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策略】 经济和政策的空窗期,也要保持警醒
发布时间:2020-5-11 10:03阅读:269
市场回顾:两市集体走强,行业板块普涨
周五沪深两市集体走强,收盘涨幅都在 1%左右,沪指盘中一度突破 2900 点整数关口。行业板块呈现普涨态势,券商板块强势领涨,家电、白酒、食品饮料等防御性板块获资金青睐。两市合计成交 6874 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入 65.89 亿元。截至收盘,沪指涨0.83%,报 2895 点;深成指涨 1.27%,报 11001 点。
后市展望: 经济和政策的空窗期,也要保持警醒
5 月关键的时间窗口在下旬,包括两会和经济数据。当前我们处于数据和政策的空窗期,但仍需要适当避免过高的预期、过分狂热的情绪。当前定价的市场预期包括:全球疫情逐步修复、政策刺激会带来经济 V 型反转(美股表现所隐含)、流动性会持续宽松(降准降息预期、债市表现)、基本面修复(消费投资双复苏、Q1 是盈利的底部)。
我们认为:当前市场所定价的预期是最乐观的预期,仍需要警惕不及预期的可能。第一,流动性宽松的边际需要修正。第二,外生性风险的冲击需要审慎评估。第三,微观交易结构,各类风格已完成完整的轮动,破局需要新的超预期。
回顾 3 月以来市场的流动性水平,当前逐步进入宽松预期修正阶段。从 4 月份以来,利率性质的流动性宽松是核心手段,周度公开市场操作均已净回笼为主,而且净回笼规模在 2000 亿以上。反观利率手段,4 月 3 日公布定向将准 1%分两次完成,往后看,存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下行预期较为充分(5 月会有 1 次)。那么,我们需要反过来思考,复工复产全球性质全面推进,流动性会不会继续宽松?从宽松的边际上看,维持甚至微微回收流动性将是大方向。
风险冲击需要审慎评估。1)外患:中美的风险是否会加剧?当前人民币汇率处于 2015年以来的高位,超越 2019 年 5 月的水平,这其中定价的风险关系仍是较为谨慎的。在美国疫情规模扩大、美国大选在即等背景之下,美国来势汹汹,近期中美关于此类问题的交互开始白热化。尽管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落地正在积极进行,但我们仍需提防风险的发生。2)内忧:加杠杆的边际可能不及预期。5 月 8 日,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就《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我们不认为这意味着去杠杆走向边际增强,但至少意味着加杠杆的预期需要重新审视。
完整的风格周期轮动之后,科技如何看?3 月 23 日市场反弹以来,周期-消费-金融-成长已经完成过一轮快速的轮动。从 3 月 23 日以来,周期板块上涨 6.5%,率先快速反弹;消费板块上涨超过 18%,接力周期;金融板块上涨 6.5%,接力消费;成长收尾,已经上涨接近 10%。成长风格结束了吗?复盘 2005 年以来,历次两会前一个月和两会前半个月的行业表现,科技中电子表现已超过历史平均,计算机和通信通信仍有空间。
操作建议:中期维度围绕低估值+稳盈利两条主线展开
1)低估值+稳盈利组合,周期(建材/机械/建筑)、消费(小家电/新能源汽车)、科技(通信/军工)、金融(券商)。
2)全年维度把握科技主线,电子、通信、计算机。风险提示:疫情二次冲击、海外政策超预期转向。
内容选自国泰君安研究所《君睿早视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人部分资讯内容、数据来源于公开信息或第三方,本人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本资讯内容不应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投资者需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