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逻辑策略:库存结构和基差演变左右货源驱动下跌节奏
发布时间:2020-7-1 10:35阅读:158
摘要:
一、需求缩量是现实,预期兑现时间跨度内下跌随时可能兑现;1、需求现实缩量下降寻找季节性底部水平;2、预期需求不假,兑现之前的货源压力远超市场预期。二、货源压力不断显现,社库拐点预示货源驱动正式开始;1、货源结构下压力远超预期;2、库存增速和增幅是压力级别的先行指标。三、基差演变节奏看,收缩难,扩大易;1、基差迹象收缩只能靠政策等不确定变量刺激; 2、基差扩大演变看,期货下跌兑现的概率最大。正文:6月即将收尾,回顾6月的行情演变,可谓“纠结中的焦灼”,按照4月开始的需求增量演变的特点,需求峰值确定之后没有增量,所以预判6月 上涨很难有上涨的动力,也因为需求驱动收尾,货源驱动酝酿初期,预判价格有深度调整或下跌的风险,实际走势只能看为高位震荡调整(个人倾向于震荡筑顶,虽然跌幅有限);因为之前的上涨结构和市场情绪,所以多头心理优越感大于空头;再加上矿石和焦炭的轮流补涨刺激,但螺纹未出高点也说明结构开始偏空;钢材社库拐点确定,价格驱动正式进入货源驱动结构,只是货源驱动级别看库存;货源驱动结构中基差靠期货下跌进入“止缩后,再酝酿走扩”结构;行情进入震荡下跌的节奏螺纹领跌,矿石补跌决定跌幅(若有政策影响供求规模,将及时做调整)。按照之前的推导,整个7月都已经推演过;本文重点看一下货源驱动题材和情绪变化,以及基差结构预示的螺纹期货下跌节奏。一、需求缩量是现实,预期兑现时间跨度内下跌随时可能兑现;需求的峰值拐点预判是5月下旬,明确拐点是厂库增加之后;随后需求基本上震荡走弱,因为前期集中复工和赶工,增量呈现快速递增结构(库存也因为下降加速);而一旦需求季节性下滑也必然会如此,初期降幅小但会不断扩大;简单总结需求,目前需求收缩寻找季节性低成交平台,但是距离下半年需求增量还有一个多月的跨度,所以价格没有下跌则维持震荡,一旦下跌,短期加速风险不得不防。1、需求现实缩量下降寻找季节性底部水平; 今年需求不同于往年,工期晚,叠加上集中复工和赶工,所以高需求维持的时间长,这就是价格维持高位区间震荡时间长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就是矿石等炉料借助货源题材的补涨刺激。按照需求的演变节奏看,销售瓶颈已经兑现,市场销售6月很难有增量,且呈现震荡收缩的状态;后面需求继续延续下滑状态,采购不积极会进一步倒逼上游的销售压力(尤其是期现是否叠加透支需求);按照成交节奏看,单日放量(或连续放量)会进入缩量,持续缩量会再次放量,大增量没有明显的改观;因此,需求看不到增量所以7月需求还有继续下滑的预期。2、预期需求不假,兑现之前的货源压力远超市场预期。当下需求规模水平比较大,但后面下滑是可以确定的,在需求季节性探底阶段;目前市场情绪和资金对下半年有预期没有问题,按照个人的需求推导,下半年的需求亮点有三个,这个没有问题;但是季节性下滑阶段,需求端午节前略有补货,节后1-2个交易日有补采的预期,但是不具备持续性,一旦再次下跌,我认为单日成交哎7月可以预见会跌破18万和17万两个关口,能否继续收缩就看价格跌幅。预期不差,但是7月的累库结构下,顶着货源再次积累的矛盾,靠预期题材抗跌,不具备持续性,一旦出现崩溃就是下跌加速的信号,不得不防。从需求的角度看,无论下半年需求如何快和大,但是下半年的时间有限,如果不倒逼产量下降,下半年消化库存的结构压力一旦崩塌不可忽视。所以,需求季节性演变和库存拐点预示需求驱动已经完全阶段,短期继续上涨只能靠产业外的政策或题材干扰刺激,若没有干扰题材,需求驱动结束就预示货源驱动开始,也就是结构回到4月初的状态。
二、货源压力不断显现,社库拐点预示货源驱动正式开始;
货源结构分析和推导已经在之前文章详细罗列过,货源驱动开始就是下跌的起点,下半年需求增量的支撑力度,取决于目前货源下降的规模和级别;也就是之前多次提及的产量下降的方式,要么政策干预产量,要么就是价格下跌压缩利润倒逼产量减产和限产,目前的环保都是市场的炒作,影响行情节奏,缺影响不了结构。1、货源结构下压力远超预期;
对于市场的货源结构,从产能结构看,2016年钢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起点就是推高下游的成本,化解上游的产业风险,也就是倒闭带来的区域金融风险,但是目前风险解除;同时货源结构发生根本上变化,目前钢厂的产能规模和生产系数都是近几年的高位,所以有利润的情况下,减产都是炒作价格的理由,货源充裕的结构压力迟早会兑现一轮下跌行(拖得时间越久急跌、大跌的风险越大)。
另外,国内产能调整的几年,不仅国内产能增加、输出的产能也在增加,再加上出口下降的国际产能的增加规模,目前国内货源结构压力远比市场预期的要严峻,这都是很好的解释下跌理由(只要有行情就会出现);另外,产能大是一个利空压力理由,另外就是下游降成本是一个情绪风口,只是目前没有释放(可以参考上周宏观结构解读)2、库存增速和增幅是压力级别的先行指标。
需求驱动转弱是厂库的拐点,货源驱动的拐点是社会库存增加的起点,端午节前已经出现,所以货源的结构压力开始加码。
按照货源的结构看,钢厂产量大,需求在下滑,一旦下滑短期加速(实际需求的下滑,后面就是悲观情绪的阶段),库存增加的速度快,幅度大。所以库存题材就两个阶段:一是库存拐点初期的绝对值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比如杭州的库存拐点之后已经到达105万吨的水平,这个高库存如何消化,如果需求没有实际需求,只是靠预期的情况下,要么减少货源输入减产,要么低价压制区域外货源输入,要么就是期现货打压期货获利,降价销售;二是库存规模增幅一旦加速,一旦后面库存规模触及往年的冬储规模,不排除悲观情绪突然爆发,因为往年的高库存有一年的两个旺季消化,今年下半年消化高库存和大产量,所以我认为库存矛盾没有释放之前,期货做多的风险越大越做空的风险。整体看,货源的结构压力不会改变,货源驱动的起点就是社库的拐点,今年的社库比往年高200万+,所以短期即便有反弹,下跌结构也不会改变。三、基差演变节奏看,收缩难,扩大易;基差的演变基本上遵循一个思路,无论是扩大还是收缩,谁主导谁驱动,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后面基差的扩大靠期货下跌的概率远大约靠现货。
首先现货需求短期没有增量,预期无法解决库存进入增库的矛盾,销售压力期间的资金回笼的每一个关口都是风险;其次库存想再次持续下降的概率很低,后面有再次 扩大预期,所以货源压力有增无减;最后,需求看不到实际增量+库存增加,那么高产量结构下,货源沉淀速度要快于往年,所以结构压力也比往年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基差是某一特定地点某种商品的现货价格与同种商品的某一特定合约价格间的价差 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

基差是某一特定地点某种商品的现货价格与同种商品的某一特定合约价格间的价差 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

您好!期货基差交易策略是一种利用期货市场中的基差变化进行投资的方法。基差是指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差值,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基差的变化来判断市场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以下是一些...
基差的定义,什么是基差?
您好,所谓基差,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现货价格与同种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货合约价格间的价差。基差=当日现货价格-当日期货价格。例如,2011年7月29日江苏地区铜...
库存结构和基差演变左右货源驱动下跌节奏
摘要:
一、需求缩量是现实,预期兑现时间跨度内下跌随时可能兑现;1、需求现实缩量下降寻找季节性底部水平;2、预期需求不假,兑现之前的货源压力远超市场预期。二、货源压力不断显现,社库拐点预示货源驱动正式开始;1、货源结构下压力远超预期;2、库存增速和增幅是压力级别的先行指标。三、基差演变节奏看,收缩难,扩大易;1、基差迹象收缩只能靠政策等不确定变量刺激; 2、基差扩大演变看,期货下跌兑现的概率最大。正文:6月即将收尾,回顾6月的行情演变,可谓“纠结中的焦灼”,按照4月开始的需求增量演...
黑色逻辑:货源驱动结构下的反弹难持续
摘要:一、需求季节性底部尚未确定,预期支撑难改短期弱势;1、需求季节性下滑是事实,货源沉淀是利空的关键;2、出梅是季节性底部,高温仍压制需求增量。二、货源驱动逻辑的焦点是库存,结构压力看产量规模;1、库存规模大是事实压力,库存矛盾积累有“时间”特征;2、产量规模压力是下跌的基础,供应便利影响行情节奏;三、产业联动符合货源驱动特点,基差博弈看资金情绪拐点;1、矿石等炉料弱势源自需求下滑和货源结构变化,力度看材;2、基差正常修复走止缩—后扩大;跨期价差视为先行指标。正文:7月第一周的行情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