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处于低谷时期可以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0-4-3 20:38阅读:422
好多人都对“一帆风顺”有误解,以为是一辈子无病无难,哪知顺境和逆境在人的一生是呈正态分布的,走过低谷也要爬坡,到过巅峰也要下坡。
越是低谷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最差的结果无非是失败,有人等着失败,有人骂着失败,有人知道可能仍是失败,但愿意竭尽全力。如果你正处于低谷时期,可以看看这些建议。

01 抓住最佳“反省期”想清楚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多人不可谓不努力,但是他们努力的方式和方向未必是对的。比如在人际关系上的处理,对工作和生活的安排...方式方法一旦出错,那么再怎么辛苦付出,也是忙而无果。别让一时的忙碌和暂时的失败麻痹了自己。低谷,是最佳的反省期:思考环境的好与坏,反省自己的对与错。痛苦+反思=进步。而现实中,真正会思考,能反省自身的人并不多。我们常常诉诸群众,诉诸常识,诉诸权威,诉诸直觉,诉诸情感。这不是真正的“想清楚”,只是依赖于别人告诉我们答案,循着习惯性的路径去思考,轻率地贴上自己的理解和结论。

02 有想法,不要只停留在想的阶段 从前有个人叫季文子,办事特墨迹,总是要纠结好多次才去做。孔子听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这也就是,“三思而后行,再,斯可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做某件事时下不了决心,认为这个要准备好,那个要准备,美其名曰:不打无准备的仗,结果却是和机会擦肩而过。就像上面说的,想清楚,最终是为了动起来。做事要思考,但是不要想太多,想得太多了就容易犹豫不决,事情反而难成,也就是所谓的“过犹不及”了。有人说,我已经承受不起失败。可已经在低谷了,只要你咬紧牙关,朝任何一个方向迈出一步,都是在走上坡路。其实,你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你所有的经历都不会虚度。你只有开始着手干了,先干起来,才知道要怎么调整,如何做下去,很多好结果就一步步摸索和慢慢磨出来了。
03 对人对事别过早下结论你应该明白“事实推定”和“价值判断”的区别。前者需要证明真伪,会有统一答案,需要知识与理性的共同加持;
后者却没有标尺衡量,无法用结果来论证,仅仅来源于感性的宣泄。就事论事、就人论人。我们就能根据各种细节去判断和认识各种真相。所以,对一件事情,不要轻易地、过早地盖棺定论,不到最后一刻,往往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很多时候,你以为是福,其实是祸;你原本并不看好,结果却让人足够欣喜。“画皮画骨难画虎,知人知面不知心”,不要对任何人太早下结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你要细细品方能明辨善恶。人一旦摆脱思想的桎梏和内心的偏见,就可以对世事洞若观火,对人性明察秋毫,这是正确决策的基础。
04 接纳和学习提升认知格局人和人过得不一样,差别就在格局上。让你喘不过气来的压力山大,在更高格局者的眼里,也许根本就不值一提。人生格局,看起来很抽象,但并不妨碍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三个维度,培养和提升自己。
1. 时间格局有一个“24小时人生”理论:将人生假设等于24小时,假如你能活到80岁,那么1年相当于0.3小时,30岁是上午9点钟,一天才刚刚开始。如果你正在经历困惑,感觉山穷水尽的时候,其实这些问题,在你人生的24小时里,时针只轻轻地动了一点点,根本不算事儿。这么一想,所有的委屈都风轻云淡了。只要你重头再来,还会有无数次机会。
2. 空间格局看待事情只从自己狭隘的角度出发,必定在心中筑起藩篱。当从各个角度去看,你会发现,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也不是线状的,它是多维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抬头,就能看到星星;向左向右,可能就会发现人间的柳暗花明。
3. 认知格局我们都习惯于用过去的经验做事,往往容易墨守成规。如果不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那又何谈提升格局呢?有一种思维叫绿灯效应,其实就是持一种开放的态度面对和接纳所遇到的人和事。比如说,当别人提到一个新兴行业时,虽然并不了解,但能将对方说的话听进去,而不是急于否定和排斥。一个人能做到如此,往往就不会错过时代所赋予的红利,就不会陷入越忙越糟糕的怪圈。抬头看路,环顾四周,耳听八方,如此才能走得更顺畅一些,更省力一些。资料来源:哈叔职场课堂、洞见、L先生说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免费领【7月行业热报】”,可获得关于免费领【7月行业热报】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越是低谷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最差的结果无非是失败,有人等着失败,有人骂着失败,有人知道可能仍是失败,但愿意竭尽全力。如果你正处于低谷时期,可以看看这些建议。
01 抓住最佳“反省期”想清楚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多人不可谓不努力,但是他们努力的方式和方向未必是对的。比如在人际关系上的处理,对工作和生活的安排...方式方法一旦出错,那么再怎么辛苦付出,也是忙而无果。别让一时的忙碌和暂时的失败麻痹了自己。低谷,是最佳的反省期:思考环境的好与坏,反省自己的对与错。痛苦+反思=进步。而现实中,真正会思考,能反省自身的人并不多。我们常常诉诸群众,诉诸常识,诉诸权威,诉诸直觉,诉诸情感。这不是真正的“想清楚”,只是依赖于别人告诉我们答案,循着习惯性的路径去思考,轻率地贴上自己的理解和结论。
-
如何更好地思考?
02 有想法,不要只停留在想的阶段 从前有个人叫季文子,办事特墨迹,总是要纠结好多次才去做。孔子听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这也就是,“三思而后行,再,斯可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做某件事时下不了决心,认为这个要准备好,那个要准备,美其名曰:不打无准备的仗,结果却是和机会擦肩而过。就像上面说的,想清楚,最终是为了动起来。做事要思考,但是不要想太多,想得太多了就容易犹豫不决,事情反而难成,也就是所谓的“过犹不及”了。有人说,我已经承受不起失败。可已经在低谷了,只要你咬紧牙关,朝任何一个方向迈出一步,都是在走上坡路。其实,你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你所有的经历都不会虚度。你只有开始着手干了,先干起来,才知道要怎么调整,如何做下去,很多好结果就一步步摸索和慢慢磨出来了。
03 对人对事别过早下结论你应该明白“事实推定”和“价值判断”的区别。前者需要证明真伪,会有统一答案,需要知识与理性的共同加持;
后者却没有标尺衡量,无法用结果来论证,仅仅来源于感性的宣泄。就事论事、就人论人。我们就能根据各种细节去判断和认识各种真相。所以,对一件事情,不要轻易地、过早地盖棺定论,不到最后一刻,往往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很多时候,你以为是福,其实是祸;你原本并不看好,结果却让人足够欣喜。“画皮画骨难画虎,知人知面不知心”,不要对任何人太早下结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你要细细品方能明辨善恶。人一旦摆脱思想的桎梏和内心的偏见,就可以对世事洞若观火,对人性明察秋毫,这是正确决策的基础。
04 接纳和学习提升认知格局人和人过得不一样,差别就在格局上。让你喘不过气来的压力山大,在更高格局者的眼里,也许根本就不值一提。人生格局,看起来很抽象,但并不妨碍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三个维度,培养和提升自己。
1. 时间格局有一个“24小时人生”理论:将人生假设等于24小时,假如你能活到80岁,那么1年相当于0.3小时,30岁是上午9点钟,一天才刚刚开始。如果你正在经历困惑,感觉山穷水尽的时候,其实这些问题,在你人生的24小时里,时针只轻轻地动了一点点,根本不算事儿。这么一想,所有的委屈都风轻云淡了。只要你重头再来,还会有无数次机会。
2. 空间格局看待事情只从自己狭隘的角度出发,必定在心中筑起藩篱。当从各个角度去看,你会发现,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也不是线状的,它是多维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抬头,就能看到星星;向左向右,可能就会发现人间的柳暗花明。
3. 认知格局我们都习惯于用过去的经验做事,往往容易墨守成规。如果不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那又何谈提升格局呢?有一种思维叫绿灯效应,其实就是持一种开放的态度面对和接纳所遇到的人和事。比如说,当别人提到一个新兴行业时,虽然并不了解,但能将对方说的话听进去,而不是急于否定和排斥。一个人能做到如此,往往就不会错过时代所赋予的红利,就不会陷入越忙越糟糕的怪圈。抬头看路,环顾四周,耳听八方,如此才能走得更顺畅一些,更省力一些。资料来源:哈叔职场课堂、洞见、L先生说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现在是要死不死的状态,你可以瞅准时机。来一波抄底。
w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这样的股票应怎样操作?
您好,需要随时盯盘进行操作,交易手续费可以协商至成本价格欢迎详询!
A股现在正处于一个什么时刻?
A股正处在最好时刻的起点周三的沪指围绕昨收盘略强上下震荡,创业板似乎...虽然我们坚信A股目前是牛市前奏,但是任何市场都需要调整休息,不可能一蹴
A股现在是正处于多重底部特征吗?
你好,目前来说这个市场不是最低是大概率的,目前来说整个市场的估值还是没有达到底部的
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
周一市场迎来开门红,金融和地产这两大蓝筹板块联手带动指数上行,沪指逼近3650点,两市成交均环比增长,有助于提升市场的吸引力。盘面上看,粤港自贸、酿酒行业、家电行业、内蒙古、高速公路、中药、保险、民营银行等板块涨幅居前;互联网、全息技术、工艺商品、手游概念、文教休闲等少数板块下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8...
下调 5 月信贷预测至 7000 亿,目前正处于流动性最紧时期
下调 5 月信贷预测至 7000 亿,目前正处于流动性最紧时期——申万银行流动性观察本期投资提示: 【贷存跟踪-月底冲贷极度乏力,5 月信贷预测由 9000 亿下调至 7000 亿】1)草根调研结果显示,四大行最后一周信贷仅投放 300 亿,预计截止 5 月 31 日四大行信贷投放仅 2080 亿,大幅低于之前四大行 3000 亿的信贷预期...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相关标签全部>
热点推荐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11
-
@你,炒港美股交税了吗?
2025-07-28 13:11
-
豪门百亿财产争夺战背后,信托到底是个啥?
2025-07-28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