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首次!土耳其宣布用人民币结算商品,东南亚跟进
发布时间:2020-6-24 13:59阅读:436
近期,人民币国际化捷报频传,参与了更多全球商品交易的结算领域。
土耳其宣布用人民币结算商品
根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土耳其中央银行当地时间19日对外发布消息称:所有于本月18日通过该银行支付从中国进口商品费用的公司,均以人民币进行结算。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这是自2019年中国和土耳其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后,土耳其首次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土耳其央行表示,以人民币结算将“进一步加强土耳其与中国之间的金融合作”。
6月20日,土耳其电信巨头Turk Telekom迈出了使用人民币与中国进行贸易的第一步。Turk Telekom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在达成互换协议后,GSM公司将人民币用于进口支付,这消除了在双边贸易中使用当地货币而非第三国货币的障碍。
图源:hurriyetdailynews
不久前,全球知名综合性资源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与中国宝武集团旗下宝钢股份(600019,股吧)完成了首笔以人民币为支付结算货币的铁矿石交易,总金额近1亿元。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对全球铁矿石的交易都具有一定风向意义。必和必拓集团中国区总裁王跃奎表示,必和必拓长期致力于与中国开展业务,并努力满足中国客户支付灵活性需求。
今年5月,包括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巨头、巴西的铁矿石巨头等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都和中国采购商达成了人民币直接结算。这意味着,中国市场掌握铁矿石交易的定价权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必和必拓(图源:BBC)
无独有偶,当地时间6月8日,柬埔寨计算机分销商雅可科技公司办理了柬埔寨首笔瑞尔兑人民币直接外汇交易业务。这笔资金被转至雅可科技公司在中国境内的出口商账户,并通过广西区域银行间市场与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广西分行完成人民币兑瑞尔平盘。
过去,柬埔寨客户必须先把瑞尔兑成美元,然后再兑换成人民币。分析认为,当柬埔寨产品未来出口到中国直接使用人民币或柬币瑞尔进行交易时,可为柬埔寨农民获得更多利润,规避掉美元利差风险提供了先机。
事实上,柬埔寨直接用人民币开展经贸已持续一段时间了,根据柬埔寨国家银行数据,2019年柬埔寨共有17家银行可以进行人民币交易。
事情还远不止于此。随着经贸格局的不断变迁,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也在持续增加人民币的使用概率,并都与中国央行签订了本币互换协议。这对于东南亚等不具备储备型货币的经济体来说,将是其规避美元利差,获取更大价值的有效途径。
6月18日,新加坡财政部决定性人士指出,人民币业务合作是中新双边关系的一大特点;新加坡是大中华地区以外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之一,而投资和跨境贸易则提升了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率;因此,新加坡和上海之间的跨境人民币合作项目也可以进一步深化,以更好地支持东南亚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流动。
美元地位面临挑战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货币政策仍在正常区间,人民币对主要可兑换货币保持着较高的逆差,所以人民币的资产对全球的资产配置有很大的吸引力。
相较之下,由于美联储开启“印钞机”模式,利率接近于零,美元不断出现不利信号。有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已有35个国家正加速“去美元化”进程、有16个石油出口国正在绕开美元进行结算、21个国家在减持美债。
2020年3月,包括中国、俄罗斯、中亚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内的上海合作组织财长会议提出了一个倡议,确定开展双边贸易、投资、相互结算和发行本币债券的路线图。
耶鲁大学研究员、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总裁罗奇(Stephen Roach)近期就多次通过媒体发声,预测美元将持续走弱,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甚至可能走贬35%。
综合海外媒体6月23日报道,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Henry Paulson)日前指出,美元的地位正面临考验。而一旦美元失去优势,该国的优势也将随之消失。
亨利·保尔森(图源:CNBC)
具体而言,作为世界货币,美元为美国带来了诸多好处。在美元优势之下,该国汇率风险更低,还可以通过印钞来购买他国廉价商品,结果仅仅是承受大规模贸易赤字。
根据美国实时数据显示,截至6月22日,美国的国家债务规模已经高达26.24万亿美元,也就是说,自2020年以来,该国新增国债已经超3万亿美元。有分析指出,美国飞速增长的国债规模将会对财政预算造成冲击,从而加剧金融危机。
而美国能否正确应对这些因素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决定美元是否能够通过考验。美联储(Fed)6月22日发布了该国经济将萎缩6.5%的悲观性预测,该预测并不考虑二轮疫情的影响。但目前美国爆发第二轮疫情的迹象已经较为明显,这意味着,未来该国经济将面临更糟糕的境地,美元通过考验难度大增。
亨利·保尔森指出,考虑到美国经济已经陷入相对衰落,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正在崛起。目前看来,人民币是最有可能取代美元的货币。他强调,当前威胁美元地位的主要风险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来自美国本身,美国经济必须持续激发公信力和信心。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元的地位将岌岌可危。
央行在港发行100亿元央行票据
据路透社报道,6月23日,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100亿元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中标利率为2.21%。
中国央行称,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包括美、欧、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央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踊跃参与认购,投标总量超过340亿元,为发行量的3.4倍,表明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具有较强吸引力,也体现了全球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的信心。
IMF认为,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唯一一个增长强劲的经济体。中国的增长很有可能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预计第三、四季度中国经济将更强劲。
6月17日,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同样表示,今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唯一一个实现正增长的国家,预计会在第四季度基本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邢自强预计,今年中国经济会增长2%左右——这比IMF预计的1%更加乐观。
图源?:摩根士丹利
人民银行方面表示,香港人民币央行票据的稳定持续发行有利于丰富香港市场高信用等级人民币投资产品系列和人民币流动性管理工具,满足离岸市场投资者需求,完善离岸人民币收益率曲线,促进离岸人民币货币市场发展,以及带动其他发行主体在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此举拓展了香港的人民币金融产品,让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投资者有更多选择,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表示,在疫情影响下,全球各个国家采取量化宽松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充裕,在这种情况下推动人民币海外央票可以进一步稳定人民币的汇率,增加市场对其认可度。
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6月18日公布的最新报告指出,5月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由4月的1.66%升至1.79%,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快速上升。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第十二届陆家嘴(600663,股吧)论坛介绍,国际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已达到6.4万亿元,并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
据6月19日消息,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人民币已成为世界最大货币互换圈,人民币贸易融资目前也已超过日元。
朱民称,过去几年里,我国已与全球范围内的39个国家央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货币互换协议的规模已经达到3.47万亿元人民币,人民币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货币互换圈。另外,人民币贸易融资目前也已超越日本,在全球占第三,而贸易融资对货币使用量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目前,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市场已经排名第五位,在国际外汇交易市场排名第七位。人民币要真正变成国际上“完全自由流通的货币”,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6月21日-23日举办以“重启全球信心”为主题的夏季峰会上,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表示,如果做好改革开放工作,人民币国际化就会逐步向前发展,不必急于求成。
周小川还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比较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和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有关系,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也有关系。应该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向前推进改革开放,这样不仅对中国经济、对国际合作有好处,对人民币未来的国际地位、被自由使用的程度也有好处。
摩根大通亚太区主席及首席执行官郭利博表示,人民币成为一个主要的储备货币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说也非常重要,他们希望能够更加自由便利地进入中国市场。不过,人民币的国际化目前仍然处在“初生”阶段,人民币在国际交易当中的占比还相当有限。
文章转自和讯网 投资者据此操作 风险请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