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行情来了
发布时间:2019-10-9 17:53阅读:574
重申A股财报时间轴:三季报来了!
【1月31日】创业板年报预告(强制),沪深两市主板年报预告(有条件强制);
【2月28日】中小板、创业板业绩快报或正式年报(强制);
【3月31日】中小板一季报预告(有条件强制);
【4月10日】创业板一季报预告(强制);
【4月15日】深证主板一季报预告(有条件强制);
【4月30日】中小板中报预告(有条件强制),所有板块年报和一季报(强制);
【5月-6月】业绩真空期;
【7月15日】创业板中报预告(强制),深证主板中报预告(有条件强制);
【8月31日】中小板三季报预告(有条件强制),所有板块中报(强制);
【10月15日】创业板三季报预告(强制),深证主板三季报预告(有条件强制);
【10月31日】中小板年报预告(有条件强制),所有板块三季报(强制);
【11月-12月】业绩真空期。
整体来看,每年1-4月份是年报和一季报披露期,5-6月是业绩真空期,7-10月是中报和三季报业绩披露期,11-12月业绩真空期。
由于10月15日之前所有创业板公司都要披露三季报预告、10月31日之前所有A股公司都要披露三季报,因此,在10月剩下的18个交易日里,将迎来三季报(包括预告)的密集披露,三季报财报季正式来临!
财报季如何把握方向?主要分为两个维度。
其次,以硬核科技为主的核心资产不会“一劳永逸”,需要持续被财报检验。
第一个维度:核心资产再次面临业绩考验
以硬核科技为主的核心资产此前涨幅较大,目前普遍处于高位,三季报将再次“大浪淘沙”。首先,业绩是本轮科技股行情起爆的根本原因。
8月1日,涪陵榨菜为代表的大消费出现业绩松动,而以沪电、立讯精密为代表的大科技却出现集体性的业绩高增,所以当时明确指出“有业绩支撑的科技股将代替大消费成为市场的核心领涨方向”,后面的科技股的走势印证了该预判。
2019年中报出现板块性的业绩高增,并且在5G大规模建设、加速商用的大背景下,硬核科技股有中长期保持高增速的预期,这就是科技股开启一波“鸡犬升天”行情的根本原因。
核心资产除了在行业有一定的地位之外,还要有持续的业绩支撑,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核心资产因为某些因素业绩跟不上了,那么就不能再作为核心资产看待。
三季报,又将是一次对核心资产的大考。
硬核科技中,沪电是最早在年初的一季报中出现业绩支撑,后来在7-8月份的中报中,硬核科技们开始出现大范围的业绩支撑,所以之后科技股开启了一波可谓“鸡犬升天”的行情。
但是不可能所有科技股都会有业绩,其中一定会有“李鬼”,一旦三季报低于预期甚至出雷,那么就是踩踏,所以很多资金提前从科技股中撤退,这就是近期科技股“泥沙俱下”式回调的根本原因。
三季报是对以硬核科技为主的核心资产的一次大考,考过的,还会继续受到资金的追捧,并出现一定的估值修复;没考过的,可能就暂时凉了,进入调整期等待下一次财报检验。
三季报显然不是结束,后面还会持续经历不同阶段的业绩考验,就像古代的科举制,从乡试、会试到殿试,层层选拔、层层淘汰,最终留下的才是状元。大消费从2016年开始,经历了近4年的业绩考验,最终诞生了贵州茅台、五粮液这样的大牛股,而很多其他大消费都在不同阶段被淘汰了。
第二个维度:低PE/业绩高增
首先,低位、低PE板块。低位、低PE表明市场对此类个股预期本来就不高,所以财报季大概率不会出雷,相对高位科技股更加安全,所以当高位股面临业绩考验、资金产生避险情绪时,低位、低PE个股反而受到了资金的追捧。例如:【银行】一直是高股息、低估值、业绩稳定的代表,前期明显滞涨,但是近几天在大盘连续调整时,银行板块却出现逆市上涨。这也体现了资金出现了一定的风格切换。【地产、水泥、钢铁】地产产业链也是低估值的代表,今天地产、水泥板块都已经有所表现,短期利好就是行业传统的“金九银十”旺季。其次,业绩大增、大幅改善的个股。
昨晚披露三季报业绩预告并出现业绩大增的星辉娱乐、弘信电子等均出现大幅上涨:
【星辉娱乐】星辉娱乐三季报预告增长45%-65%,中报增速-10%,业绩大幅改善;
【弘信电子】三季报预增55%-85%,相比中报65%的增速继续提升。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股票三季报是什么?三季报对股票有哪些影响?
三季报增长是利好还是利空?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