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规模超千亿元 外资扩张进行时
发布时间:2020-5-14 09:31阅读:394
行业规模超千亿元 外资扩张进行时
经过卖身二次复活的全时便利店,日前发布了大规模闭店的消息。
5月13日中午,《证券日报》记者来到全时长安驿店,由于限流,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店里不少区域的货架已全空。正如全时公告中所称,除了香烟外所有货品都六折销售。
店内销售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是否关门不清楚,要等公司通知。”
全时在昨日最新的一份回应中表示,公司被迫进行战略性调整,整合之后将会积极引入战略合作方。对此,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涛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全时的问题是个案,不是便利店行业的普遍问题。
自去年以来,商务部等多部门发布了多份支持便利店加快发展的通知。在政策红利下,便利店行业仍旧处于黄金发展期。中国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丹蓬向《证券日报》记者,从全时和其他相关案例不难看出,整个中国零售业态,受竞争因素的影响,处于弱肉强食的发展阶段,现金流、利润率以及整个品类的管理水平,决定了未来发展的机会。
几经生死
5月11日,北京OurHours全时便利店微信号发出一条《停止营业告知函》。告知函提到,因为经营战略调整,全时便利店北京区域所有门店将于2020年5月20日24点0分结束经营。
但是,该告知函发布后不久就被删除。5月12日,该微信号发布一份几乎一模一样的通知,但是将“结束经营”这一说法改为了“经营调整”。
5月13日,全时再次发布重要通知称,“因为疫情影响严重,我们被迫进行战略性调整,便利店业务将进行整合、优化,整合之后将会积极引入战略合作,重新出发”。当日下午,《证券日报》记者来到位于西三环北路25号的全时,门口贴着“本店不打折”的通知,店内仍在照常营业。
店里的销售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本店是加盟店,打折的是直营店。”
公开资料显示,全时成立于2011年,2015年时门店数量达到150家,并同时公布了“五年万店、年内千店”的计划。2017年11月份,全时便利店还推出“百城百万”计划,即耗资百亿元,五年进驻100城,覆盖100万个终端。
如此雄心勃勃直到2018年,全时母公司复华商业因理财不善而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彼时的全时也不得不停下扩张的步伐。2019年2月份,位于北京、天津、成都的全时便利店由山海蓝图接手,在华东、重庆地区的超过90家店由罗森接手。
而山海蓝图收购全时部分门店后,发展也并不顺利。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位于海淀区万柳东路新起点嘉园楼下的全时已于去年下半年关闭。而一条马路之隔,对面的亿城中心,有1家7-11,还有两家便利蜂,由于附近写字楼人员较多,几家便利店生意都还不错。
“2019年刚刚创立的山海蓝图接手了彼时风雨飘摇的全时后,经过关店调整,恢复供应商供货,经营情况有一定好转。”王洪涛表示,现在全时再次出现问题,有接手之前的遗留问题,也有竞争环境的压力,疫情又给了一记重锤,可谓雪上加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则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全时的主要问题在于扩张速度太快导致资金链紧张,超出自身的能力,成本控制和供应链方面压力都比较大。
同时,朱丹蓬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资金是便利店的“命脉”。疫情让零售业态发生了改变,本身商业租金、职工薪酬就是硬性支出,再加上经营面积小,平效(即每天每平米的销售额)高才有盈利的可能,这也意味着坪效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外资仍在加速扩张
全时大规模闭店的同时,不少便利店还仍在大举扩张。
4月15日,罗森便利店宣布正式进军河北,开始了京津冀一体化布局,进一步提高物流配送与门店拓展效率,未来,罗森将进在京津冀区域进一步密集布点。
资料显示,截至3月末,罗森便利店在中国拥有超2500家门店,主要分布在上海、重庆、大连、北京、武汉等省会城市。其中,北京公司在2013年成立,并在2019年进入天津市,目前在北京、天津开了154家店。
据了解,2019年罗森北京开出了有史以来最多的店铺数。2020年,罗森会保持北京和天津同步发展的态势,预计开设60家-100家门店。
事实上,罗森并不是盲目扩张。自去年以来,政策对便利店的支持不断升温。
2019年7月份,商务部发布《关于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的工作通知》称,要高度重视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工作;今年1月份,商务部等13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品牌连锁店企业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小城镇及农村拓展,便利城乡居民消费。大力推进连锁便利店02O模式,开展全渠道经营。
今年4月30日,商务部再次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工作的通知》称,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推动便利店全面复工营业,目前,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已先行启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工作。
从上述政策的支持不难发现,我国便利店仍旧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罗森,7-11、全家以及国内的本土便利店品牌都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其中,好邻居计划到2020年年底,增加加盟店200家左右,总店铺数突破500家;7-11河南首家门店预计将于2020年上半年落地,并有放开加盟店的计划。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9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便利店行业销售额达2264亿元,同比增长18.84%。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便利店行业将以每年超过10%的增速增长,预计到2022年中国便利店行业销售额将达到4056亿元。
川财证券分析师欧阳宇剑表示,由于我国便利店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具有地域集中、自有品牌开发程度低、增值服务规模小、规模效应弱等特点,未来便利店行业有望在不断外延扩张的同时实现商品服务差异化,逐渐淘汰竞争力较弱的企业。
“我国的便利店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进入了一个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分化节点。”朱丹蓬认为,便利店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经过规模化之后,会慢慢地走向品牌化和规范化,最后走向资本化运营。
5月13日中午,《证券日报》记者来到全时长安驿店,由于限流,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店里不少区域的货架已全空。正如全时公告中所称,除了香烟外所有货品都六折销售。
店内销售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是否关门不清楚,要等公司通知。”
全时在昨日最新的一份回应中表示,公司被迫进行战略性调整,整合之后将会积极引入战略合作方。对此,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涛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全时的问题是个案,不是便利店行业的普遍问题。
自去年以来,商务部等多部门发布了多份支持便利店加快发展的通知。在政策红利下,便利店行业仍旧处于黄金发展期。中国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丹蓬向《证券日报》记者,从全时和其他相关案例不难看出,整个中国零售业态,受竞争因素的影响,处于弱肉强食的发展阶段,现金流、利润率以及整个品类的管理水平,决定了未来发展的机会。
几经生死
5月11日,北京OurHours全时便利店微信号发出一条《停止营业告知函》。告知函提到,因为经营战略调整,全时便利店北京区域所有门店将于2020年5月20日24点0分结束经营。
但是,该告知函发布后不久就被删除。5月12日,该微信号发布一份几乎一模一样的通知,但是将“结束经营”这一说法改为了“经营调整”。
5月13日,全时再次发布重要通知称,“因为疫情影响严重,我们被迫进行战略性调整,便利店业务将进行整合、优化,整合之后将会积极引入战略合作,重新出发”。当日下午,《证券日报》记者来到位于西三环北路25号的全时,门口贴着“本店不打折”的通知,店内仍在照常营业。
店里的销售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本店是加盟店,打折的是直营店。”
公开资料显示,全时成立于2011年,2015年时门店数量达到150家,并同时公布了“五年万店、年内千店”的计划。2017年11月份,全时便利店还推出“百城百万”计划,即耗资百亿元,五年进驻100城,覆盖100万个终端。
如此雄心勃勃直到2018年,全时母公司复华商业因理财不善而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彼时的全时也不得不停下扩张的步伐。2019年2月份,位于北京、天津、成都的全时便利店由山海蓝图接手,在华东、重庆地区的超过90家店由罗森接手。
而山海蓝图收购全时部分门店后,发展也并不顺利。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位于海淀区万柳东路新起点嘉园楼下的全时已于去年下半年关闭。而一条马路之隔,对面的亿城中心,有1家7-11,还有两家便利蜂,由于附近写字楼人员较多,几家便利店生意都还不错。
“2019年刚刚创立的山海蓝图接手了彼时风雨飘摇的全时后,经过关店调整,恢复供应商供货,经营情况有一定好转。”王洪涛表示,现在全时再次出现问题,有接手之前的遗留问题,也有竞争环境的压力,疫情又给了一记重锤,可谓雪上加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则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全时的主要问题在于扩张速度太快导致资金链紧张,超出自身的能力,成本控制和供应链方面压力都比较大。
同时,朱丹蓬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资金是便利店的“命脉”。疫情让零售业态发生了改变,本身商业租金、职工薪酬就是硬性支出,再加上经营面积小,平效(即每天每平米的销售额)高才有盈利的可能,这也意味着坪效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外资仍在加速扩张
全时大规模闭店的同时,不少便利店还仍在大举扩张。
4月15日,罗森便利店宣布正式进军河北,开始了京津冀一体化布局,进一步提高物流配送与门店拓展效率,未来,罗森将进在京津冀区域进一步密集布点。
资料显示,截至3月末,罗森便利店在中国拥有超2500家门店,主要分布在上海、重庆、大连、北京、武汉等省会城市。其中,北京公司在2013年成立,并在2019年进入天津市,目前在北京、天津开了154家店。
据了解,2019年罗森北京开出了有史以来最多的店铺数。2020年,罗森会保持北京和天津同步发展的态势,预计开设60家-100家门店。
事实上,罗森并不是盲目扩张。自去年以来,政策对便利店的支持不断升温。
2019年7月份,商务部发布《关于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的工作通知》称,要高度重视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工作;今年1月份,商务部等13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品牌连锁店企业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小城镇及农村拓展,便利城乡居民消费。大力推进连锁便利店02O模式,开展全渠道经营。
今年4月30日,商务部再次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工作的通知》称,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推动便利店全面复工营业,目前,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已先行启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工作。
从上述政策的支持不难发现,我国便利店仍旧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罗森,7-11、全家以及国内的本土便利店品牌都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其中,好邻居计划到2020年年底,增加加盟店200家左右,总店铺数突破500家;7-11河南首家门店预计将于2020年上半年落地,并有放开加盟店的计划。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9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便利店行业销售额达2264亿元,同比增长18.84%。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便利店行业将以每年超过10%的增速增长,预计到2022年中国便利店行业销售额将达到4056亿元。
川财证券分析师欧阳宇剑表示,由于我国便利店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具有地域集中、自有品牌开发程度低、增值服务规模小、规模效应弱等特点,未来便利店行业有望在不断外延扩张的同时实现商品服务差异化,逐渐淘汰竞争力较弱的企业。
“我国的便利店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进入了一个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分化节点。”朱丹蓬认为,便利店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经过规模化之后,会慢慢地走向品牌化和规范化,最后走向资本化运营。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千亿外资抄底A股,能不能跟买?
您好,这个是要谨慎的,不能盲目跟随的
净流入近千亿元,外资在A股买了什么?
您好,目前来看资金主要还是流向了蓝筹股价值股,中小盘没有收到青睐,欢迎咨询
本周A股迎千亿规模限售股解禁,会有什么投资机会?
相对资金来说比较吃紧,注意规避风险,若有疑问,随时交流!
1865亿元外资抄底中国股市,您还要“割肉”吗?
抄底中国股市说法不是第一天有了,一直都在抄底,但目前大盘确实处于低位,长期来看是有价值投资的
钢铁ETF(515210)涨近3%,当前规模超33亿元
钢铁板块延续涨势,钢铁ETF(515210)涨近3%,近10日净流入额超14亿元,当前规模超33亿元,流动性占优。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份,重点钢企营业收入为29985亿元,同比下降5.79%;营业成本为28055亿元,同比下降6.83%;利润总额为592亿元,同比增长63.26%;销售利润率为1.97%,同比上升0.83个百分点;亏损面为23.86%,同比下...
上市公司今年回购规模有望超千亿元
根据同花顺(300033,股吧)iF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9月24日,按照公告日期计算,已有313家上市公司完成股份回购,已回购金额合计986.64亿元。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葛寿净认为,随着改革的继续深入,金融业加快对外开放,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更加看好,预计四季度会刺激更多公司加入回购行列,今年的回购规模或超千亿元。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布局未来,赢在起点!中信证券2025年资产配置策略全解析
2025-08-04 11:55
-
3600元育儿补贴落地,生育友好型社会多久会来?(内含补贴领取方法)
2025-08-04 11:55
-
新手村必读:从入门到进阶十佳理财书单推荐!
2025-08-04 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