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只是一种宏观下资产配置现象
发布时间:2019-11-26 10:39阅读:204
近期市场关于消费白马股的下跌,谈论的比较多,这些个股在过去的1年连续的上涨,不少完成翻倍甚至更高的涨幅,而在其背后是基金的集中持仓。业绩稳定,ROE水平较高,估值也非常高,60倍甚至100倍的也并不少见,近期开始出现连续的下杀,成交量急剧的放大,持仓的基金也是选择减仓,担心被踩踏。平心而论,这一批个股由于基本面优秀,行业发展逻辑清晰,未来也符合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受益于经济的发展,如何以10年甚至更久的眼光看,我相信这里面仍旧会出现不少的超越周期的大牛股,对于很多人来说,长期看仍旧是非常好的选择,但是中短期确实太贵了。
同一批个股,以钢铁煤炭基建为代表的传统旧经济板块,在17年供给侧改革以后尽管行业的盈利水平出现的质的变化,但是仍旧不是市场喜欢的方向。在这些个股上涨之前,钢铁行业的估值基本在4-5倍附近,煤炭在6-7倍,建筑在5-6倍,龙头公司以神华宝钢为代表,出现了历史上很少见得破净,甚至有板块出现集中破净,尽管跟市场传言的ETF减持有关,但是这批优秀的公司的估值低是显而易见的。从长期看,30年甚至50年后这些公司的可能会逐渐的没落,但是在目前的中国,起码5到10年,这些行业毫无疑问,是必须存在的支柱行业之一,很便宜是真实存在的。
中国一直在稳增长跟调结构之间切换,我们可能用20年甚至更久的实际来完成这一目标,而不会在2年内完成,也不可能完成。股票本质上是一种收益资产,买的时候太贵,收益总不会那么高。而产生这种集中抱团消费(医药 食品饮料 消费电子)的一些所谓的核心资产,集中的抛弃低估值的传统行业,其中的背后本质上仍旧是宏观的现象。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次的抱团(跟基金的收益机制有关系),而每一次都有比较深的宏观因素。其实不仅仅是中国,美国的漂亮50的背后也有宏观的原因,以最近的5-6年的一些基金集中抱团为例,可以结合当时的宏观环境,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2012年底开始,四万亿的造成的产能过剩的余危还没下去,当时中国的社融指标,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基建投资增速,PMI增速全都陷入历史最低的水平,传统的旧经济没法给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更多的动力,整个指数打出历史大底,同期创业板也到了历史底部。而在2013年是中国智能手机销售最火爆的时间点之一,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3G 网络的大规模铺开,移动通信产业快速的发展。在当时的宏观背景下,大量的资金抱团以消费,安防消费电子,传媒等TMT板块,随后的互联网金融成为当时市场最关注的热点。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工业4.0都成为当时最热门的板块。而与之相对应的一些宏观顺周期板块,以钢铁煤炭建筑有色等也经历了最失落的3年(2012-2014)。
2016年第二轮股灾后,市场打出2638的低点,国家开始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大量的过程产能被关停,行业利润好转,钢铁煤炭价格出现翻倍增长,加上当前欧洲以及美国的经济持续的好转,持续的推升全球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典型的顺周期板块行情。当时的宏观环境,PMI从当时的49持续的上升,房地产销售面积出现接近40%的累计销量增速,社融提升,基建放量,经济进入短期的上行周期。从2016年的一季度一直到2018年的一季度,增个周期板块轮番在上涨,以钢铁煤炭为代表,小金属锂跟钴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持续的上涨,电解铝铜都在出现非常大的涨幅。而TMT产业链,包括传媒 电子计算机出现了连续的杀估值,杀业绩的阶段,个股的跌幅非常大,这是经济顺周期大家集中抱团周期股的集中表现。
2017年中开始,随着顺经济周期的逐渐走弱,TMT的估值消化没有完成,资金再次抱团以食品饮料以及医药为主的大消费板块,一直到现在。宏观背景是,17年三季度,PMI指数到达高点,基建增速从当时的20%以上的速度一路下滑,房地产销售面积持续走弱,叠加宏观经济去杠杆,以及贸易战,整个行业景气度回到了以持续提价的白酒以及食品饮料板以及医药板块,而在2019年这一板块又重新加入了消费电子(5G手机销售提升的预期)。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顺经济周期的,建筑煤炭钢铁有色板块一路下杀,一直到近期。
而当下的宏观经济是: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货币财政政策逐渐宽松,国家托底基建的预期逐渐加强,基建投资增速触底提升,PMI触底回升,开始底部震荡,而房地产销售面积处在底部。
从最近几次抱团大消费,大周期以及大科技当中,我们明确看到了宏观经济在背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宏观经济触底开始上行的时候,往往科技周期开始(国家鼓励创新以及低利率环境)科技板块往往成为最好的板块,资金抱团;当经济开始提升到逐渐的走强的时候,顺经济周期的钢铁煤炭板块表现最好基金集中持仓;而当经济出现下滑的时候,偏向防御的大消费处在最好的时间点,每一次背后都有当时宏观条件的制约。
稳经济跟调结构远还没结束,中国的城镇化远没结束,工业化更早,想要从目前的经济增长直接转成以美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或者以日本为代表的消费拉动都还很早,毕竟中国的实际人口太大,消费也太惊人,人均收入还没到发达国家水平。中国三大矛盾:①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三大问题的解决不是喊喊口号就行的,我相信这次抱团不是最后一次,历史仍旧会重演
来源:黑貔貅俱乐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节后首日见分晓:中信证券2025国庆假期收益测算出炉!
2025-09-28 10:27
-
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17系列,战绩亮眼!但仍需时间考验
2025-09-28 10:27
-
国庆金融影单:十部豆瓣高分电影▶️,让你边躺边学~
2025-09-28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