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业绩增长"后劲"分化 资金成本高企至部分公司盈利趋缓
发布时间:2019-4-12 14:30阅读:432
去年以来11 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进行增资,合计金额超100亿元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逐步披露,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也出炉。据《证券日报》记者观察,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经历了2017年业绩大提速后,2018年,部分公司的增长后劲似乎开始不足。持牌消费金融的盈利也似从集体快跑向两头分化变阵。
而针对业绩增速下降的原因,有持牌消金公司股东在公告中称,受资本充足率和资金成本(升高)的影响。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进行增资举措的消费金融公司并不少。据中泰证券近期发布的3月份金融科技行业月报(以下简称《月报》),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进行了增资,合计金额超过100亿元。对此,有分析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资本充足率,将成为影响下一轮消费金融角逐格局的重要因素。
去年业绩分化明显
随着上市公司股东2018年年报的不断披露,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去年的业绩情况也得以一观。
中国联通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招联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69.56亿元,同比增长67.10%;实现净利润为12.53亿元,同比增长5.37%。
重庆百货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马上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82.39亿元,同比增长76.51%,实现净利润为8.01亿元,同比增长38.6%。
据捷信消费金融年报,其2018年取得净利润13.96亿元,同比增长36.56%。去年,海尔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约1.4亿元,是2017年的3倍;中邮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198%。
中泰证券在《月报》中指出,从已公布数据来看,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已稳居消费金融公司第一梯队。海尔消费金融和中邮消费金融2018年业绩增长明显,部分成立时间不久的公司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但是,持牌消费金融的业绩分化在去年也表现得尤为明显:前述的中银消费金融去年实现净利润5.59亿元,较2017年的13.75亿元下降59%;出现业绩下滑的还有华融消费金融,去年其实现净利润仅为0.124亿元,较2017年的1.05亿元下降88.2%;苏宁消费金融2018年的净利润为4532.1万元,相比2017年的2.17亿元下降79%。
对于业绩的变动,中银消费金融表示,2018年,受资本充足率影响,公司业务规模以及营业收入受限,同时资金等成本上升,导致业绩有所波动。
而融360大数据研究院金融分析师杨慧敏表示,净利润的放缓主要存在于头部消费金融公司,由于公司前期扩张较快,且处于消费金融红利期,实现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增速,而现在由于监管和资本金的限制,加之行业竞争加剧、利润空间收窄,增速放缓也属于正常现象。
超11家公司进行增资
中银消费金融对于业绩波动原因中提到了"受资本充足率影响"。实际上,资本充足率对消费金融公司而言至关重要。根据《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消费金融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3亿元,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10%,同业拆入资金余额不高于资本净额的100%,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投资余额不高于资本净额的20%。
同时,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增加注册资本的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司的经济实力、资金情况和承担债务的能力。不过这一行为难言有利还是有弊,注册资本增加或减少也应该符合公司的实际运作情况。
4月3日,中银香港发布公告称,根据最新修订增资和认购协议,多家股东方将参与中银消费消费金融的增资行动,原定由博裕及红杉承担的增资额将由中国银行、百联集团、陆金发及中银信用卡公司根据其各自于完成增加注册资本前在中银消费的股权比例承担。目前,中银消费金融的注册资本为8.89亿元。据悉,此次增资计划金额为35亿元,意在破解资本受限的困扰。
除了中银消费金融,去年以来进行增资以满足业务扩展需要和监管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并不少。据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至今,已有1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进行了增资,合计金额超过100亿元。其中,去年12月份,增加最多的招联消费金融增资20亿元至48.59亿元。其次为马上消费金融,去年6月份增资17.9亿元至40亿元。
"目前国内已经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有23家,仍有数家在申请牌照的过程中。相比前几年,近两年审批和开业的速度有所放缓。消费金融行业方兴未艾,开业的持牌公司中出现业绩波动大、业绩差异大的特点"。中泰证券在《月报》中指出,展望未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发挥股东中的场景优势,形成独特的获客及风控能力,通过金融科技的运用优化流程,提升效率,维持稳定的盈利能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逐步披露,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也出炉。据《证券日报》记者观察,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经历了2017年业绩大提速后,2018年,部分公司的增长后劲似乎开始不足。持牌消费金融的盈利也似从集体快跑向两头分化变阵。
而针对业绩增速下降的原因,有持牌消金公司股东在公告中称,受资本充足率和资金成本(升高)的影响。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进行增资举措的消费金融公司并不少。据中泰证券近期发布的3月份金融科技行业月报(以下简称《月报》),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进行了增资,合计金额超过100亿元。对此,有分析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资本充足率,将成为影响下一轮消费金融角逐格局的重要因素。
去年业绩分化明显
随着上市公司股东2018年年报的不断披露,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去年的业绩情况也得以一观。
中国联通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招联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69.56亿元,同比增长67.10%;实现净利润为12.53亿元,同比增长5.37%。
重庆百货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马上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82.39亿元,同比增长76.51%,实现净利润为8.01亿元,同比增长38.6%。
据捷信消费金融年报,其2018年取得净利润13.96亿元,同比增长36.56%。去年,海尔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约1.4亿元,是2017年的3倍;中邮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198%。
中泰证券在《月报》中指出,从已公布数据来看,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已稳居消费金融公司第一梯队。海尔消费金融和中邮消费金融2018年业绩增长明显,部分成立时间不久的公司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但是,持牌消费金融的业绩分化在去年也表现得尤为明显:前述的中银消费金融去年实现净利润5.59亿元,较2017年的13.75亿元下降59%;出现业绩下滑的还有华融消费金融,去年其实现净利润仅为0.124亿元,较2017年的1.05亿元下降88.2%;苏宁消费金融2018年的净利润为4532.1万元,相比2017年的2.17亿元下降79%。
对于业绩的变动,中银消费金融表示,2018年,受资本充足率影响,公司业务规模以及营业收入受限,同时资金等成本上升,导致业绩有所波动。
而融360大数据研究院金融分析师杨慧敏表示,净利润的放缓主要存在于头部消费金融公司,由于公司前期扩张较快,且处于消费金融红利期,实现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增速,而现在由于监管和资本金的限制,加之行业竞争加剧、利润空间收窄,增速放缓也属于正常现象。
超11家公司进行增资
中银消费金融对于业绩波动原因中提到了"受资本充足率影响"。实际上,资本充足率对消费金融公司而言至关重要。根据《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消费金融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3亿元,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10%,同业拆入资金余额不高于资本净额的100%,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投资余额不高于资本净额的20%。
同时,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增加注册资本的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司的经济实力、资金情况和承担债务的能力。不过这一行为难言有利还是有弊,注册资本增加或减少也应该符合公司的实际运作情况。
4月3日,中银香港发布公告称,根据最新修订增资和认购协议,多家股东方将参与中银消费消费金融的增资行动,原定由博裕及红杉承担的增资额将由中国银行、百联集团、陆金发及中银信用卡公司根据其各自于完成增加注册资本前在中银消费的股权比例承担。目前,中银消费金融的注册资本为8.89亿元。据悉,此次增资计划金额为35亿元,意在破解资本受限的困扰。
除了中银消费金融,去年以来进行增资以满足业务扩展需要和监管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并不少。据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至今,已有1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进行了增资,合计金额超过100亿元。其中,去年12月份,增加最多的招联消费金融增资20亿元至48.59亿元。其次为马上消费金融,去年6月份增资17.9亿元至40亿元。
"目前国内已经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有23家,仍有数家在申请牌照的过程中。相比前几年,近两年审批和开业的速度有所放缓。消费金融行业方兴未艾,开业的持牌公司中出现业绩波动大、业绩差异大的特点"。中泰证券在《月报》中指出,展望未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发挥股东中的场景优势,形成独特的获客及风控能力,通过金融科技的运用优化流程,提升效率,维持稳定的盈利能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股票中的"三板/四板市场"指的是?
现在只有“三板市场”,还未听说过“四板市场”。建议你了解一下三板市场的有关知识:三板市场的全称是“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于2001年7月16日正式开办。目前在三板市场由指定券商代办转让的股票近50只,其
什么是不合格帐户?证券公司告知我要对帐户"禁止交易"是什么
有可能是身份证过期了或者你是保守型客户,这都会造成不合格账户,可以去营业部询问并修改的
老师,马上消费金融是什么公司?
您好,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科技驱动型金融机构。公司于2015年6月正式开业,注册资本金达40亿元。股东包括重庆百货、中科金、物美集团、重庆银行、阳...
平安消费金融征信要求高吗?
平安消费金融对征信的要求相对较高,旨在确保借贷风险可控。申请者需满足一定的信用标准,包括无六十天以上的逾期记录、近三个月内的查询次数不超过八次等。此外,平安消费金融还要求申请人年龄在22至45周...
长银消费金融的利息高不高?对比 一下便知!
长银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的借款利息是否“高”,需要结合监管要求、产品类型、用户资质以及与其他持牌机构的对比来综合判断。以下是详细分析:一、长银消费金融的利息范围官方利率标准根据长银消费金融官方披露:年化利率(单利)通常为7.3%~24%(具体以合同为准)。符合监管对持牌金融机构的要求(非民间借贷,不直接适用LPR 4倍上限,但需明示利率)。实际利率影响因素信用等级:征信良好、收入稳定的用户可能获得更低利率(接近7.3%)。借款期限:短期借款(如3期)的综合成本可能高于长期分期。活动优惠:新用户或...
兴业消费金融的利息高吗?官方是这么规定的!
兴业消费金融的利息高低因个人情况而异,官方规定其贷款利率为年化利率 12% 起,具体利率根据个人信用评估结果而定。从官方角度来看,其利率符合国家规定,承诺严格遵循 “质价相符、服务有效” 原则,无隐性收费,不收取合同外费用及利息,也不委托第三方收取合同外费用。与一些消费金融网贷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如招联消费金融的好期贷年化利率 7.3%-24%,中原消费金融的提钱花年化利率 3.6%-24%,其利率不算最高。不过,如果个人信用良好,有可能享受到接近最低利率水平,利息支出相对合理;但如果信用状况一般或...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0 09:58
-
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三位得主荣获825万奖金,究竟研究的啥?
2025-10-20 09:58
-
主播、骑手、网约车司机收入全面裸奔!10月起你的个税这样算
2025-10-20 09:58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