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破新高,玉米还要疯到何时?
发布时间:2020-7-24 16:27阅读:198
近段时间以来,玉米市场一直备受关注,由于供应偏紧导致现货价格持续走高,为此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开始向市场投放临储玉米,而市场的持续火爆也使得临储拍卖一直维持高成交高溢价。不过虽然拍卖成交量很多,但实际流入市场的玉米并不多,这也就使得玉米价格持续攀升,期货价格也受市场情绪带动连续上涨,今日更是涨至4年来最高位,报收2240点,上涨53,涨幅为2.42%。
玉米市场异常疯狂,相关部门被约谈
近日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获悉,该纪检监察组立足职责定位,突出政治监督,针对4月份以来国内稻谷收购价格上涨、市场价格波动等问题,约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粮食交易协调中心、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主要负责人,了解稻谷等原粮市场基本情况、价格波动原因、形势分析和应对举措,督促做好粮食保供稳价各项工作,并特意谈到要坚决打击恶意炒作、囤积居奇等违规违法行为。
自春节后玉米价格就开始不断上扬且保持高位,为此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从5月28日开始向市场投放临储玉米,每周投放量约在400万吨左右,到目前已经投放了9周,成交率几乎为100%,前8周拍卖成交总量为3197.4076万吨。
最新消息,7月23日第九轮拍卖结果出炉,计划上市交易国储辽宁2015年玉米313073吨,成交313073吨,成交100%,最高价格2240元/吨,最低价格2060元/吨,成交均价2138元/吨。
此轮拍卖又是全部成交且平均价格上涨幅度惊人,可以看出几乎每轮拍卖的成交价都要比上一轮价格要高,这也就说明市场对拍卖的玉米是来者不拒,有多少买多少根本不在乎价格。
而面对异常火爆的市场,国家也连续发声要给玉米降降温,从上调临储拍卖保证金并提前交款日期到将小麦、稻谷定向销售给饲料厂等一系列政策出台,但玉米价格非但没有被抑制反而越涨越高。部分地区的深加工企业更是频频提价,而这些已然超出了正常的供需水平。
新玉米即将上市,供应压力能否缓解
当前玉米价格的疯涨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受资本炒作影响,二是市场认为目前玉米处于供应短缺供小于求的状态。资本炒作我们暂时不谈,主要来看第二个原因。
截止 7 月 22 日,广东港口内贸玉米库存 12.2 万吨,较去年同期的 49.7万吨减少 37.5 万吨,减幅 75.45%。另外,在北方产区,有部分贸易商看好后市存在捂粮停止出货的现象。虽然暂时来看,玉米确实处于供应短缺的状态,但玉米毕竟不是稀有物种,有自己的生长周期,而新季玉米也开始陆续上市。7月底两湖地区玉米上市,8月华北地区玉米上市,随着新玉米的上市叠加一二轮拍卖最后出库日期已到,未来玉米供应不足的压力将会得到缓解。
但还需要关注的两点就是,受政策及种植利润影响,市场预计新季玉米产量持平或微降,而今年天灾不断,未来玉米生长是否会受影响值得关注;另外如果国内种植出现问题,那么进口玉米将备受关注,而当前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偏高,进口方面是否受影响也需要关注。
未来需求多被看好,实际恢复仍需时间
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及非洲猪瘟影响,国内养殖业惨遭打击,但随着国内疫情的多已好转,养殖业正在不断恢复。据天下粮仓数据,截至6月份全国月度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697955头,存栏环比增长4.66%,这也是连续第十个月增长,截至6月全国月度生猪存栏量为21055517头,月度环比增长3.79%。
对应生猪存栏的持续恢复,玉米的饲料需求继续好转,另外生猪利润的反弹也给玉米饲料需求带来支撑,但年度看基数小导致产能恢复较慢。再看禽料方面,在养殖利润不断下滑的条件下,蛋鸡产能较上半年预计下降,肉禽预计较上半年持平,饲料需求恢复仍需要时间。
综上所述,随着新季玉米的上市以及临储拍卖的集中出库,未来玉米的供应问题或将得到有效缓解,而市场的不断追涨将有可能面临风险。短期来看,玉米价格的火热或将引来政策性 调控,追涨风险将会不断加大所以还需谨慎;中长期来看,玉米供应开始回升,市场热度也会有所下降,届时玉米价格可能会出现回调。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