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攻”失利后,原油还有没有“后招”
发布时间:2020-8-11 15:59阅读:170
油价之所以能突然发力,其实逻辑也很好理解,只不过这些看多的逻辑被市场压制了太久没有得到释放。目前,宏观市场不确定性比较强,但整体而言还是偏多为主,基本面维持强势支撑价格上行,技术面当前处于振荡格局,等待市场选择方向。这种情况下,宏观和基本面因素都支持价格上行,那么多头发动一轮攻击也就顺理成章了,只不过宏观利空的因素持续萦绕在油市上方,最终上攻失败。
具体而言,当前市场的恐慌程度已经超越了历史上绝大对数时期,在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中美两国博弈加剧,特朗普不断在各种问题上挑衅中国,更加剧了这种紧张程度,也使得投资者更加谨慎。特朗普除了除了制裁中兴、华为之外,又开始封禁TikTok和微信,蓬佩奥提出的“清洁网络”计划是中美科技对抗升级的又一个表现。美国无礼关闭中国领事馆将其蛮横霸凌嘴脸表现得淋漓尽致。蓬佩奥表示要将中国的手机应用、云计算、通信、海底电缆等全部从美国禁止和清除。
可以预见,在美国大选之前,中国因素仍将成为美国政客拉拢选票的工具。这种宏观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是未来原油交易过程中最不可控的风险。
美国近期表现得蛮横无理,但也并不是说美国在中国的问题上就会一直对抗下去,我们都知道特朗普的票仓有一部分在农业州,其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会比较高。从蓬佩奥前一段时间再提中美第一阶段协议来看,特朗普还是想极力争取这部分农业州的选票,而争取这部分选票最好的办法就是敦促中国大量采购美国的农产品。所以特朗普现在既想在抗疫的问题和农产品购买的问题上与中国合作,又想在科技上打压中国。因此,我们要密切注意中美关系走向,一旦出现缓和,对于原油市场和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强有力的利好支撑。
2018年的时候,特朗普就曾在贸易的问题上极力打压中国,逼中国妥协,现在这种极限施压的策略又开始上演了。我们都知道,“贸易战”时期中国应对从容,有效地化解了美国的攻势,从被动防守变为主动进攻。当前在中美对抗的问题上,美国其实没有后路,但是也没有绝对的信心能够打赢中国,所以各种极限施压就会轮番登场。
我们也承认,中国在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上处于劣势,比如科技、金融支付等。但是从长期来看,我们还是坚定地认为美国的计策必将失败。从内循环到国内国外双循环来看,中国其实已经做好了应对美国极限施压的准备,因此未来美国再怎么出“幺蛾子”,我们也不必恐慌,现在时间在中国这边。
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当前美国市场以及全球市场流动性充裕,本周美联储继续超预期购买国债支持经济刺激政策,美元指数最低已经达到92.5,美国十年期国债价格也早就突破了近15年来的高点,两年期国债价格也达到了历史高点,这种市场状态下油价居然在区间内小幅波动,本身就说明市场存在一定的问题。
今年与2008年大放水时代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2008年全球经历的是经济危机,从而引发了其他领域的变量,而今年市场经历的是公共卫生事件,由于疫情的发酵,引发了经济上的巨大问题。经济危机可以通过经济刺激来改善,但公共卫生事件只有疫苗出现,才能够彻底解决问题。因此今年全球放水的力度如此之大,但是大宗商品从低价反弹之后稳住了,并没有像2008年那样出现大幅上涨。
另外,美国股市近期维持强势,纳斯达克指数创出新高,道琼斯指数奋力上攻,这是资金对于流动性的乐观预期也是对于未来经济恢复的乐观预期。我们发现,近期美国股市与原油价格的关联度非常高,因此短期只要美股不出现大的问题,原油价格就不存在大幅下行的基础。在美国不断释放流动性刺激市场以及特朗普维持股市上行的目的仍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美股短期之内很难看到下跌的迹象。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投资又怕高风险?中信证券盘点下半年“稳稳的幸福”板块
2025-09-15 15:02
-
iPhone17 为何“挤爆牙膏” ,仍然难破增长困局?
2025-09-15 15:02
-
指标类、切线类、形态类、K线类和波浪类等技术分析,都是什么意思?
2025-09-15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