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煤:抄底时间到了?不,空头还有话说
发布时间:2020-4-10 09:38阅读:590
2月中旬以来,动力煤2005合约自节后高点570元/吨一路下行,目前跌至490元/吨,一举跌破绿色区间500-570元/吨的下限,创下2017年6月份以来的新低,节后累计跌幅10.47%。灵魂拷问:500以下的动力煤,你是否有勇气“抄底”?对此,“空军”想说,无论是从市场横向对比,还是产业链的纵向观察,动力煤都还有下跌空间,预计短期内下行趋势仍将延续。
观点一:郑煤相对其他品种跌幅较小,存在较大补跌空间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市场动荡,大宗商品价格亦是一跌再跌。下表统计了2020年以来部分工业代表品种的涨跌幅对比,跌幅最大的是能源化工产业链,原油“腰斩”,化工品大幅下挫,基本金属跌幅亦在10%-20%之间,黑色系品种则相对坚挺,最强的铁矿石不跌反涨。

分析认为,在疫情肆虐,经济承压的背景下,商品均面临价值重沽的压力,能源化工品受原油暴跌影响,迅速完成重估,基本金属市场则与国际接轨,对市场变化反应及时,而黑色产业链受到国内强基建预期的刺激,以及市场相对封闭,价值重估的动作比较缓慢。动力煤方面,由于供应未出现明显过剩现象,价值重估同样缓慢,但随着市场低迷状态的持续,补跌是大概率事件,这是大势所趋。
3月以来,我们已经能够看到动力煤明显的补跌行为。这种补跌压力来自于多方面,从能源属性的角度讲,原油、天然气大跌,煤炭难以独善其身;从化工原材料的角度讲,化工产品大幅下跌,原材料价格没有理由保持在高位;从宏观经济角度看,经济下滑背景下,用电需求走弱,导致电煤需求减少,施压煤价。因此,只要能源化工链没有出现明显较大幅度反弹、经济没有出现显著好转,动力煤价格会持续承压。对比能化产业链其他品种和动力煤的跌幅,涨跌幅差距仍在10%以上。
观点二:电煤需求不足,煤炭行业再面供应过剩风险
以目前的煤炭市场而言,上游煤炭企业利润水平仍然维持在较高位,因此客观上不存在“减产”预期,供应上的变化相对有限,而一旦需求走弱,则行业将再度面临供应过剩的情况。动力煤的主要用途发电,因此,电煤需求走弱将严重影响煤炭下游的需求。
电煤需求走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疫情导致整体电力需求不足,二是随着枯水期结束,包括水电在内的新能源电力替代效应将增强。1-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减少7.77%。一季度,六大电厂累计耗煤4652.9万吨,同比减少17.2%。截至3月底,六大电厂日耗仅维持在56万吨的水平,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7.6%。考虑到新冠疫情的后续影响,预计在二季度前半程经济活动仍难彻底恢复,电力总需求仍面临减少的困境。另一方面,从历史规律看,3月结束后,水库来水量会逐渐增加,水电将逐渐发力,对火电形成较强的替代效应。在前有总需求减少,后有水电替代的情况下,火电增长乏力,电煤需求是易降难升。
我们在2020年动力煤年报中提及,随着煤炭行业投资的快速上升,煤炭供需原本就会朝着供需宽松的方向行进,而此次疫情导致宏观经济下行,煤炭行业供应过剩的风险已被大幅提升。
观点三:煤化工利润被压缩,既影响当下,又影响未来
除了国内电力需求不足外,原油暴跌对能化产业链的冲击亦不容忽视。目前,能化品种的暴跌不仅仅是新冠疫情所致,更有沙特和俄罗斯石油“价格战”这一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不管成因如何,原油价格的暴跌对能化产业链冲击巨大,原油及其下游烯烃、燃油等品种均已创下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终端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得国内煤化工企业利润大幅缩减,甚至已经亏损。根据测算,煤制甲醇利润已跌至-256元/吨,这意味着部分煤制甲醇企业已经陷入亏损状态。换言之,由于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下挫,我国煤化工企业陷入亏损,将显著减少煤炭需求。
除此之外,煤化工一直是我国积极推动发展的煤炭清洁利用方式,在行业利润受到极大压缩的背景下,煤化工项目的投资和推进势必将受到影响,这又会影响到未来一段时间化工用煤的增长。
总而言之,终端化工品价格的暴跌将对化工用煤需求造成重大影响,也会通过行业利润重分配的形式倒逼煤炭价格的下行。
综合而言,从市场横向对比,动力煤在疫情期间跌幅较小,价值重估压力较大,存在补跌空间;从产业纵向对比,终端利润已大幅缩减,总需求面临缩减压力,煤炭行业的利润率承压。因此,空头仍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煤价会继续下行。笔者认为动力煤价格下行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扭转,05合约大概率维持在500元/吨以下,09合约未来最低可能跌至470元/吨以下。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期货怎么开户能做动力煤?动力煤有哪些特点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