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39家企业IPO过会 中小企业成主力军
发布时间:2020-4-14 10:54阅读:289
★一季度39家企业IPO过会 中小企业成主力军
★一季度39家企业IPO过会 中小企业成主力军
主持人于南:全国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如火如荼,其中,资本市场战"疫"更是可圈可点。例如,疫情防控债不仅支持了企业疫情防控,还有效推动了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而IPO节奏也基本没有受到疫情影响,保持常态化;同时,证监系统着力协助湖北省上市公司复工复产,成效显着。在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卓有成效的政策下,人民币资产成为了备受青睐的避险配置,境外机构投资我国债券规模持续增长。
今年监管部门在维护市场基本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新股常态化发行。《证券日报》记者根据证监会网站数据梳理,今年一季度,证监会发审委共审核41家公司IPO,其中39家企业IPO过会,1家被否,1家暂缓表决,过会率达95.12%。与去年同期相比,12家企业IPO过会,过会率为75%,可以看出今年IPO发行规模与过会率"双升"。
此外,《证券日报》记者还注意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IPO企业上会集中在1月份和3月份,发行节奏基本保持在平均每周审核4家的速度。
对此,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现场尽职调查、审计评估有一定困难,部分股票发行受到一定影响。近期证监会作出了有针对性的安排,例如放宽了发行人反馈意见回复时限等。新冠肺炎疫情下,新股发行规模以及过会率"双升",也显示我国A股市场初步形成以新股发行常态化为标志的全市场常态化发展格局。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IPO常态化有利于让更多优秀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解决资金困境、发展壮大,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不断得到增强,可以更好地对冲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证监会核发IPO批文中多数为中小企业。同花顺iFinD批注数据显示,截至4月13日,年内共21家创业板企业IPO过会,12家中小板企业IPO过会。
何南野表示,中小企业正成为IPO的主力,在拟IPO排队企业中,中小企业的占比也稳居第一。从IPO发行节奏来看,监管审核比以往更加具有包容性和人性化,考虑到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在审核进度方面给予了中小企业优先的安排。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之一,是拉动就业的最为重要的力量,中小企业一季度上市数量提升,充分说明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和关注。
李湛表示,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又处于复工复产的关键阶段,相关领域迫切需要资金支持。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受疫情影响资金缺口明显,IPO不失为一种有效融资手段。IPO常态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满足中小企业的急迫需求。
谈及如何既保证IPO发行的质量又保证效率?李湛认为,IPO常态化、市场化发行是一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资本市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未来注册制将逐步推广向主板,这将极大提升IPO标准的包容性。此外,退市制度改革等举措将加强市场主体自我约束,促进市场优胜劣汰,保证优质供给,市场化定价的约束作用也将进一步彰显。
何南野认为,要保障IPO发行的质量,又保证效率,一方面要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法律制度要严格,集体诉讼制度要健全,使得违法犯罪可以得到充分的追究和处罚。另一方面要注重审核阶段和上市后的信息披露,让市场对企业进行充分监督,同时要强化退市制度的执行,让侥幸过关的劣质IPO企业能迅速被清理出市场,并得到严格的惩罚。
主持人于南:全国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如火如荼,其中,资本市场战"疫"更是可圈可点。例如,疫情防控债不仅支持了企业疫情防控,还有效推动了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而IPO节奏也基本没有受到疫情影响,保持常态化;同时,证监系统着力协助湖北省上市公司复工复产,成效显着。在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卓有成效的政策下,人民币资产成为了备受青睐的避险配置,境外机构投资我国债券规模持续增长。
今年监管部门在维护市场基本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新股常态化发行。《证券日报》记者根据证监会网站数据梳理,今年一季度,证监会发审委共审核41家公司IPO,其中39家企业IPO过会,1家被否,1家暂缓表决,过会率达95.12%。与去年同期相比,12家企业IPO过会,过会率为75%,可以看出今年IPO发行规模与过会率"双升"。
此外,《证券日报》记者还注意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IPO企业上会集中在1月份和3月份,发行节奏基本保持在平均每周审核4家的速度。
对此,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现场尽职调查、审计评估有一定困难,部分股票发行受到一定影响。近期证监会作出了有针对性的安排,例如放宽了发行人反馈意见回复时限等。新冠肺炎疫情下,新股发行规模以及过会率"双升",也显示我国A股市场初步形成以新股发行常态化为标志的全市场常态化发展格局。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IPO常态化有利于让更多优秀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解决资金困境、发展壮大,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不断得到增强,可以更好地对冲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证监会核发IPO批文中多数为中小企业。同花顺iFinD批注数据显示,截至4月13日,年内共21家创业板企业IPO过会,12家中小板企业IPO过会。
何南野表示,中小企业正成为IPO的主力,在拟IPO排队企业中,中小企业的占比也稳居第一。从IPO发行节奏来看,监管审核比以往更加具有包容性和人性化,考虑到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在审核进度方面给予了中小企业优先的安排。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之一,是拉动就业的最为重要的力量,中小企业一季度上市数量提升,充分说明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和关注。
李湛表示,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又处于复工复产的关键阶段,相关领域迫切需要资金支持。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受疫情影响资金缺口明显,IPO不失为一种有效融资手段。IPO常态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满足中小企业的急迫需求。
谈及如何既保证IPO发行的质量又保证效率?李湛认为,IPO常态化、市场化发行是一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资本市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未来注册制将逐步推广向主板,这将极大提升IPO标准的包容性。此外,退市制度改革等举措将加强市场主体自我约束,促进市场优胜劣汰,保证优质供给,市场化定价的约束作用也将进一步彰显。
何南野认为,要保障IPO发行的质量,又保证效率,一方面要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法律制度要严格,集体诉讼制度要健全,使得违法犯罪可以得到充分的追究和处罚。另一方面要注重审核阶段和上市后的信息披露,让市场对企业进行充分监督,同时要强化退市制度的执行,让侥幸过关的劣质IPO企业能迅速被清理出市场,并得到严格的惩罚。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中小企业融资有哪些方法?
1.综合授信即银行对一些经营状况好、信用可靠的企业,授予一定时期内一定金额的信贷额度,企业在有效期与额度范围内可以循环使用。2.信用担保贷款当企业提供不出银行所能接受的担保措施时,如抵押、质押或第三方
中小企业集合债是什么?
你好!中小企业集合债,就是由一个机构作为牵头人,几家企业一起申请发行债券,是企业债的一种.
中字头企业,25年一季度业绩高增长的
目前无法直接知晓2025年一季度中字头企业哪些业绩高增长,因为相关财报数据可能还未完全披露。你可以通过财经新闻网站、证券交易所官网等渠道,在中字头企业发布一季度财报后查看业绩情况。也可...
中小企业挂牌交易怎么实现企业融资?
挂牌公司可以通过定向增发、股权质押及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多种方式 实现融资 。 通过挂牌,能够 极大提升企业形象 , 增强企业的竞争 。
【证监会:一季度新增股票账户同增433% 80后成主力军】
针对近期行情火爆投资者跑步入市的情况,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证监会一直在关注这一情况,根据中国结算统计,2015年一季度,新增股票账户同比增长433%,达到795万多户,其中80后成为主力军,占比62%
发改委: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企稳回升
【发改委: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企稳回升】一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93.1,环比小幅回升0.1点。分行业指数为4升4平,分项指数为4升3平1降,上升面环比有所扩大。去年11月份以来,多项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所改善,企业家信心得到提振,政策初步落地见效,生产成本下降,应收账款减少,宏观经济感受向好。...
相关搜索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27
-
本周打新日历!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27
-
为什么粮食ETF会上涨?
2025-05-26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