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济不好美股却一直上涨?
发布时间:2020-5-11 10:21阅读:492
导语:美国非农失业人数四月达2050万人,失业率创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高水平,但纳斯达克指数继续创出反弹新高,已经回到年初位置。美股的强力上涨基于美联储的救市政策、市场情绪恢复促使估值修复、利空消息兑现三大因素,未来一到两周随着抄底获利盘的不断兑现,美股将面临“最坏时刻预期兑现”后的震荡调整。
2月下旬海外疫情爆发以来,美国股市坐了一个过山车,纳斯达克指数从9938点回落至6631点,然后又上涨至9125点,上周五收盘已经回到了年初的位置,离今年2月份高点也只有一步之遥,权重较大的大蓝筹科技股贡献了大部分反弹,被视为美股核心资产的前五大科技公司Facebook、Apple、Amazon、Microsoft、Google今年总体上涨了10%以上,其余股票则整体下跌了13%,能源股今年跌幅达到35%,但因权重仅占到3%左右,对指数的拖累有限。
为什么明明经济很差,美股却一直反弹,甚至快要回到疫情之前的位置?美股上涨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超发,大量资金涌入股市,导致股市走向与基本面背离。历史上没有与这次疫情可以类比的案例,但过去几十年,无论是美股还是中国股市,真正因为经济好而出现牛市的年份确实不多,中国股市历史上只有2005—2007年的牛市,是因为经济的超预期出现大牛市,其余几次牛市都是政策推动或者货币超发,这一次疫情之后全球股市的走势是历史的重演。
股市会一直与基本面脱离么?会短暂的脱离,但长期不会,主要取决于政策的持续性能否一直延续到经济完全恢复,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全球各国采取了“大放水”的政策,美股自2009年走出了11年的牛市,主要原因是美国很快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恢复了经济了发展,刺激政策从危机开始时的强刺激逐步跟随经济的恢复状况慢慢转入弱刺激,虽然美股的11年牛市有“加杠杠推动泡沫化”的因素,但基本面是决定股市长期走牛的一个基本盘,所以当下,美股能否持续上涨,基本面仍然非常重要。
前期美联储“无底线”的救市政策,目前空间已经逐步被压缩,后续政策空间会减小,当政策减弱后,基本面会重新回归投资者核心关注点。上周五美国公布的四月非农失业人数创有史以来最高纪录,但好于预期,投资者认为“利空兑现”或者“已经到了最差的时间”,促使纳斯达克指数进一步创出反弹新高,但未来一个月可能才是真正考验美股的时间,目前美国至少有30个州正在重启经济,疫情防控和经济重启能否同时进行,是未来一个月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在5月份接下来的时间里,大概率美股会出现一定的震荡回调,毕竟短期获利盘很丰厚,而且权重股上涨的力度已经很大。
中国目前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复工复产已经不是重要的因素,重要的是需求能否跟上库存增加的速度,目前并非产能不足,而是有效需求不足。5月份两会前后可能是股市的一个重要分界点,在此之前,既没有系统性风险,也没有暴涨的基础,流动性依然是宽裕的,经济也正在复苏,所以股市存在温和上涨的动力,但如果全球股市进入观察期,A股可能也会进入震荡,不过在没有系统性风险的环境中,指数并不是很重要,结构性的机会依然很多。
微观结构上,虽然中美股市反弹的幅度不一样,但其实内部结构有类似之处,美股科技权重股为指数上涨贡献了大部分力量,A股消费股贡献了大部分力量。3月23号至5月8号,食品饮料、农林牧渔、医药生物分别上涨14.99%、14.66%、7.25%,上证指数同期上涨5.45%,期间成交额排名靠前的板块分别是计算机应用、半导体、通信设备,从涨幅榜和成交量排名可以看出,当前市场是两端行情:一端抱团消费、一端寻找高弹性,未来的行情大概率还会延续过去,要么找业绩确定性的板块,要么找交投活跃、高弹性的板块。
虽然过去一个多月以来,指数持续反弹,但很多人的感受是比较难做,市场也确实反应了这个状况,自3月23号以来,两市上涨的股票1885只,占比不到全市场的50%,如果买错了股票确实不容易赚钱。过去一个多月有一个很明确的赚钱指标——陆股通增仓股,跟随这一指标赚钱的概率比较高,未来这个指标大概率还会继续起到先行指引作用,对于一些陆股通资金连续流入,但涨幅不大的股票可以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人部分资讯内容、数据来源于公开信息或第三方,本人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本资讯内容不应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投资者需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