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塑料原料聚烯烃行业竞争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发布时间:2020-6-19 14:13阅读:312
联系人:弘业期货-袁经理
手机:18262610690
文章转自和讯网,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大家好,今天下午跟大家交流的主要是疫情之下全球塑料行业格局演变的话题,我的报告分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疫情下的全球塑料行业现状,第二个是中国塑料贸易格局的变化。第三个是未来全球塑料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因为大家也清楚,塑料行业实际上是一个范围广泛的行业,对于我们期货从业者来说,可能感到最密切的还是聚乙烯、聚丙烯和PVC三个品种,今天我主要从聚乙烯和聚丙烯两个行业的情况跟大家进行分享。
疫情下全球塑料行业的现状来看,2014年以来,全球的塑料原料行业进入的新一轮的发展的景气周期,但是随着疫情对整个经济的影响这一轮的景气周期正面临一个变局。在过去的五年期间,整个全球的聚乙烯和聚丙烯行业的开工率都是维持了一个高位,而且呈现了一个上升的趋势。整体行业的产量在稳步增长,我们也是可以看到这个行业是呈现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势头。
由于上游原料的不同,对于我们的聚乙烯和聚丙烯的供给,疫情的影响造成了不同的表现,聚乙烯上游的原料乙烯主要来自于原油裂解等,受疫情的影响相对比较小,整体装置的负荷出现了下降,但是由于前两年以来北美和中国的新投产的装置产能还在进一步释放,所以整体来看,全球的产量还是有小幅增长的。但是不同的地区也表现出不的特点,中东和东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产量出现了下降。中东地区主要是由于油气田减产导致原料的供应出现了一些紧张,使得产量下降。东北亚地区的日本,近十年来乙烯的开工率降到了最低的负荷,3月份日本的乙烯的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接近20%。
对于聚丙烯,由于原料丙烯的供应结构和乙烯有很大的差 差异,1/3来自于炼油厂副产的丙烯,冲击最大的还是能源行业,包括我们的上游油气田的开采和炼油行业。在这个情况下,全球的炼厂负荷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导致炼厂复产的FCC的产量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从需求侧来看,需求受到了抑制,但是情况比预期略好,主要还是由于全球疫情的爆发导致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了管控措施。消费侧,一方面主动的消费受到了抑制,客观上全球的供应链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也抑制了聚乙烯和聚丙烯的需求。在整个需求的结构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包括针对疫情的防护用品和包装,形成了一些结构性的需求侧重。从全球整体情况来看,1-4月份,聚乙烯的消费保持了0.3%的微弱的增幅,而聚丙烯的消费出现了小幅的下降,但是整体来看都比预期乐观。北美地区的聚乙烯的消费量小幅下降,聚丙烯整体的消费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西欧地区的下降比较明显,中国的聚乙烯保持了1.1%的增长,聚丙烯4.3%的增长。
从行业的利润来看,一季度各大石化公司发布的报表来看,大家的日子都过得比较艰难,但是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大石化企业都是上下游一体化的,如果放到各个环节来看,实际上我们塑料原料生产的环节的利润是增厚的,主要也是由于在全产业连上价格的传导不同步。我们作为基础原料的原油价格出现了一个暴跌,而塑料原料聚乙烯、聚丙烯的跌幅相对比较小。对于整个行业来看,传统的炼化路线的生产商是受益的,而聚烯烃生产的整体利润出现了明显的增厚。原油价格基本上从1月1号到4月30日跌幅在70%左右,但是聚乙烯和聚丙烯的跌幅基本在20%以内,甚至聚丙烯在某些地区出现了上涨的趋势。受益于丙烯的受益,传统的石油企业,包括稀有和东北亚的行业,显现出了比北美的乙烷裂解的乙烯更强劲的势头。主要是受到一些口罩、医疗器械的防疫物资的需求的增长的拉动,再加上我们前面分析的全球的聚丙烯的供应是偏紧的,所以使得聚丙烯的价格相对坚挺。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