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一波三折,变局或再次出现
发布时间:2019-6-28 09:02阅读:256
郑重声明:本资讯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从业资格证号:F3006821 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3752
期货开户,商品期货开户,股指期货开户,原油期货开户,外盘期货开户,商品期权,股指期权,场外期权,基金投资(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企业套期保值等;
联系人:胡经理
手机:18013899938
微信:18013899938
QQ:1813627901
免责声明/Declaration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和公正,但文中的观点和建议仅供参考客户应审慎考量本身需求。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
文:陈春雷
从业资格证:F3032143
投资咨询证:Z0014352
制作:网络推广部
上半年以来玉米期价经历了向下探底、震荡筑底、反弹回升、回调整理的不同阶段。回顾行情变化,在非洲猪瘟形成的悲观预期下及中美和谈扩大美玉米等商品进口预期下,玉米主力合约探至1780的低点;此后随着临储拍卖延期及底价抬高的预期,玉米筑底后反弹回升,中美贸易关系再次紧张叠加草地贪夜蛾迅速蔓延引起的减产担忧,玉米主力合约冲至2021的高点;而在下游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密集的拍储带来供应压力增加,玉米主力合约展开回调整理。下半年玉米市场或再次出现变局,一个是临储玉米拍卖将进入尾声或结束;再者新季玉米面临较大减产可能;而中美间贸易关系复杂,进口协议难达成;那么供应力减弱或成新的变局。需求上受非洲猪瘟影响的饲料需求稳中带弱修复难,深加工需求无预期中的爆发表现,总体较难有大的变化。综合看来,玉米上涨之路不会一蹴而就。
一、行情回顾
1.1 玉米期价一波三折
回顾上半年以来玉米期价的走势,可以总结为向下探底、震荡筑底、反弹回升、回调整理这样四个阶段。2018年8月初我国首次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其防治难度大且对猪类致死率较高的特点对国内生猪养殖业造成巨大伤害,市场一致预期长期饲料需求将减弱。在2018年11月底G20峰会期间,中美决定暂停升级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此举近乎成为玉米下跌行情开启的导火索;市场纷纷讨论国内扩大美玉米等商品进口的可能性。2019年1月中下旬,玉米主力合约首次探至1802的低点,2月底玉米主力合约再次破位探至1780的低点;此后成功筑底,整个3月几乎都在底部震荡,3月下旬有一次假突破;4月初随着市场对临储拍卖延期及底价抬高的预期,玉米突破下行通道后开始回升;5月初中美贸易关系再次紧张,谈判近乎停滞;此时首次进入我国的外来害虫草地贪夜蛾迅速蔓延至临近北方夏播玉米主产地,对新季玉米产量的担忧一举推动主力期价冲至2021的高点;5月底国家临储玉米开拍后利好落地,在下游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密集的拍储方式带来供应压力增加,玉米主力合约展开回调整理。
1.2 玉米基差先走弱再走强
上半年玉米基差走势基本可分为走弱、走强、震荡三个阶段,2019年初玉米基差在50附近,1月中旬收最高80后走弱;4月初最低收-111后开始走强,5月初因交割期期现回归收敛至-10;5月底至6月底维持-50至-10间窄幅震荡。由历史走势规律可以发现,2017年与2018年7、8月都有一段走弱过程,且是由期货走强引起的,现货价格相对稳定;从基本面的变化来考虑,当时临储玉米拍卖和新玉米上市预期是基差走弱的两个逻辑。2019年或有新的变局出现,进一步推测2019年也将有基差走弱的类似过程,体现为期强现弱,幅度或小于往年。
二、供应力减弱或成新变局
2.1 临储玉米拍卖年底进入尾声或结束
国内自2016年取消玉米收储政策,累积的庞大库存面临去库工作,由此拉开临储玉米拍卖的大幕。历经3年时间,截止2018年拍储结束,临储玉米库存由2.6亿吨降至8000万吨左右。2018年共投放56次,累计投放约2.2亿吨,累计成交约1亿吨,平均成交率仅为46.4%。2019年临储玉米拍卖于5月23日启动,按周400万吨投放密度,时间测算至12月上旬,2019年或仅能投放约30次左右,远少于2018年投放次数,能投放约1.2亿吨;然而考虑到成交率的问题,需平均成交率达到或超过66.7%或者后期增加投放密度,才能在今年完成临储玉米去库工作。但从实际成交情况看,2019年临储玉米成交比率下滑明显,参考2018年不足50%的成交率,2019年临储玉米最终平均成交率未必能超过60%,那么预计会有1000-2000万吨进入结转库存。
总之,2019年底临储玉米拍卖进入尾声甚至结束是很大可能的,所以尽管密集拍储带来短期供应增加压力。但长期来看,玉米去库工作完成后,玉米将走向市场化的时代,逐年扩大的供应缺口如何来覆盖更值得忧虑。从玉米供需平衡表可以看出,2017/2018年度已经出现供需缺口(未计算初始库存),而预计2018/2019和2019/2020两个年度供需差进一步扩大。那么供应减弱预期或将成为新的年度的变局,只要需求端出现修复,玉米上涨之路有望延续。
2.2 新季玉米面临较大减产可能
新季玉米的产量主要从三个角度来考虑,一个是种植结构的调整,再者是每年的天气情况,最后考虑病虫害的影响。
(1)玉米种植面积调减。自2016年国内临储玉米开始去库存工作,从2015年至2019年经计算可知,玉米种植面积调减约7.4%,大豆面积调整约37.6%。国内为鼓励种植大豆提高了补贴标准,由于东北地区拥有大豆轮作的优势,以黑龙江省为例,2017年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为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为133.46元/亩;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为173.46元/亩。2018年黑龙江省玉米种植补贴每亩只有25元,而大豆的补贴金额高达320元。其他玉米产地也积极响应调整玉米种植结构的举措,由平衡表预计今年玉米种植面积调减约50万公顷。
(2)异常天气多发。据世界气象组织(WMO)消息预测在6月至8月期间,海洋温度将保持接近当前水平,但9月至11月可能会有所缓解。鉴于当前条件和模式展望,厄尔尼诺现象在2019年6月至8月期间出现概率估计为60-65%,从2019年9月起降至50%。美国新季玉米也受洪水影响出现播种进度大幅落后的情形,引起CBOT玉米飙升至4年高位。厄尔尼诺现象会对我国形成南涝北旱的影响,国内异常天气多发,或对新季玉米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3)虫害爆发。一种名叫草地贪夜蛾的外来物种自2019年1月11日首次侵入我国云南西南部,并迅速向周边贵州、广西蔓延。这种害虫适应力强,繁殖快,迁飞能力强,防控难度大。目前已在19个省份发现该虫害,最北已出现在陕西汉中、河南、江苏北部地区,严重威胁我国北方玉米主产区。据悉草地贪夜蛾可危害80多种农作物,如玉米、高粱、水稻等,可致玉米苗期受害减产20%至50%,甚至绝收。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加大资金投入支持虫情发生区和迁飞过渡区开展草地贪夜蛾虫害防治工作。6月26日,据中国农业部称33.3万公顷已受草地贪夜蛾侵害。目前尚不能对该虫害过于悲观,但即使影响新季玉米总产量的5%至10%,也会对供应形成较大影响。
2.3 贸易关系复杂多变进口协议难达成
我国的玉米进口量不大,且2019年有720万吨的配额限制。在中美贸易和谈期间,取消已施加的额外关税、扩大进口都被市场讨论,预期超过千万吨级的美国玉米及高粱、大麦等商品进口可能致使玉米行情加速探底。2019年5月份美再度加征额外关税,打破前期努力成果,贸易前景再次变得黯淡。值G20峰会在即,贸易和谈有望再次开启。经测算,截止6月24日美国玉米到港成本为2356元/吨,不加征关税成本为1915元/吨,同期广东港玉米价格为1960元/吨。预期贸易关系复杂,进口协议短期难达成,即使达成,进口优势也已减弱。
三、需求端疲软缺乏亮色
3.1 饲料需求稳中带弱修复难
在非洲猪瘟影响下,猪料需求大幅下降,相应的禽料及牛羊料需求增加。非洲猪瘟在国外肆虐数十年,防治难度很大,且对猪类致死率较高。在2018年8月首次在国内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后即快速蔓延至国内大部省区,对国内生猪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害。据农业部及芝华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9年5月,生猪存栏量同比减少22.9%,较2018年8月份减少20.9%;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减少23.9%,较2018年8月份减少20.5%。
2019年5月24日,由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距离批量面市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据农业农村部消息,截止2019年6月16日,全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37起,其中2019年以来发生38起,月均发生次数明显减少,且均为点状发生。目前,已有26个省(区)解除疫情封锁,生猪调运秩序逐步恢复。禽肉等猪肉替代品生产加速发展,1-5月鸡肉产量同比增长16.1。据芝华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5月,在产蛋鸡存栏量同比增1.29%,育雏鸡补栏量同比增23.44%,蛋鸡总存栏量同比增6.2%。可见国内对非洲猪瘟的防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距离修复还言之过早。下半年生猪养殖站稳脚跟打开局面难度较大,不过修复性行情有望刺激一定需求。
3.2 深加工需求无预期中的爆发表现
玉米深加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淀粉加工,另一个是酒精加工。淀粉的深加工需求比较广泛,主要是淀粉糖、啤酒、医药、造纸等。不过2019年淀粉深加工行业无亮点,据天下粮仓数据显示,截止6月21日统计的82家淀粉企业开机率仅为61.88%,远低于2018年同期水平和4年均值;淀粉库存总量为93.9万吨,同比增加16.9%。主要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前期过度扩张的深加工企业导致产能过剩;其二,下游需求疲软无法快速消化上游产能。
酒精加工分为食用和燃料两种。燃料乙醇更清洁、可再生且能降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美国和巴西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燃料乙醇生产和消费国,我国将生产燃料乙醇列入国家十五示范工程重大项目。不过我国用玉米生产乙醇的技术相对落后,生产一吨燃料乙醇需要消耗3吨玉米,成本过高;后期发展原材料更便宜的纤维素乙醇是战略目标;燃料乙醇的生产及发展进程缓慢,2018年我国的燃料乙醇产量为322万吨,玉米酒精行业开工率并未有显著提升。
四、总结与展望
从技术上来考虑,日线回调或接近尾声,关注1900-1930区间支撑情况;周线级别上涨趋势破而未坏。基本面上,下半年玉米市场或再次出现变局,一个是临储玉米拍卖将进入尾声或结束;再者新季玉米面临较大减产可能;而中美间贸易关系复杂,进口协议难达成;那么供应力减弱或成新的变局。需求上受非洲猪瘟影响的饲料需求稳中带弱修复难,深加工需求无预期中的爆发表现,总体较难有大的变化。
综合看来,玉米上涨之路不会一蹴而就。随着国家临储玉米拍卖进入尾声,去库节奏完成后,玉米市场迎来市场化的新时代。新的玉米贸易形式或借鉴豆粕基差交易的模式成为半壁江山。期现结合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期货期权和保险越来越重要。策略建议:下方支撑1900-1930,上方压力2070-2100。依托1900-1930建立09多单,锁定远期采购成本。
分析师声明
作者具有中国期货业协会授予的期货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声明。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变更。
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和公正,但文中的观点和建议仅供参考,客户应审慎考量本身需求。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归弘业期货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弘业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22 14:41
-
体检报告异常?这4类保险现在买还来得及
2025-07-22 14:41
-
可转债的申购和交易,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5-07-22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