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预期下的极端行情
发布时间:2020-5-13 09:48阅读:297
导语:中期经济复苏和远期经济的不确定性,致使机构资金不断向消费和大基建等确定性行业调仓,北上资金的“加持”又强化了这种风格,当“动能”逐步衰竭后,风格才会发生转变。
“预期”是引导市场风格变化的主要原因,这段时间以来以食品饮料为首的消费股不断创出新高,水泥建材等政策确定性行业也表现不俗,科技股也间断活跃,但指数走势略显纠结,以银行为代表的低估值板块表现一般,超过一半股票自3月23号以来没有上涨,这种极端风格的背后是中、远期经济预期矛盾下的表现。
自3月下旬以来,全球股市普遍反弹,经济复苏的预期开始强了起来,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中期经济的复苏是依靠政策的强刺激,远期全球经济依然有危机的可能,现在只是延缓了危机,疫情是引发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全球经济的脆弱性才是根本。
在这种预期之下,机构资金处于远期考虑,不断向防御性行业调仓,而北上资金因为被奉为“聪明的资金”,它们的动向又强化了这种风格,促使行情走向极端。其实中期经济是否会复苏,远期经济是否会爆发危机,现在都还是不明确的,大家也都是推测,但正像鲁迅先生说的一样——“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股市也一样,一种逻辑、一种判断,相信的人多了,就形成了风格,大家都会沿着这条路走,然后不断强化这种风格,直到有一天所有相信这种风格的人都把资金用完了,动能就开始衰竭了。
从估值角度,食品饮料和其它消费行业的估值现在不算低,虽然估值并不是选择公司的理由,行业和公司基本面才是重要的,但可以说明市场的风险偏好所在,大量超过50倍市盈率的消费股存在,说明资金宁肯忍受高估值、愿意通过时间来消化估值,也不愿意接受不确定、有些瑕疵的公司和行业,这也侧面说明,中期经济复苏的预期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远期经济的担忧。
部分消费股估值
科技股的活跃,一是因为国内自主可控和政策支持,第二原因我认为与美股科技股上涨的关系很大,美股因素是短期情绪化推动,长期逻辑还是自主可控,这条线有部分股票是有可能走出趋势行情的,而且以中大市值的票走趋势行情的概率更高。
指数总体还是区间震荡,结构化的行情延续,目前还没有能够代替“经济中期复苏、远期担忧”的新逻辑,在大的逻辑不变之前,会延续消费+基建+大科技股的防御性风格。
微观指标上,北上资金作为重要的风向标,如果开始出现连续流出,则表明“割韭菜”的阶段快要临近了,部分北上资金也是波段式操作,而正是这种这波段式操作的资金对短期市场风格影响很大。
看似指数上涨是经济复苏预期的表现,实际是资金对远期经济担忧做出的防御性动作,出于防御考虑才会不断向确定性行业调仓,进而不断推高消费股。美股也一样,对远期经济的担忧,才会不断向大科技蓝筹涌入以寻求安全性,抱团取暖。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人部分资讯内容、数据来源于公开信息或第三方,本人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本资讯内容不应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投资者需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11
-
@你,炒港美股交税了吗?
2025-07-28 13:11
-
豪门百亿财产争夺战背后,信托到底是个啥?
2025-07-28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