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苛刻的投资标准——近期雪球投资随感汇总
发布时间:2015-5-6 15:52阅读:552
找到一个3到5年内的10倍股,是许多投资者的梦想。但许多人的经历告诉我们,寻找10倍股的结果往往很惨。原因在于很多投资者缺乏深邃的判断力。一般人的思维总是去看平台上的公司,这些公司往往是耀眼的明星,比如苹果、三星、谷歌等,但平台上的竞争恰恰是最激烈的,可谓你死我活了。竞争激烈的地方,消费者受益最大,投资人则贡献很多。在平台形成之前,要判断哪家公司将会胜出,那需要很多行业内的知识,即使是行业内人士,选出胜者,其运气的成分很大。
其实平台形成后,有一类企业,其未来的发展几乎看得见,那就是给平台做零配件的企业。有的零配件企业在其行业内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有强大的消费者定位,只要平台企业有需要,首先就会想到它,它是消费者心中的首选,只不过,这类消费者不是终端消费者,而是平台企业。比如做安全气囊的autoliv,那是汽车平台每一个大企业都要合作的对象。比如做微型声学方案的瑞声,那是苹果、三星都要纳入的合作伙伴,而能跟它竞争的企业,都落后了一条街。2009年智能手机平台初步确立,如果在那时选择了瑞声,那今天就实现了5年10倍的梦想了。
寻找10倍股的秘诀就是在平台背后找,或者找那些淘金时提供锄头和牛仔服的企业。智能手机这个平台已经初步成熟,再找到10倍股的机会很小了。我们要展望新的平台,比如新能源汽车平台、机器人平台和生物制药平台,在这些平台中,找到其重要构件企业,这类公司在同类产品中拥有绝对技术优势,又是平台企业必备且从外界购买的构件,如果找到,那么未来3到5年就能实现10倍盈利,也算圆了一个梦想了。找到这样的公司,一直持有到10倍盈利,那确实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让我们共同努力吧!(6月19日于Ancaster)
决定每天在雪球上发一条投资随感,已经持续几天了,做这件事,一是想整理自己的投资思路;二是恢复自己的写作感觉;三是分享自己到目前为止能给我带来不错投资回报,不再为财务奔波的投资经验。远离中国本土,难以直接为国效力,但有了网络,可以写点文字,尽点薪火相传的恩报,回馈曾经帮助过和培养过我的国土。为了不让网友觉得我在说废话,我尽量讲一些具体的投资过程,以对投资者有所启发。
生在剧烈变化的年代,尽享网络便利之福,但致力于长期而稳定的投资者,这不是福音。避开变动不居的领域,在稳定不变的基于人性的领域寻找投资标的,这能避免大的失败。只要人类存在就一定会存在的行业是我的首选,那就是日常消费用品像饮食医药等,但饮食非常好懂且容易观察和体验,尤其有了大型超市这个行业以后,给投资者提供了极为便利的考察渠道,国内超市还处于迅猛发展之中,不像北美超市那么成熟,但依然是很好的观察角度。每一个超市最宝贵稀有的资源就是其货架空间,如果给某个商品品牌最大的货架空间,那意味着这个商品是消费者最喜欢,也是销售最好的。能让消费者持续不断购买的日用商品,那么它的生意不会差。超市已经是控制消费者购买的终端,超市的选择也决定了一个品牌的命运,但成熟超市像北美也不是无缘故地选择商品,它是基于消费者的购买决定,而消费者的决定来自于他她大脑中的第一印象产品。这背后的道理即是巴菲特的护城河,或者里斯和特劳特的定位理论。
我基于这个简单方法,走访周边超市,你会发现,在麦片货架,空间最大的是Kellogg's,果酱货架,空间最大的是S J Smucker,遍布结账柜台附近糖果货架,则少不了Hershey,吃披萨和意大利面条必备的番茄酱则是亨氏,这个品牌已经被巴菲特买走了。
围绕同类超市转悠,很快就能得到许多强大的消费品牌,由此也就找到其上市公司。当然,多数时候,这些公司价格没有什么吸引力,但以极度耐心,最终可以等到合适的价格,一旦买进,基本上多年不用操心了。你尽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旅游、读书或者经营公司和慈善。一点浅见,供球友批判。(6月18日于York Mills Road)
这是一个热衷于分享的时代,对于别的领域,分享确实是美好的事情,但对于投资,就不是那么迷人了,分享投资思想尚可,但分享投资标的,可能只会害人害己。一个有着成熟而完善投资体系的人,面对这类分享,可能还能抵御大部分,但也难免会在意志放松之际,接受自己认同的朋友的观点,从而破坏掉他运行的不错的投资系统。对于不成熟的投资者,被大量分享的信息包围,缺乏标准的限制,又想获得其中的利益,便在信息的追逐中,左冲右撞,陷于八卦阵中,获点小利而精疲力尽,甚而这里亏点那里亏点,原本不多的本金更显得可怜巴巴的。
最受分享影响的时期是在股市漫漫熊途的末期,似乎到处是美好的标的。但恰恰这个时候是最要警惕的时候,如果在朋友们的影响下,觉得这个公司不错,那个公司也美妙无比,似乎好股成灾了。这意味着一个问题,你没有了自己的投资标准。或者是从来没有建立,那就该建立自己的投资标准了。或者自己的投资标准过于宽松,或者自己被分享破坏了原本就有的严格投资标准。那么,这个时候正确的做法是,回去重新整理自己的投资准则,设立得更严苛一些。再针对那些众多分享而来的公司重新评估,符合自己的留下,其他的都当成噪音屏蔽掉。在当今的A股,如果坚持千里挑一的原则,从2500只股票中只选择2只,最多三只股票的话,而你又把它们完全弄懂了,最终让自己完全安心了,那么未来的3到5年,你什么都不做,只练坐功,可能会给你带来想象不到的丰厚利润。记得标准要严苛,真懂公司哦!(6月17日于York Mills Road)
远离中国本土,还要投资中国土地上的上市公司,还要长期持股,还要盈利至少不亏损,如何才能做到?原则上来讲,设立严格的投资标准同时严守纪律。四年过去了,投资业绩上看,这是可以做到的。那么这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不会在我的帖子中,讲我投资了什么公司,相反,我很反感某些人,利用博客、微博不厌其烦,大量发表或者转发一些公司的信息,让人一看就知道,他持有那些股票,表面看来,他是在分享,但深层去想,他其实在利用自己的地位影响不明就里的人的投资决定,作为负责任、坚守道德情操的投资人,是以此为耻的。
我这次会讲述如何找到我投资的公司,虽然我不会讲这个公司的名字,但读完我的叙述,很遗憾,你就知道这个公司了。不过,这不意味着,我要影响你的投资决定,我只是分享这个投资过程而已。
找公司的第一步是,产品是不是消费者首选且公司只聚焦这个产品。当A公司在2008年关停建筑玻璃,讲出“只做一片玻璃”,A公司进入了我的视野;随后搜集大量资料进行阅读研究,发现该公司在汽车玻璃领域处于类垄断地位,在国内几乎所有的汽车城附近建有配套工厂,由于玻璃的特殊性质,加上公司产品领先同行,成为许多国内汽车企业的首选。
简单研读其几年的财报,发现除了08年处理建筑玻璃导致利润大幅倒退外,其他年份都还不错且稳定。在一个造假风行的年代,看财报,不能给我定心丸。真正让我放心的是,董事长已经多年向外捐款,一个已经大量向社会做慈善的人,再去故意作假从公司里捞钱,那就不合逻辑。这个关系到人的第二步,在今日中国几乎是致命的。
第三步就是等待一个不错的价格了。前几年,我的耐心还是功力不够,加上它也不是我的第一大持股,买入时间有点早,加之,这几年慢慢熊市,股价一直低迷,但到今天,也已经稍有盈利了。A公司年年稳定发放股息,可以获得一些现金流。投资这个公司最大的好处是,即使远离中国,我一点也不担心。它的生意会平稳发展,总裁以他的能力尽力为股东赚钱。眼下股价的低迷,会随着业绩增加而缓慢上升,一旦整体股市变好,自然会水涨船高。一点浅见,供批判。(6月16日于York Mills Road)
虽然说投资只是人生的很小一部分,但投资中所有可能的内容几乎跟人生没有差别,不经过热烈地追求,你不会享受平静的坦然;不经过彻骨的深痛,你不会反省自己的过错;不经过长久而煎熬的孤独,你不会完全相信自己;不经过喧嚣而繁杂的热闹,你不会坚守自己的内心。
投资是孤独的事业,但我发现,大多数投资者寻找各种机会,抱团取暖,在会场、论坛和小型的聚会,名之为信息分享和投资交流,实质是,不能也不敢相信自己,要用众人的意见来为自己的投资决定背书;所谓投资交流,其实是懒惰,不想通过自己对大师作品的深入研读来培养自己的投资判断力,而是想轻易吸纳别人的思考来决定自己的头脑。
投资的成功要逆着人性,任何时候都要警惕自己是否在跟别人同样思考,即使一个小圈子里,你也要尽量让自己跟他们不同,如此,才有一丝希望成为成功的投资者。(6月15日于York Mills Road)
回顾买入个股的经历,所有买入时兴高采烈、激动人心,生怕别人抢走了筹码,不管是个股上涨时还是下跌时,过了几年一看,这类股票基本没有赚钱的,如果是上涨时买入的,亏损幅度都很大;即使下跌时买入的,基本上很难盈利。反之,买入时非常平静甚至枯燥乏味的个股,往往涨幅巨大,少的一年也有20%的升幅,多的3到5年涨幅达到10倍的也有。现在,我评判自己投资成功的概率有多大,首先看自己买入时的情绪,如果很激动,希望不大;如果平静甚至觉得乏味,可能成功。为何有这样的差别呢?一般你激动人心的时候,都是对一个公司所知有限,半懂不懂,却是该公司让你动心,引发你无穷想象力的时候,在你还处于关注价格的阶段,无论是股价上升还是下降,都让你担忧筹码被别人拿走了,从而让情绪决定了你投资行动。但凡你研究透彻,深入理解的公司,关注了多年,对公司估价有大致范围,投资的操作完全根据计划执行,决定投资行动的是理性的缜密的逻辑结果,情绪不参与的投资操作,自然平静甚至乏味。(6月2日于York Mills Road)
回顾自己投资港股经历,对所投资个股盈亏情况进行清点,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同样基于公司基本面的投资,不同类型的国内民企在港股的表现,差异很大。如果有国外公司的背书,不管是处于供应链,还是早期国际资本进入,或者四大会计师行的审计背景,这类公司在业绩不错的前提下,股价涨幅较多;如果缺乏这类背书,则股价涨幅很小,或者长期低迷横盘;当然如果有造假嫌疑或者有造假经历,这类公司股价就会云端坠落直到地狱。如果选择投资国内民企在港上市的公司,最好查查有无国外公司的背书,也许会离灾难远一些。(5月13日于York Mills Road)
成熟的过程是绕不过去的,就像种庄稼,必得有播种、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一样,投资也遵循同样的自然规律,或者是人自身对世界对自身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或者所投资的标的需要经历播种、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超越正常阶段的结果,不是要回头补课,就会过早夭折。当你的投资也遵循天道的时候,你就可以高枕安眠了。
在自己懂的范围内,基于人性和常识,设定非常苛刻的投资标准,只做符合标准的投资,胜算的概率是很大的。如果想做长期持股的决策,只有这种苛刻的限定才能让长期投资的成功。
曾经觉得自己懂很多公司,但经过一轮轮具体操作,发现自己其实很多东西不懂,只是一知半解或者不懂装懂,当然,只有自己的投资亏损累累时才会正视自己的错误,才会从虚幻中走出来。曾经觉得自己能找到很多投资秘诀,尤其迷恋技术图片时,更是如此,几乎每天都有新思路,但这些新思路,可能赚一些小钱,但更可能赔得更多,最悲惨的是心情颠簸起伏,精疲力尽。经过10年或者更多时间的市场折磨,你才会认同一些最普通最常识的东西,比如买股票就是买入公司生意的一部分,好生意才能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比如做少数人做的事情,世界上毕竟发大财的人少嘛。投资最大的敌人不是知道自己的不知,而是不知道自己的不知,就像前面是万丈深渊,但你不知道而跨出去。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雪球投资靠谱吗,终于有人讲明白了!
雪球作为中国股票投资领域中一个非常优秀的炒股软件,它是可靠的,靠谱的,可以联系线上客户经理,你想知道的、想了解的,遇到的问题都可以找客户经理,在办理股票开户的时候联系线上客户经理,客户...
什么是雪球产品?投资雪球能赚钱吗?
雪球(策略):全称“雪球型自动敲入敲出式券商收益凭证”,是券商发行的金融衍生品,往往挂钩个股或指数。收益特征收益高票息达15%--25%收益固定达成条件即按约定支付利息,不再浮动胜率高25%安全...
雪球结构的投资时机?
你好,雪球结构比较适合的投资时机为:1.担心标的短期内有回调,但长期持看涨观点;2.标的处于低估值区间,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3.标的长期处于一定范围内的箱体震荡走势。以上是我对这...
怎么在雪球上开户投资reits
您好,雪球是属于第三方的交易软件,想要开户投资reits是通过上面的券商公司进行办理开户的,您只需要准备好个人的银行卡还有身份证就可以了,另外开户要记得提前的联系线上客户经理...
什么是经典雪球结构?标准雪球期权?
标准雪球期权(【1】)合约的基本要素如下:当前价格 \(S_0\)敲入水平 \(K_{in} \ll S_0\),远小于当前价格水平;敲出水平 \(K_{out} \ge S_0\),大于等于当前价格水平;一系列敲入观察日期,通常是每天观察一系列敲出观察日期,通常是每月观察票息利率 \(C\)敲出或到期后票息收入的计算方式,\(C\) 乘以合约持续期(年化)合约运行期内存在三个关键情景:发生敲出,此时提前终止合约,并且买方根据合约持续期获得票息收入;发生敲入之前合约到期,买方根据合约持续期获得票息收入;发生敲入后不再敲出,此时买方转换角色,成为...
雪球爆仓,投资逻辑是什么呢!
雪球爆仓,投资逻辑是什么呢?雪球产品,咱们一般人不了解,敲入敲出都是新的概念,觉得特别神秘,而且呢,再加上杠杆爆仓指数,这些很吸引眼球的词汇,今天三分钟带你搞懂。最近大盘不无法言语,短期没什么赚钱机会,但如果有一款产品,这个产品起购额100万,合约期两年,两年之内,如果指数从现在的2755向上突破了3000点,合约结束,你呢,会马上拿回100万本金和年化15%的利息,如果没有突破3000点,但是呢,也并没有跌破2300点,也就是说,指数一直在3000点到2300点这个区间之内晃荡,两年后合约到期了,你也会拿回100万本金和年化15%...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2025年债券基金收益排行榜,谁是最强“蛋王”?
2025-03-17 16:35
-
315 黑天鹅突袭!这些股票开盘跌停,你的持仓中招了吗?
2025-03-17 16:35
-
华为海思概念股逆势涨停!这把科技火苗,散户该不该追?
2025-03-17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