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又有大事!一大批A股涨停了
发布时间:2020-6-29 16:21阅读:350
无人驾驶真的来了!
受滴滴首次开放自动驾驶服务消息影响,今天(6月29日)无人驾驶板块集体走强,截至午间收盘,天泽信息、路畅科技、双林股份先后涨停,中科创达涨8.67%,星网宇达涨7.84%。
滴滴首次开放自动驾驶服务
6月27日,滴滴出行首次面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通过滴滴App线上报名,审核后就能在上海测试路段免费呼叫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试乘。滴滴目前上海的开放测试道路覆盖了汽车会展中心,办公区、地铁站和酒店等核心区域。滴滴出行首席运营官孟醒表示:“到2030年,滴滴出行的平台将拥有100万辆全自动的无人驾驶汽车。”

但无人驾驶技术要真正应用到实际道路上,恐怕需要比原本预期更长的时间。英伟达汽车事业部高级总监Danny Shapiro对媒体表示:“自动驾驶的复杂程度远超几年前所预期的。”
目前滴滴的自动驾驶打车还处于道路测试阶段,为了安全起见,滴滴会在自动驾驶的车辆上配备安全员,以便随时应对突况,接手自动驾驶的车辆。目前滴滴已经在苏州、北京、美国加州等地取得了道路测试资格。
自动驾驶早就已经不是一个什么新鲜的技术了,特斯拉早在自家的Model 3上实现了辅助自动驾驶,特斯拉CEO马斯克还称将会在2020年底前推出完全无需人为管控的无人驾驶技术。而滴滴早在2016年开始就建立了自己的无人驾驶团队,在中美两地拥有400名工程师。滴滴还建立了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安全护航中心,能够实时监测车辆与路况,并协助给出相应的指令。
滴滴首次开放自动驾驶服务消息一出,有网友直呼“网约车司机要下岗啦?”更有网友忧心“自己会成为小白鼠”。


对此,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回应称:司机有温度的服务并不会因新技术出现而消失,自动驾驶也会给网约车司机创造新的职业和岗位。
无人驾驶,科技巨头的必争之地
无人驾驶正在成为科技巨头的下一个技术必争之地。
此前据第一财经报道,特斯拉也看好无人车队未来巨大的盈利空间。如果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车主就可以选择在车辆闲暇时间将车辆接入特斯拉的无人出租车网络,使其成为一台无人出租车。特斯拉CEO马斯克今年早些时候表示:“今年年底,自动驾驶汽车将在道路上行驶。”宝马和戴姆勒汽车去年达成协议,目标是到2024年将自动驾驶汽车推向市场。
上周五,亚马逊宣布收购无人驾驶技术公司Zoox.Zoox的主要技术应用场景就是无人驾驶出租车,知情人士透露,亚马逊收购Zoox可能花了近20亿美元。获得了无人驾驶技术之后,亚马逊将能与谷歌、苹果、特斯拉等硅谷巨头相抗衡,同时也能参与到汽车厂商的生态圈当中。
“未来单独的自动驾驶企业越来越难有生存的空间,一定要有落地的场景。”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沈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亚马逊有着非常好的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双方形成了互补。”
6月28日,沃尔沃宣布与Waymo达成战略合作,Waymo将成为沃尔沃汽车集团以及旗下品牌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合作伙伴。双方目标是将Waymo Driver技术应用于沃尔沃出行专属的全新纯电车平台上,最终提供网约车服务在内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6月23日,奔驰与芯片巨头英伟达宣布共同研发一款车载计算系统和人工智能AI计算基础架构。这一系统计划于2024年在奔驰的下一代车型中推出,届时自动驾驶功能将能够升级。
英伟达正在打造一个全球广泛的自动驾驶生态平台,聚拢行业内的汽车制造商、一级供应商、卡车制造商、传感器供应商、Robotaxi公司和软件初创公司等。上个月,包括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小马智行(Pony.ai)、Canoo和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都宣布加入英伟达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开发汽车。
在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汽车强国已经被纳入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智能汽车强国发展战略。
今年3月发布的《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报告(2019年)》报告显示,对过去一年13家企业在京开展自动驾驶路测的情况进行了披露,包括百度、小马智行、丰田、腾讯、蔚来、智行者、滴滴、四维图新、奥迪、戴姆勒、北汽新能源、美团等企业都参与了自动驾驶测试。
该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各企业进行自动驾驶路测的总里程超过104万公里。2019年全年测试总里程达88.66万公里,较上一年度增长577%,测试车辆为73辆,其中40辆可载人测试。
其中百度Apollo以52辆测试车以及75.4万公里新增测试里程成为年度所有测试企业中投入测试车数量最多、测试里程最长的企业。Apollo占北京市总投入自动驾驶测试车辆超过70%。
滴滴IPO前的背水一战?
去年7月,市场传出滴滴正在寻求至多为20亿美元的融资消息,此次滴滴首推开放自动驾驶服务,也被业内视为滴滴IPO前的最后一战。作为与出行联系紧密的新技术,滴滴的自动驾驶被业界寄予厚望。
自2016年开始,国内网约车市场日趋饱和,滴滴也滑入了增长的慢车道,甚至到了2019年出现了些许下滑。据Talk Data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滴滴在过去十二个月内乘客和司机端APP使用量分别下降了5%和2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150万存银行一年利息多少?2025年最新利率对比+高收益理财指南
2025-04-08 16:56
-
亲测有效!2025年打新股如何才能100%中签?
2025-04-08 16:56
-
2025年证券公司新客理财哪家高?(附理财收益计算器)
2025-04-08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