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会公报:统筹全局,突出重点
发布时间:2020-10-30 11:28阅读:390
创新是现代化的核心,科技发展强调自立自强。《公报》尤其强调了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排名所有措施的首位。而对于科技发展方式,也不仅仅是引进国外科技,而更多强调了“自立自强”,与2035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形成了呼应。
虽以内循环为主,但双循环相互促进。《公报》多次强调了国内市场的广阔性,“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消费率预计将逐渐提升。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将带来新的改革红利,我们预计或将有利地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降低城乡差异,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但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闭关锁国”,国际市场仍然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双循环是相互促进的。我们预计国际商品、服务、技术、资本等都将受益于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统筹安全和发展。《公报》要求“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拓展了发展的范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及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安全”对于“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而“安全”的范畴也在不断拓展,“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以产业链安全为例,对于中国来说,虽然近年来整体上对于全球价值链的进口依赖度逐渐降低,但是部分初级产品和关键技术的进口能否得到保证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
后续关注《建议》和《规划纲要》全文发布。根据“十三五”规划的相关时间节点,11月初或将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文,202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审查和批准《规划纲要》并在人大表决通过后发布全文。
创新是现代化的核心,科技发展强调自立自强。《公报》尤其强调了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排名所有措施的首位。“十四五”目标中也要求“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体现了产业链整体升级的愿景。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面临人口红利消退、金融周期压制等不利因素,需要转变增长动力来源,由以往更多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转变。而对于科技发展方式,也不仅仅是引进国外科技,而更多强调了“自立自强”,与2035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形成了呼应。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11
-
@你,炒港美股交税了吗?
2025-07-28 13:11
-
豪门百亿财产争夺战背后,信托到底是个啥?
2025-07-28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