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铜】宏观风险过大,沪铜暂无趋势性行情
发布时间:2019-8-29 10:10阅读:453
郑重声明:本资讯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从业资格证号:F3006821 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3752
期货开户,商品期货开户,股指期货开户,原油期货开户,外盘期货开户,商品期权,股指期权,场外期权,基金投资(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企业套期保值等;
联系人:胡经理
手机:18013899938
微信:18013899938
QQ:1813627901
免责声明/Declaration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和公正,但文中的观点和建议仅供参考客户应审慎考量本身需求。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
文:张天骜
从业资格证:F3002734
投资咨询证:Z0012680
制作:网络推广部
近期中美贸易谈判情况反复波动,中美均威胁将相互加征关税,预计9月1日前后中美贸易可能会有进一步的消息发出。后市沪铜波动增大,但消息明朗前难以出现趋势性行情。本周美欧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美联储9月份降息概率为100%。中期宏观经济前景仍不乐观,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预计后市美元大概率延续当前高位,而人民币仍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美元强势对有色金属存在一定压力,而人民币弱势将支撑内盘铜价。本周沪铜大跌反弹持续波动,一度突破46000附近支撑,而伦铜也跌破5700美元关口。目前人民币破7,避险资金可能买入沪铜,支撑内盘铜价,短期沪伦比高,预计短期沪铜整体延续46000-47000的区间震荡行情。目前宏观风险过大,沪铜走势没有取得明确支撑,建议暂时不要抄底。沪铜上方压力47000,下方支撑46540。 一、行情回顾中长期来看,自从2011年跌破55周均线后,55周均线就成为沪铜反弹行情的临界点。随着贸易纠纷持续激化,铜价18年再度跌破55周均线均线支撑。19年4月中旬和7月中旬沪铜一度接近55周均线,但最终都在均线附近受阻回落,中期行情仍显弱势。
4月中旬-8月,沪铜已经持续下跌近4月时间。8月初伦铜在5700美元附近触及成本支撑,短线强力反弹。同时人民币大跌支撑内盘,沪铜强于伦铜。近几周宏观形势对铜价造成较大影响,中美关系反复,铜价持续波动。本周沪铜大跌反弹持续波动,一度突破46000附近支撑,而伦铜也跌破5700美元关口。但特朗普称中美将恢复谈判,铜价探底回升反弹,沪铜回到46000上方。目前人民币破7,避险资金可能买入沪铜,支撑内盘铜价,短期沪伦比较高,相应伦铜5700美元附近支撑,沪铜也在46000附近取得支撑,预计短期沪铜整体延续46000-47000的区间震荡行情。中长期沪铜可能延续45000-48000区间震荡行情。目前宏观风险过大,沪铜走势没有取得明确支撑,建议暂时不要抄底。沪铜上方压力47000,下方支撑46540。
二、影响因素分析
1、基本面支撑不足,目前难言底部经过前些年的产量暴增后,17年-18年铜铝产量基本保持平稳。19年1-7月铜材产量累积同比上升9%,铜供给仍然较为宽裕。6-7月精炼铜产量大增,达到年内新高,铜供应保持充裕。在政策引导下,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3-4月房地产相关数据温和回升,而5-6月房地产相关数据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回落,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新开工面积继续回落,销售面积略有上升。整体而言,国内房地产市场进入平稳运行状态,后市房地产行业对有色金属需求支撑力度不足。
31日统计局公布7月官方制造业PMI,数据公布为4937,略超预期,且高于前值。财新制造业PMI报49.9,略超预期。国内制造业PMI连续下降态势略有好转,但仍然保持在50的临界点以下,下半年国内经济形势仍然严峻。
由于汽车购置税优惠取消,国产汽车产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19年国内汽车产量连续处于同比下跌10%以上的情况,1-7月国内汽车产量同比下降12.8%,6-7月国内汽车销量略有好转,但汽车行业对有色金属需求仍然面临较大挑战。
3月伦沪铜库存均大增。4月沪铜库存持续下降,库存已较去年同期更低,而伦铜库存不断上升。近5周周伦铜库存暴增压制铜价,本周铜价大幅震荡,伦铜库存大增达到近一年新高,沪铜库存略降,现货端对铜价支撑不足。
自2016年底以来,大部分时间上海铜现货出现贴水状态。4月中旬开始,铜价大跌,沪铜现货再度转为持续性升水状态,近期沪铜现货多数时间在升水状态,本周回到小幅升水100元以内,短期无明显方向。
2、宏观层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中期走势仍不乐观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5078个税目、约750亿美元商品,加征10%、5%不等关税,分两批自2019年9月1日12时01分、12月15日12时01分起实施。在中国上周五决定对750亿美国商品加征关税,以此回应美方对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之后,美方当天再次作出激烈反应,宣布将之前对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从25%提高到30%,对另外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从10%提高至15%。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称美中贸易磋商将很快恢复。近期中美贸易谈判情况反复波动,中美均威胁将相互加征关税,首批关税将于9月1日起开始征收。本周中美贸易谈判的消息对市场产生巨大影响,铜价大幅波动。未来中美、欧美贸易问题和英国脱欧仍然会是决定全球经济形势的关键,宏观经济风险仍然较高。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对市场造成较大压力,三季度有色金属仍然不乐观。预计9月1日前后中美贸易可能会有进一步的消息发出,可能对铜价产生较大影响,后市沪铜波动增大,但消息明朗前难以出现趋势性行情。
3、7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宏观形势仍不乐观2019年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6月份为下降3.1%。1—7月份累计利润同比下降1.7%。美国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初值报49.9,自2009年9月以来首次跌至50下方。美国7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2.1%,预期 1.2%,前值 1.9%。。欧元区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初值报47,预估46.2。德国二季度季调后GDP季环比终值 -0.1%,预期 -0.1%,初值-0.1%。上周末中国公布新的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本周贷款利率实质性下降,利好实体经济,但可能仍需3个月左右的传导期。同时央行规定房地产贷款利率不得低于新的官方贷款利率,将可以有效防止房地产行业过热风险。本周美欧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美联储9月份降息概率为100%。中期宏观经济前景仍不乐观,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美国经济也同样面临压力,而欧洲经济一如既往,早已陷入了长期的衰退之中。预计后市美元大概率延续当前高位,而人民币仍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欧元和英镑可能继续走弱,美元强势对有色金属存在一定压力,而人民币弱势将支撑内盘铜价。三季度国内外经济压力较大,有色金属基本面情况仍不乐观,预计铜价整体延续当前5700美元附近底部震荡行情,而在人民币贬值支撑下,沪铜46000附近存在支撑。
三、后市展望
近期中美贸易谈判情况反复波动,中美均威胁将相互加征关税,首批关税将于9月1日起开始征收。本周中美贸易谈判的消息对市场产生巨大影响,铜价大幅波动。未来中美、欧美贸易问题和英国脱欧仍然会是决定全球经济形势的关键,宏观经济风险仍然较高。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对市场造成较大压力,三季度有色金属仍然不乐观。预计9月1日前后中美贸易可能会有进一步的消息发出,可能对铜价产生较大影响,后市沪铜波动增大,但消息明朗前难以出现趋势性行情。上周末中国公布新的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本周贷款利率实质性下降,利好实体经济,但可能仍需3个月左右的传导期。同时央行规定房地产贷款利率不得低于新的官方贷款利率,将可以有效防止房地产行业过热风险。本周美欧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美联储9月份降息概率为100%。中期宏观经济前景仍不乐观,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美国经济也同样面临压力,而欧洲经济一如既往,早已陷入了长期的衰退之中。预计后市美元大概率延续当前高位,而人民币仍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欧元和英镑可能继续走弱,美元强势对有色金属存在一定压力,而人民币弱势将支撑内盘铜价。三季度国内外经济压力较大,有色金属基本面情况仍不乐观,预计铜价整体延续当前5700美元附近底部震荡行情,而在人民币贬值支撑下,沪铜46000附近存在支撑。4月中旬-8月,沪铜已经持续下跌近4月时间。8月初伦铜在5700美元附近触及成本支撑,短线强力反弹。同时人民币大跌支撑内盘,沪铜强于伦铜。近几周宏观形势对铜价造成较大影响,中美关系反复,铜价持续波动。本周沪铜大跌反弹持续波动,一度突破46000附近支撑,而伦铜也跌破5700美元关口。但特朗普称中美将恢复谈判,铜价探底回升反弹,沪铜回到46000上方。目前人民币破7,避险资金可能买入沪铜,支撑内盘铜价,短期沪伦比较高,相应伦铜5700美元附近支撑,沪铜也在46000附近取得支撑,预计短期沪铜整体延续46000-47000的区间震荡行情。中长期沪铜可能延续45000-48000区间震荡行情。目前沪铜走势没有取得明确支撑,建议暂时不要抄底。沪铜上方压力47000,下方支撑46540。分析师声明
作者具有中国期货业协会授予的期货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声明。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变更。
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和公正,但文中的观点和建议仅供参考,客户应审慎考量本身需求。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归弘业期货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弘业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