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行业周报:抗疫和集采仍是行业主旋律,围绕相关领域布局
发布时间:2020-7-27 11:42阅读:346
券商融资融券开通条件:
(1)股票账户近20个交易日日均资金在50万以上(现金,股票)
(2)有半年以上的本人股票账户操作经验
(3)通过风险评估测评
(4)个人信誉审核通过
满足以上条件可以携带本人的身份证和银行卡到开户券商营业部办理融资融券开户
不满足融资融券开户门槛想做融资的,可以使用证券公司免费开户平台,通过证券公司寻找证券公司开户免费开户,按证券公司开户要求限制,在线办理即可操作,可以快速实现证券公司开户炒股需求,有需要可以联系我详细沟通,可以按要求办理创业板开户。
带量采购对品种竞争格局具有明显重构作用。第三批带量采购中销售规模靠前的品种有卡培他滨、莫西沙星氯化钠、二甲双胍、甲钴胺、来曲唑、非布司他、头孢地尼、缬沙坦、替格瑞洛、环孢素、阿那曲唑等。这些品种样本医院销售额都在 4 亿元以上,实际市场规模 20 亿元以上,且大部分原研企业市占率较高。应重点关注集采给大品种相关企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7 月 23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0 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强调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任务》提到,加强药品和医疗防护物资储备,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同时,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新冠肺炎新增患者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完全“零增长”,疫情或有小幅反复的可能。为防止疫情大面积反复卷土重来,有效的防控措施必不可少。新冠检测为疫情防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防止疫情发生再一次大面积扩散,国内外新冠检测的需求均会上升,新冠检测相关企业业绩会有大幅增长。同时,疫苗作为疾病预防最有效且最具经济性的方法,亦将成为未来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重点。除对新冠疫苗研发的支持外,此次政策还提出做好冬春季流感防控工作。疫情使得更多居民关注流行性疾病的预防,流感疫苗等产品的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行业观点:集采成为常态,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将趋于钝化。这周,第三批集采品种名单公布,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0 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也提到深入扩大集中采购。集采或将成为下半年医药行业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首先,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对带量采购政策预期已较为充分,且在目前医药行业整体估值高企背景下,低估值的仿制药龙头短期内具备一定的估值修复空间。同时,一些光脚企业可能通过以价换量实现弯道超车。建议关注华海药业等。从中长期看,我们仍然建议紧抓“抗疫”和“自主定价”两大主线。
投资策略:紧抓“抗疫”和“自主定价”两大主线。 “抗疫”主线:器械领域,建议关注迈瑞医疗、鱼跃医疗、海尔生物。诊断领域,建议关注达安基因、硕世生物、安图生物。疫苗领域,建议关注智飞生物、华兰生物等。自主定价主线:创新领域,建议关注凯莱英、药石科技、微芯生物、东诚药业、科伦药业。消费升级领域,建议关注正海生物、通策医疗等。
行业要闻荟萃:1) 7 月 23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0 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 ;2)基石药业 PD-1 抗体被美国 FDA 授予孤儿药资格;3)健康元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获批上市;4)嘉和生物 geptanolimab 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行情回顾:
A 股:上周医药板块上涨 0.80%,同期沪深 300 指数下跌 0.86%;申万一级行业中 12 个板块上涨,16 个板块下跌,医药行业在 28 个行业中排名第 8 位;医药子行业 4 个上涨,3 个下跌,其中涨幅最大的为生物制品行业,涨幅 4.41%,跌幅最大的是医疗器械,跌幅 0.90%。
港股:上周医药板块上涨 0.34%,同期恒生综指下跌 1.02%;WIND 一级行业中 4 个板块上涨,7个板块下跌,医药行业在 11 个行业中排名第 5 位;医药子行业 2 个上涨,其余全部下跌,其中涨幅最大的是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上涨 6.18%,跌幅最大的是香港制药,下跌 1.83%。
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公司风险:公司经营情况不达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平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生物医药行业周报:抗疫和集采仍是行业主旋律,围绕相关领域布局》及公开信息,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完整版报告内容为准。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