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蠢蠢欲动,豆粕终于要发力?
发布时间:2020-6-15 18:40阅读:456
从今年年初开始,豆粕合约可谓是“命途多舛”,先受国内疫情爆发影响,活禽市场纷纷关停;紧接着非洲猪瘟肆虐,大量生猪被迫扑杀;现在国外疫情严重,货物进口又受影响。因受这些不确定事件影响,豆粕在期货市场的走向也会变得捉摸不定。所以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些不确定因素中分析挖掘出一些确定性机会。
大豆进口目前较为平稳,未来供应受多因素影响
我们知道国内大豆的需求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而当前国外疫情严重,各国陆运、航运以及海运严重受限,如果国外货物进不来那么对基本依赖进口的大豆算是一个晴天霹雳。不过就目前形势来看,大豆进口还算平稳,国内公司并为受到过多影响。国内大豆进口主要来自两个国家,一是美国二是巴西,只要这两个国家出口没有问题,那么国内大豆以及豆粕的供应就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前段时间传出巴拉那瓜港某泊位船上多名船员新冠肺炎检测呈阳性,这也导致该泊位大豆装货工作被叫停。而市场也一直担心巴西大豆发运会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但实际上巴西大豆发运并未受到影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大豆出口对稳定巴西经济的重要性。其次,因美国不断量化宽松降低利率以及受疫情影响巴西国内经济不被看好,巴西雷亚尔不断贬值,这也有利于我们进口巴西大豆。
今年第二季度中国以购买巴西大豆为主。截至6月,巴西第一大豆主产州马托格罗索的销售进度已经达到92.65%,去年同期却只有79.59%。从巴西大豆出口数据也可以看出,4月、5月大豆出口量持续在1500万吨以上的天量水平,2019/2020年度巴西大豆合同基本销售完毕,那么在8月以后只有美豆能大量供应给中国。但是,如果中美关系持续恶化,那么远期大豆供应将会偏紧。而且,从巴西持续上涨的升水以及国内油厂恶化的压榨利润也可以看出,巴西大豆库存正逐渐偏紧。
未来货物陆续到港,库存堆积或有压力
大豆方面,5月份中国进口大豆到港153船1000.33万吨,此前预告为986.5万吨,6月预报到港159船1044.1万吨,7月到港预估1010万吨,8月预估950万吨,而上年同期5-8月的大豆进口数量分别为736、651、864和948万吨,显见最近四个月大豆供应充足。
截至6月5日当周,沿海油厂大豆库存持续增加,沿海主要地区进口大豆总库存481.41万吨,较前一周增加了28.68万吨,增幅为6.33%,较去年同期428.5万吨增幅12.34%,预计后期库存将持续增加。
豆粕方面,截至6月5日当周,库存已连续回升七周,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豆粕总库存66.58万吨,较前一周增加2.42万吨,增幅为3.77%,较去年同期减少9.55%,未来两周压榨量预计最高可维持在200万吨的超高水平,豆粕库存也将持续增加。
南方汛情受灾严重,需求端或迎来转机
连日来,南方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引发关注。据中央气象台消息,这样的强降雨,要持续到6月18日。
据水利部门监测,受强降雨影响,广西、广东等8省(区)11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截至10日,南方已有11省(区、市)262.7万人次受灾,22.8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多地发布气象灾害预警。
由强降雨引发的汛情对生产生活最大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运输二是库存。首先,由于强降雨而导致的路面积水会严重影响汽车通行,那么这也将会导致民众大量囤积食品及日常用品从而让市场出现短时间内需求增加供应不足;其次强降水可能还会影响到货物的存储,若后面降水强度依旧不减,那么积水难排严重的话也会影响到库中存货。那么需求端短时间过旺加上供应端库存出现危机,这将会直接影响到现货价格,那么在期货市场上也会产生反映。所以未来如果汛情加重,豆粕可能会呈现短期上涨趋势。
综上所述,目前国外进口相对平稳,未来货物陆续到港,库存堆积供应存在压力,需求端逐渐恢复,未来豆粕以清存为主。未来期货市场豆粕可能多以震荡波动为主,如果未来南方汛情加重,豆粕可能会出现短期上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老师,豆粕的需求旺季是啥时候?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