疾不再是“绝症”,而是一种“慢性病”,为自己配置一份重疾保障尤为重要。
重疾有单次赔付重疾和多次赔付重疾两种,单次赔付重疾险和多次赔付重疾险两者一言不合就开始battle,两者真开始掐架,谁能C位出道,还是说皆大欢喜呢?
01单次赔付
单次赔付,顾名思义就是发生重疾保险公司只赔一次,合同就终止了,以后要是再发生任何疾病保险公司都不管了。
单次赔付重疾险价格低,用较少的保费就能获得高保额和高保障。在保额相同的情况下,单次赔付的重疾产品在价格上确实比多次赔付的要便宜很多
我们都知道恶性肿瘤是高发重疾,如果担心单次赔付的重疾险赔付后没有保障或者担心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等,可以附加二次恶性肿瘤,即配置单次赔付+附加二次恶性肿瘤的配置。
-
适合人群
1、追求经济适用型的人群,用少的钱撬动高保额的杠杆。
2、预算比较有限的群体,比如经济压力比较大的家庭、刚毕业的年轻群体,建议单次赔付买够保额。如果预算有限还勉强去买多次赔付重疾保额通常不会很高。
3、年龄较高的群体,这个年龄买多次赔付的价格会贵很多,用上多次赔付的概率不大。
-
缺点
1、得过重疾在想买重疾险就一个字:“难”,未来再次的病很可能出现保障缺失。
2、对于小孩子来说,人生还很长,在年纪比较轻的时候患病或者得病治愈率比较高,在未来比较漫长的生命周期里再次得病的概率也是比较大的,对于单次赔付的产品而言就不太适合了。
02多次赔付
多次赔付简单的理解就是重疾赔完一次,还能再赔,合同继续。
顶配版的话还可以附加癌症二次赔付。如果第一次得的是癌症,第二次不管是不是癌症都能赔。而如果第一次得的是非癌重疾,第二次德癌症还是其他别的重疾都能赔付。
-
重疾分组&重疾不分组
重疾多次赔付还能分为:重疾分组和重疾不分组两种。
不分组:重疾A赔完,重疾A不会再赔第二次,剩下的不是重疾A的还可以赔。
分组:把所有的重疾疾病进行分组,分到同一组的重疾能赔1次。也就是说,假设重疾A和重疾B被分在同一组的话,重疾A赔付了,就没重疾B什么事了,但是其他组的重疾还是能再赔的。
我们把高发重疾分散着分组能获得理赔的概率就越高。
-
多次赔付,赔付越多越好吗?
人的一生有没有可能发生5、6次重疾?其实哪怕是1次重疾,对一个人的身体来讲就已经是重创了,又有谁能坚持到6次呢?注意,是重疾,而不是普通疾病。
所以说,有些产品宣传称能够赔5次甚至6次,但真的很难实现赔付5到6次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几个疗程下来之后,谁能抗的住呢?
-
适合人群
1、追求充足保障的人群且预算较高。
2、有家族重疾历史,或对身体状况感到担忧的人群。
3、小孩子,生命周期长,可以趁年龄小费率低,保费便宜早点将保险配置齐全。
4、女性,由于女特殊的生理构造,像甲状腺癌、乳腺癌发病几率还是比较高的,女性疾病的5年生存率也比较高。
-
目前,我国的平均寿命是75岁。现在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都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人均寿命预期延长这是很正常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罹患重疾的风险概率逐年增加。战胜疾病,需要的就是大量的金钱和精力,这是迟早要面对的,要尽早考虑。
-
部分重疾不致命,在治疗过程中更容易诱发其他重疾,得过重疾的人更要重视重疾险的保障,好多重疾尤其是癌症,经过治疗后,复发、转移、扩散的风险也是几率很高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得过重病的人身体的免疫力难免下降,再次罹患疾病的概率也比普通人要高。
-
当你罹患重疾了之后是很难再投保重疾险来获得保障的,有重大疾病记录的人,大概率会被保险公司拒赔。所以,多次赔付的价值,只会越来越高。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新手小白想搞点长期投资,手里有3万块,是定投宽基ETF好,还是配置一些债券基金好啊?求抄作业!
- 家人们,定期存款到期了,不想再存银行了,有5万块怎么配置资产能慢慢增值啊?求分享经验!
- 听说现在利率下行,存款不划算,有没有适合我这种稳健型投资者的低风险投资组合啊?
- 现在这“资产荒”的情况,我是家庭支柱,选银行理财产品还是货币基金更合适啊,能保证收益稳定不?
- 存款到期了,想找个比存款收益高的稳健投资,看网上理财排行榜靠谱不?
- 最近理财风险有点让人担心,银行的稳健型理财产品和债券基金比,哪个更靠谱,风险更小呢?
- 我有房贷和孩子要养,银行定期到期了,有没有比存款收益高一点,又比较稳健的理财产品推荐啊?
- 市场上安全的资产太少了,现在买国债是最安全的选择吗?利息能跑赢通胀不?
-
打工人/宝妈/退休族必看!国泰海通2025理财“专属方案”:你的身份决定买哪款
2025-06-30 17:17
-
2025财富榜 “逆袭者” 图鉴:从茶饮到 AI,这些企业家如何狂飙突进?
2025-06-30 17:17
-
2025年下半年行业趋势展望,都隐藏着哪些机遇?
2025-06-30 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