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与网易已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 且通过上市聆讯
发布时间:2020-5-29 10:12阅读:608
【京东与网易已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 且通过上市聆讯】据彭博报道,京东与网易已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且通过上市聆讯。
阿里巴巴回港二次上市后,不少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纷纷效仿,同为电商巨头的京东也加快了回港步伐。5月25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称,京东将会在6月18日左右回港二次上市,上市的股票份额为5%,筹集资金接近30亿美元。
为何京东萌生了「回家的冲动」?除了应对美国对中概股的监管偏见之外,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动机?
1、美国中概股:历史中的意外
要回归,得先远去,在思考回归潮之前,首先得搞清楚,为何有中概股?
其实,美国中概股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制度限制、特定产业阶段下的一个美丽的「意外」。
中概股兴起,可追溯到中国互联网经济崛起的2000年前后。当时正处于联网创业的初级阶段,众多互联网企业不仅难以营利维系,新颖的商业模式甚至中国都没几个人能搞懂。
互联网业务天生自带烧钱属性。互联网公司若能在交易所上市,无疑能大大扩宽融资途径。然而,当时的中国A股市场建立不过十年,官方定调是国有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严苛的营收、盈利要求,也将初创阶段的互联网公司拒之A股门外。
彼时,成熟而国际化的港股同样对互联网公司大门紧闭。港交所长期坚持「同股同权」原则,像阿里巴巴这样创始团队以少数股权占有多数投票权的公司也并不被港交所接受。
在中国上市无门的情况下,曾捧出「互联网泡沫」的美股市场,向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伸出橄榄枝。然而,刚参与世界市场的中国对外资的参与仍然保持谨慎,在涉及宣传的互联网和通信领域更是对外资慎之又慎。这便意味着互联网公司在直接赴美上市面临诸多政策限制。
事实证明,中国企业家在「制度创新」上有着惊人的智慧。
至此,一套为中国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定制的VIE结构(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即可变利益实体)横空出世。2000年,新浪借由开曼群岛、香港空壳公司的股权和协议腾挪,成功赴美上市。随后,网易、搜狐、携程等多家公司也通过相关方式成功在美上市。
随之而来的舆论轰动和造富效应,震撼了众多中国民营公司。上市后的市值暴增和品牌效应,让大量民营企业赴美上市趋之若鹜。
在随后的几年,一套完整的中概股借壳上市、VIE上市流程基本跑通,大量民企通过VIE或借壳登陆美股。其中,难免有劣质甚至造假的公司鱼目混珠。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大量业绩「好得不像真的」的中概股引发美股市场和监管的怀疑。
到2010年,浑水、香橼掀起首波做空潮,大量中概股被爆出财务造假、欺诈等丑闻。自此以后,美国中概股长期生存在市场和监管的偏见之中。同时,2010年前后,中国互联网经济猛然兴起,投资者们对互联网公司的投资热情也与日俱增。
异乡遭受冷落,故乡满是知己。大量被低估、受偏见的中概股,渐渐萌生出了回归中国的退意。
2、回家的诱惑
早在2013年开始,盛大游戏、分众传媒、巨人网络等美国中概股便开始了私有化回国上市的进程。2016年前后,近40家中概股收到了私有化要约,其中大多有回国再上市的计划。几年之内,大量中概股以私有化、借壳上市的路径,在A股市场中重新迎来了市值的高峰。
在这一波中概股回归热潮中,出现了借壳上市后估值暴涨近数倍的「三六零」、「巨人网络」等著名案例。A股市场和中国的投资者,用量价齐升的真金白银阐释了对归家中概股的欢迎。
多家中概股回归热潮下,中国官方也开始将中概股回国上市提上议程。2018年3月开始,市场频频传出CDR(中国存托凭证)将会发行。这样更多的「独角兽」公司,便能在原有框架下将中概股引入中国市场中。
然而,2018年A股全年疲软不振,社会融资规模收紧,市场资金似乎难以承接巨型「独角兽」回国。此外,CDR的推行还涉及到中美会计、监管政策的协调难题,实际推行面临众多阻碍。
几乎在同时,曾痛失阿里巴巴的港交所终于放宽了「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上市。2018年4月底发布《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不仅接受同股不同权的独角兽登陆港股,而且允许将港股市场作为第二上市地。
这便为在美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大开方便之门。回港上市既免去了私有化带来的种种麻烦,又能以「港股通」渠道接受内地资金的投资。港交所新政推出不久,小米、美团、阿里巴巴相继登陆港股市场。
另一方面,大量中概股仍然在美国的定价歧视与监管加码之中挣扎。近期瑞幸、跟谁学等中概股公司的做空案,更是激化了美国监管层对中概股的管制态度。
3、咖啡渍缠身:中概股再临威胁
曾以爆发式增长、开创最快上市记录的瑞幸咖啡,在2020年4月自爆出现严重的财务造假案,股价从高点的50美元一度跌至1.3美元。猛然翻车的瑞幸咖啡,让大量中概股身上沾上了黑褐色的咖啡渍,在美股市场中遭受多方侧目。一时间,跟谁学、好未来、爱奇艺等多家明星中概股皆遭做空。
早在2019年中,外媒便不断爆出美国官方将逐步升级对中概股限制,其中甚至包含摘牌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限制养老金投资中国市场等。
中概股的困局,瑞幸咖啡充其量只是导火索,背后体现的是中概股多年的信任危机。一方面是美股监管机构高举重锤,另一方面是港股和科创板张开怀抱。同时,阿里巴巴也为美国中概股二次上市树立了成功典范。在此局势下,大量在美中概股纷纷传出回国上市的消息。
京东回港二次上市,正是发生在如此背景之下。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华泰证券开户的佣金是多少?降低佣金的办法有几种?
2025-11-24 09:51
-
证券开户前,强烈建议先看完这篇攻略(特惠佣金)
2025-11-24 09:51
-
不想看书,看综艺照样可以学理财!
2025-11-24 09:5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