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点评A股大跌:看清三大现象 中长期行情不悲观
发布时间:2020-7-17 09:42阅读:404
7月16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回调,其中沪指下跌4.5%,创5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市场情绪多变,牛市与熊市之间,好似只隔一根大阴线。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当日市场的三个显著特点值得重点关注。同时,近几日急跌是前期急涨后的正常调整,不必过于悲观,而调整正为投资者提供了中长期布局的机会。
三大现象引关注
7月16日A股回调走势超出市场预期,从盘面上看,有三大现象引人关注。
现象一:北向资金连续三日净流出A股。数据显示,7月14日至16日,北向资金净流出金额依次为173.84亿元、27.06亿元、69.20亿元。这是3月23日沪指反弹以来,北向资金首次出现连续三日净流出。分析人士指出,北向资金连续净流出,更多受短期因素和市场情绪的影响。基于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A股处于相对较低估值水平的大背景,海外资金中长期进入A股市场是大势所趋。
现象二:中芯国际“回A”首日成交金额达479.7亿元,不仅占科创板总成交额近50%,还在A股单只个股成交额历史上处于较高水平。市场由此担忧,中芯国际A股上市后形成“抽血效应”。不过,与近期两市动辄超1.5万亿元的成交额相比,这种担忧实属多虑。
此外,市场还担心中芯国际会步中国石油后尘,上市即高点,从而带动行业整体估值下行。东北证券策略分析师邓利军表示,此种可能性不大,这主要由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决定:中国石油在2007年11月A股上市,正处于周期行业的景气顶点,此后传统周期类行业基本步入下行区间;目前,国内半导体行业在政策支持下,仍处于景气度持续上行过程中,上市即见顶的可能性较小。
现象三:贵州茅台大跌近8%,拖累整个白酒板块。五粮液、酒鬼酒、泸州老窖等10多只白酒股跌停,并对A股核心资产板块的市场情绪形成压制,同时中信证券、恒瑞医药等权重股出现明显下跌。对此,市场人士认为,核心资产板块个股出现一定调整分化,其背后原因各异,投资者须根据具体公司的行业背景和自身发展前景,以长期投资的理念看待股价的短期波动。
总体来看,16日两市呈现个股板块普跌态势,跌停个股数超200只,市场恐慌情绪升温,下一步A股走势会如何演绎?
中期向好格局不改
客观看,7月以来,A股涨速确实过快。在大盘上涨过程中,部分行业换手率较大,估值抬升明显。
对此,方正证券策略分析师胡国鹏表示,目前的下跌是前期急速上涨后的一波正常调整,不必过于担心。从历史上来看,在一波大的牛市行情中,情绪推动成分较大,因此调整大多较为剧烈,如2007年5月底、2009年8月,2015年1月底和2019年3月初。
“从事后看,这些调整均为投资者提供了布局的机会,市场上涨趋势仍会延续。”胡国鹏称。
那么,支撑A股中期向好的因素有哪些?
中信证券表示,政策驱动基本面修复、A股在全球配置吸引力提升、宽松的宏观流动性向股市传导,三大因素将共同驱动A股上行。
“我国资本市场未来面临有利的宏观环境,那就是‘宽信贷、低通胀、弱增长、强改革’。”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我国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在很多方面迈出了非常大的步伐,对资本市场长期和短期均形成重要支持。一方面,改革将加速,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步伐会加快,有利于提升A股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经济复苏态势明确,增量资金将持续入市,市场向好基础不变。此外,货币环境相对宽松,流动性有保证,市场整体乐观情绪有望延续。
四主线掘金
A股中长期向好趋势明显,市场预期当下调整或是“黄金坑”。在此背景下,现阶段该如何布局?
胡国鹏表示,调整中可重点关注低估值大金融板块阶段性补涨和成长科技行业长期产业趋势演进的配置机会。一是大金融板块目前仍处于较低估值水平,经济复苏逐步确认,大金融仍有机会;二是部分产业演进趋势明确的科技领域,可在调整中布局,如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
兴业证券表示,展望后市,维持“蓝筹搭台,成长唱戏”的看法。首先,在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中,科技成长(云计算、新能源车、半导体链、游戏)有“唱戏”机会;其次,把握低估值地产周期等蓝筹绩优核心资产龙头,特别是地产景气链条(家电家居建材)、工程机械和水泥等;最后,受益于本轮资本市场改革,作为重要载体的龙头券商。
粤开证券策略研究表示,目前市场热情已被点燃,经过反复博弈之后,A股有望走出长牛行情。配置方面,可重点关注以下四条主线:首先,医药股半年报预喜率高;其次,科技股景气上行,具备长线投资机会;再次,国企改革提速,有望成为牛市新风口;最后,半年报预喜率较高板块及低价股的投资机会。
证券时报:A股回调促市场风格均衡 机构吁投资者保持理性
7月1日至16日,A股市场在经历了9个交易日上涨之后,最近3个交易日突然杀跌。昨日,A股市场大幅回调,上证指数大跌4.5%,击穿3300点,直逼3200点,创5个多月来最大跌幅;深证成指跌破13000点整数关,中小板、创业板跌幅均超过5%,A股一日蒸发约3.5万亿元市值。两市超过3500股下跌,其中254股跌停。
北上资金净卖出69.2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23.71亿元,深股通净卖出45.49亿元。本周以来北上资金已合计净卖出201.59亿元,为历史第五大单周净卖出。
有机构分析师表示,经过调整后的指数将进入相对健康的状态,市场风格也会更加均衡。不过,近期市场短期上涨过快,对应风险偏好与情绪指标都已处于高位水平,股票相对债券的吸引力在近期也出现较大程度下降,海外经济和疫情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建议投资者保持理性,关注内外部环境变化。
基本面不支持A股持续大跌
尽管两市成交量已连续两天大幅萎缩,不过仍在万亿元之上,这也是两市成交额连续第11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市场大幅回调原因来自多个方面。首先是杠杠资金的快速流入,上周融资余额激增1347亿元,这是历史上唯一一次融资余额单周增长超千亿元,远超2015年牛市巅峰980亿元的周净流入纪录。杠杠资金助涨又助跌,2015年牛市和之后的暴跌早已证明了这点。
其次,中芯国际昨日上市交易,开盘95元,但开盘后快速回落,一度杀至最低80元。中芯国际的高开低走带动整个科技股板块大幅回调,特别是港股中芯国际暴跌25.23%,更是令市场承受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中芯国际单日成交金额480亿元,加上近期新股发行速度明显加快,本周一度出现一日8只新股申购的罕见现象,市场担忧IPO引发抽血效应。
不过,基本面并不支持A股持续大跌。昨日统计局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二季度GDP增速达到3.2%,明显好于此前市场预期。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也表示,二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8.4%,较一季度(下降10.8%)回升明显,外商投资预期和信心稳定趋好。另外,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居民存款累计增加8.3万亿元,同比多增1.5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降,使得A股市场的配置吸引力凸显。
此外,虽然市场大跌,但并没有出现资金大规模撤离的迹象,有机构资金反而趁市场调整之际,大幅买入半年报预增股。
投资者需保持理性
银河基金经理郑巍山认为,本次回调可能较为短期,这一轮的科技周期或将持续。站在当前时点来看,市场行情形势较为明朗,市场较坏的时刻或已过去,下半年或有不错的投资机会。
融通逆向策略基金经理刘安坤分析,国内的经济增速已触底反弹,流动性大体处在宽裕状态,股市仍处在较良好的中期宏观环境中。经过调整后的指数将进入相对健康的状态,市场风格也会更加均衡。
汇丰晋信首席宏观及策略师闵良超表示,昨日并无明显利空因素,倾向于认为回调是市场快速上涨后的波动加大所致。当前市场的机会仍然大于风险。从经济基本面而言,经济未来两个季度会延续复苏的趋势,有望在下半年迎来估值修复的行情。
南方基金也表示,在中国抗疫成效领先全球的背景下,从全球资产配置角度看,中国权益市场具备较大吸引力,外资长期流入A股的确定性较强,股票市场和公募基金赚钱效应带来居民资金加速入市,对市场中长期保持乐观的观点不变。但近期市场短期上涨过快,对应风险偏好与情绪指标都已处于高位水平,股票相对债券的吸引力在近期也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海外经济和疫情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建议投资者保持理性,关注内外部环境变化。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在基本面如期复苏背景下,政策的天平会向防范金融风险一侧倾斜。但全球经济仍然较弱,财政和货币政策不会短期转向、过于收紧。整体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仍然有利于权益市场,无需过于悲观。
“市场这几天调整比较多,一方面是前期市场过于亢奋,调整是正常的,另一方面,我们依然看好股市,期待3500点。”花长春说,“整体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仍然有利于权益市场,机构和家庭配置也利多股票市场。此前股市虽然很亢奋,但杠杆并不高,系统性风险不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27
-
本周打新日历!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27
-
为什么粮食ETF会上涨?
2025-05-26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