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板块当前配置机会如何,是否超跌了?
发布时间:2020-9-7 15:19阅读:328
板块观点:医药本周波动中表现相对弱势,但也没有出现较大问题,符合我们的判断,对医药我们认为要做思路转换,看结构性机会。近期驱动医药半年大牛市的核心变量在逐步发生变化,正在从【疫情带来的医药的确定性的比较优势叠加流动性宽松引发的医药板块结构性大水漫灌】到【估值高、持仓高带来增量弱化】,主次变量强弱在不断变化,根源在于市场担心整体流动性问题及疫苗提前获批引发行业比较跷跷板变化问题。我们仍长期看好医药板块,政策仍然不用担忧,经历5年政策、产业及资本共振,淘汰赛下的医药估值体系重塑完成,对硬核资产估值我们觉得贵有贵的道理,站在当下时点,近期转换思路,从【医药泛科技】向【医药优质高增速】及【医药硬科技】转化,同时随着国内复苏,选股若能具备【黄金四季度】(今年Q3及Q4环比高增长,明年Q1及Q2同比高增长)特征为更好。
一、影响今年医药走势的变量发生变化了么?近期驱动医药半年大牛市的核心变量在逐步发生变化,正在从【疫情带来的医药的确定性的比较优势叠加流动性宽松引发的医药板块结构性大水漫灌】到【估值高、持仓高带来增量弱化】,主次变量强弱在不断变化,根源在于市场担心整体流动性问题及疫苗提前获批引发行业比较跷跷板变化问题。
(1)短期来看海外疫情依然不乐观,国内散点式局部小爆发未来可能是新常态,但整体可控,因此医药的确定性比较优势还在,但市场认知已经钝化。
(2)近期市场担心的流动性问题,让结构性水位高、估值高的医药板块略有压力。(2020Q2,全基金的重仓医药持股占比为17.37%,环比提升2.68个百分点,剔除医药主题基金后主动型基金的重仓医药持股占比为14.59%,环比提高1.79个百分点,考虑到7月份医药的亮眼行情,整体医药仓位并不低,这让医药潜在增量资金在逐步弱化。)
(3)疫苗获批预期愈演愈烈,板块间比较优势跷跷板效应预期亦在演绎。从俄罗斯疫苗、CDE新冠疫苗审评审批意见、美国对于疫苗态度以及疫情带来的疫苗迫切性角度综合考虑,新冠疫苗大概率会牺牲一定科学性而提前上市。
二、如何理解刚刚发生的第三批集采?如何理解政策?政策已不是医药板块主要影响因素,可阶段性选择性忽略。
(1)第三批集采落地,医药并没有整体反应,验证了我们之前的判断,市场对政策影响已有学习效应、已经钝化。
(2)今年政策走向和预期有边际变化,但市场经过几年的学习认知预期差在逐步缩小,后续也勿需担心政策对板块有整体性。近期我们看到了一些政策边际收紧,比如生物制品集采、医保存量独家品种“可能性谈判”、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推进、打击医药商业贿赂近期重点提及、第三批集采落地、部分高值耗材全国集采有望启动等,但在经历了2015年药监局供给侧改革和2018年医保局支付变革之后,医药行业控费方向政策的大政方针已定,市场已经有学习效应,勿需担心政策对板块有整体性。
(3)买医药买的是什么?买的是健康需求长期持续释放带来的长期确定性成长!结构优化后政策免疫赛道会越来越多!我国医药行业正处于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早期,医疗健康需求快速释放,我们莫要担心一过性政策扰动对其长期确定性影响,另外我们观察到医药也展现出了很好的结构性,政策免疫新兴赛道刚刚崛起,处于快速成长期,需求超高速成长让我们面临可能超过10年的医药黄金期。
三、如何理解医药的高估值?逆向剪刀差+优质资产稀缺性带来的资产荒将长期持续存在。医药从2015年以来已经完成了估值体系的转化,从【当年PEG估值法】切换到了【淘汰赛下的基于赛道价值的稀缺硬核资产的远期价值前置估值法】,这是政策、产业及资本共振的结果,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医药经历了疫情下的结构性大水漫灌,即使潮水退去,我们认为硬核资产估值逻辑仍然不会发生变化,贵有贵的道理!
(1)GDP处于增速下行阶段,而我国医药产业又处于成长早期阶段,存在逆向剪刀差。医药长期广阔空间带来的持续高增长预期(尤其是一些新兴高景气赛道)使医药行业必将享受超越历史的估值溢价率,市场对于医药估值容忍度在中长期维度会变得更高。医药优质标的因其稀缺性,估值方式已经从【当年PEG估值法】切换到了【淘汰赛下的基于赛道价值的稀缺硬核资产的远期价值前置估值法】。
(2)未来医药估值的分化愈演愈烈,硬核资产高估值将成为新常态。医药近5年持续处于“淘汰赛”的进程中(资本市场优质资产出现的速度慢于因政策产业变革而淘汰的速度,市场进入几年维度的“医药优质资产荒”),同时考虑资本市场长线资金逐步增多(从2020年Q1持仓来看,有7个公司的沪(深)股通持股市值已超过公募基金重仓持股市值,已经成为很强的稳定剂),在未来,医药硬核高估值有望成为新常态,只会波动不会消失。非硬核资产由于配置分歧,波动会较大,这轮估值可能会被拉高,但长期存在压力。
四、配置思路:当下时点要转换思路,从【医药泛科技】向【医药优质高增速】及【医药硬科技】转化,同时随着国内复苏,选股若能具备【黄金四季度】(今年Q3及Q4环比高增长,明年Q1及Q2同比高增长)特征为更好。具体如下:
(1)稳健思路:自下而上寻找【医药优质高增速】,如九洲药业、普利制药、博腾股份、健友股份。或【低估值增速上行】,如恩华药业、太极集团等。
(2)弹性思路:自下而上寻找【医药硬科技】,疫苗如智飞生物、沃森生物等;CXO如药明康德、凯莱英、药石科技等;眼科如兴齐眼药、昊海生科;。
(3)硬核资产:看中短期,市场有向核心资产聚集的需求,看长期,考虑优质赛道的硬核龙头白马长期成长确定性和优质稀缺性,看持续溢价下的市值演绎,如:贝达药业、康龙化成、长春高新、恒瑞医药、老百姓、大参林、益丰药房、华兰生物、迈瑞医药、爱尔眼科、我武生物、通策医疗、片仔癀、康泰生物、金域医学、泰格医药等。
(4)其他长期:我们覆盖并长期看好的标的有,丽珠集团、司太立、乐普医疗、美诺华、健康元、科伦药业、安科生物、东诚药业。
风险提示:1)负向政策持续超预期;2)行业增速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盛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疫苗板块当前配置机会如何,是否超跌了?》及公开信息,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完整版报告内容为准。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