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张近东建言“两会”:发展C2M基地搭建助农绿色通道 推动数据社会化共享
发布时间:2020-5-21 13:52阅读:370
在助农方面,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建议,应推动返乡年轻人成为创富主体,带动形成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C2M模式为特色、以线上线下融合为主要销售手段的乡村生产基地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
《投资时报》记者 周运寻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各电商企业积极推进模式创新,依托线上线下优势助农富农。但在电商扶贫过程中,部分地区依然存在农产品(000061,股吧)上行路径少、生产种植和销售脱节、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尚待完善、农村人口老龄化导致对互联网技术认知和应用不足等问题。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广大农村地区,生产种植和销售脱节所暴露的问题进一步凸显,严重影响农户增收与市场供应。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一份题为《大力发展C2M生产基地 助农富农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中提出,应进一步统筹资源,政府、电商、农户、院校多方联动,推动返乡年轻人成为创富主体,带动形成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行政村为具体单位、以C2M模式为特色、以线上线下融合为主要销售手段的乡村生产基地。
此外,在大数据信息共享已成为密切影响社会生产、生活重要因素的背景下,针对公共数据管理规范不健全、公共数据共享开放仍未深入展开、共享开放管理尚未形成闭环等痛点,张近东亦将目光聚焦数据共享,提出了完善数据共享体系建设、统一数据管理规范、推动数据共享通识教育等系列建议。
支持回乡创业者形成集群效应
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至2018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7.7%下降至7%;1978年至2019年,农村人口占比从82.1%下降至39.4%,部分地区出现农业萎缩、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张近东表示,乡村振兴以人为本,农业产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现代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应以有乡土情怀、新知识结构的返乡年轻人为主体。建议地方政府积极规划、引导年轻人回乡,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创业,在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集群效应。
近年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AI等新技术广泛渗透于生产、服务、加工、流通和营销等各个环节,促进消费升级和个性化消费趋势,市场对绿色优质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C2M模式的兴起,不仅有利于消除生产种植和销售环节信息不对称,也为产品上行提供渠道。
“许多实例证明,返乡创业的商户以村为单位聚集,依托电商企业赋能建设C2M基地,不仅自己致富,更带动周边村民脱贫增收。”张近东建议地方政府出台针对乡村C2M基地建设的扶持政策,对于达到一定规模并有效带动增收、就业的行政村和创业者,在物流、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对将销售和物流网络延伸到乡村,为农村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的电商企业,给予包括土地购买、场地租用、水电优惠等支持,双管齐下助推农产品上行。
苏宁探索苏宁村、拼基地、拼工厂等多种农产品C2M供应链模式
搭建常规助农绿色通道
对于一些地区特色产品知名度不高、品牌溢价低的问题,张近东建议,针对已经形成规模但尚未建立品牌的C2M基地产品,一方面需要全方位的线上宣传推广,另一方面也需要线下零售业态充分展示和销售。建议各级政府广泛宣传引导,在鼓励生产者重视质量、珍惜信誉的同时,协调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社交手段等,展开特色产品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宣传和销售。同时,对于有针对性展示、销售特色产品的企业,政府给予场地、水电等方面优惠政策。
对于已经建立品牌的特色产品,张近东建议各级政府协调电商企业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帮助消费者追踪商品全链路信息、保障正品的同时,保护特色产品品牌和商户权益。
张近东建议,在大力推进C2M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多方资源联合搭建助农绿色通道:政府加强政策倾斜,在重点农产品种植地区建立摸排机制与对接平台,电商企业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和物流仓储优势,通过开通助农频道、专区、直播带货等多种方式提供流量支持,搭建常规助农绿色通道,打通农产品上行链路,助力乡村振兴。
建立数据治理委员会和数据共享管理平台
除了关注扶农助农,今年张近东亦将目光聚焦数据共享。
目前来看,打破信息孤岛,让大数据因交互、共享而产生价值,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在国家高度重视的“新基建”战略布局中,大数据中心的建立,也是希望助力牢固信息化“地基”建设,推动数据要素参与到更多价值的创造和分配,保障高质量的社会发展。
但从目前国内数据共享使用的角度看,仍存在着数据主权与数据割据、数据开放与保护等矛盾,政企、行业及民众之间的信息公开仍有诸多壁垒。
因此,张近东首先建议成立数据治理委员会,作为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数据共享的重大事项,组织、实施相关管理办法。在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该数据治理委员会要构建不同的数据共享解决方案,实现数据价值的精准化和多层次流程的联通共生,保证数据共享和维护的可用性、准确性和实效性。
数据治理的核心问题是数据共享。对此,张近东建议建立“公共数据社会化共享”管理平台,将“信息孤岛”转向跨领域、跨地区、跨层级、跨业务等数据资源的协同管理,实现全面采集,全程、全景覆盖。
苏宁大数据开发管理平台
张近东以医疗等领域的数据共享举例,“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血型、基因、疾病诊疗、疫苗接种等重要数据,都将体现在个人健康账户中。无论在医院看病,还是在社区做健康保健,医护人员都可以根据不同权限,进行历史数据查看,快速掌握患者情况,减少因重复检查产生的费用和资源浪费。”
张近东认为,通过以往单个部门数据的公开,转向政府公共数据的整体开放,也让数据共享从互通和互联,走向了政府与民众在数据上的互信、互认和互动。
同时,安全高效的公共数据共享管理,不只是和数据打交道,更涉及多方利益群体的共同参与。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也重点强调,做好数据开放共享的同时,要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流通安全。
据此,张近东建议通过数据治理委员会,一方面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提高数据质量和规范性,丰富数据产品;另一方面在技术层面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保障,建立公共数据社会化共享的闭环管理体系。
张近东认为,界定清楚的数据资源共享属性,也是精治数据管理的必要手段。张近东建议将数据共享属性,分为至少三种类型:普遍共享、限制共享和不共享。普遍共享包含具有基础性、基准性、标识性的各类数据资源,如房产价格信息;限制共享,包含数据内容敏感,只能在特定条件下提供给需求方的数据资源;不共享,是有特定法律法规或其他依据管理的高保密级别数据。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提供不同开放程度的数据共享服务,从而实现数据确权流通。
此外,张近东更是从全社会参与的角度提出建议。他建议将大数据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让孩子从进入校园开始,就接受数据认识、管理、应用和保护的专业知识,培养超前意识。进一步构建大数据知识系统的价值目标,实现更多高阶人才的广泛培养。
事实上,这已经是张近东在两会上连续第四年关注数字经济发展。而此次有关数据共享的建议案,从规范、标准的完善,到科学治理的体系化建设与社会化培训,有望以一套系统化建议进一步推动大数据信息的社会化共享,加快数字经济建设。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22 14:41
-
体检报告异常?这4类保险现在买还来得及
2025-07-22 14:41
-
可转债的申购和交易,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5-07-22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