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人”蠢蠢欲动
发布时间:2016-5-15 10:28阅读:450
与刘涛暂时“放空”自己不同,曾经的借壳市场“失意人”王刚(化名)则开始密切关注起借壳市场的动态。
早在2013年,王刚便打算将自己的企业通过借壳方式运作上市。但久拖不决之下,2013年11月30日证监会下发了《通知》,因不符合条件,王刚只好等下去。到了2015年,终于符合借壳条件,但王刚发现自己的企业已经“借不动”壳了。“我们企业净利两个亿,不属于新兴行业,估值也就能给15倍,算下来30亿元估值,市值10亿元以下的壳正合适,但这样的壳目前市场上已经没有了。”
劳志明表示,这些年来借壳市场更新循环,一方面小壳已经被借没了,另一方面大的借壳资产不断涌现,加上新兴产业的崛起,以及中概股回归,壳价不断被推高。“资产的估值和壳公司的市值是水涨船高。以前10亿元以下算是小壳,而现在10亿元以下的壳已经没有了,30亿元以下就算小壳。相应的,以前一两个亿的净利就能借壳,现在传统行业企业得有5个亿的净利才借得动。”
或因为缘分不够,或因为久拖不决,或因为经营条件下滑,像王刚一样寻壳未果最终被借壳市场抛弃的“失意人”不在少数。但随着壳概念股市值大幅回落,他们再次看到希望。仅仅从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来看,据wind数据统计,目前30亿元以下市值的公司多达106家,是一周前的近4倍。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22 14:41
-
体检报告异常?这4类保险现在买还来得及
2025-07-22 14:41
-
可转债的申购和交易,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5-07-22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